食肉動物吃草能活下去嗎

來源:時代範 2.78W

不能

食肉動物吃草能活下去嗎1

食草動物為何能吃肉?

食草動物吃肉其實是補充營養的一種方式而已,不過,既然是食草動物,它們的消化系統是為了植物性食物而生的,為何它們還能消化肉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所以的哺乳動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們就是生活在恐龍時代的小型食蟲類動物。

在之後的演化中,不同的動物產生了不同的食性,所以就有了食草、雜食以及食肉動物,但是,食蟲類動物從本質上説是一種食肉動物。

它們在向食草動物演化時,是從食肉的系統向食草系統演化的,而在這個過程中,食草動物因為肉食的獲取越來越難,所以很少會主動的捕獵,但是在食草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的昆蟲摻雜其中,這就導致了它們的消化道依然是能夠消化動物蛋白和脂肪的。

因此,這種消化的系統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只不過因為它們的捕獵能力非常的低,所以,極少出現主動捕獵的行為而已,也就是説並不存在純正的食草動物。

食肉動物吃草能活下去嗎
  

食肉動物能不能吃草?

食肉動物(雜食性動物不算哈)是不能吃草的,因為它們即使吃了草也不會消化。但是食肉動物的獵物保障性很差,如果餓了吃幾口草也能充飢,豈不是活得更好,但是為什麼食草動物能吃肉,食肉動物卻不能吃草呢?

這其實也與食肉動物的演化有很大的關係,陸生哺乳動物中的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的祖先是一樣的,而祖先是食蟲類動物,它們本身就是食肉動物,只不過是後來隨着食肉動物的體型越來越大,它們需要的獵物不同了而已。

也就是是食肉動物與祖先的食性是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的,所以它們的消化道、牙齒結構與祖先也是最為接近的,這就導致了它們不能消化植物性的食物。

其次,食肉動物的牙齒結構也非常的關鍵,因為植物屬於低熱量粗纖維的食物,所以食草動物發生變化的不僅僅是消化系統,比如反芻、多個胃等等,還有牙齒,它們的牙齒非常的適合磨碎食物。

而食肉動物的牙齒不適合咀嚼,只適合切割,這就導致了食肉動物一旦吃草,也是整個的吞下,這使得消化系統極難消化這些粗纖維的食物,而食草動物大口的咀嚼着,將纖維已經破壞掉一大部分了,再加上消化系統的適應性。

因此,食肉動物的牙齒和消化系統決定了它們吃了草也不會消化,但是食草動物消化道依然保留了消化動物性食物的能力,所以,食草動物能吃肉,但食肉動物不能吃草。

為什麼食肉動物有吃草的行為?

動物學家們不僅僅觀察到了食草動物吃肉,同樣還觀察到了食肉動物吃草的行為,而且許多去動物園的小夥伴也可能看到過老虎吃草,比如就在昨天,一位網友就在濟南一家動物園裏看到了一頭低頭吃草的老虎,無獨有偶,去年有網友也在南京某動物園中看到了一頭吃草的老虎。

許多網友認為這是動物園在虐待老虎,老虎餓極了才會出現的行為,但其實,老虎作為一種食肉動物,雖然不能消化草,但是它吃草其實也算是一種相對正常的行為,而且對於老虎來説,吃草有兩個作用:

第一:清理消化系統

食肉動物是無法消化植物性食物的,所以這些食物吃下去之後,有兩個結果:吐出來或者排出。其中吐出來其實是食肉動物的`一種催吐方法,比如它們吃了一些不好的食物時,就會用吃草來催吐,將胃中的食物一併吐出來。

而排出來時,草幾乎是沒有變化的,在經過消化系統後,會將食肉動物消化到中的一些毛髮一併帶出來,因為食肉動物吃肉通常是連皮帶肉一起下肚的,但是動物的胃是無法消化毛髮的,所以久而久之會有一些毛髮在胃中或者腸道中積累,此時它們就會吃草將這些毛髮排出來。

第二:緩解焦慮

根據動物學們的觀察發現,野生的老虎其實在發情期會出現吃草的行為,但是從各種角度看,發情期吃草並沒有什麼正面的作用,所以動物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食肉動物釋放焦慮的一種方法,畢竟發情期沒有找到合適的繁殖對象,確實會讓動物焦慮。

而在動物園中,食肉動物也會經常出現食草的行為,這其實也是緩解焦慮的一種方式,畢竟食肉動物在野生環境下,自由自在,每天要消耗大量的體力來捕獵,但是在動物園中,狹小的空間和不需要費力就能得到的食物使得它們的精力無處釋放。

此時的它們必然會焦慮,從而出現一些異常的行為,比如狂啃草。

食肉動物吃草能活下去嗎2

如果只給肉食動物吃草的話,它們會怎麼樣呢?是繼續好好地活着,還是會餓死呢?

結果是它們很快就會餓死。

肉食動物的生理構造決定了它們只適合吃肉。它們擁有捕獵時所需的強悍力量和尖鋭犬齒,還有適合消化肉類的短腸子。而草等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纖維素很難被消化,因此草食動物都有很長很長的腸子,這樣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

肉食動物這麼短的腸子是無法消化草並吸收營養的,結果只能活活餓死。

而如果只給草食動物吃肉的話,也會給它們的腸子帶來很大的負擔。因為它們不能好好咀嚼和消化肉類,所以會造成食物在腸道內積壓,最終使它們生病或死亡。

食肉動物吃草能活下去嗎 第2張
  

到底什麼是草食動物、肉食動物、雜食動物?

只吃植物性食物的動物是草食動物,如馬、羊、兔;只吃動物性食物的動物是肉食動物,如虎、狼、獅;既吃動物性食物又吃植物性食物的是雜食動物,如鳥、猴、鼠。

從它們的消化系統來看,像獅子這樣的食肉動物顯然不能配備食草動物的`消化裝備,這對它們來説顯然有些雞肋。擁有這樣的功能也意味着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能量,顯然得不償失。那從整個生態系統來看這個問題又是怎樣呢?

現在的獅子在草原上過着相對穩定的生活,整個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羣眾都維持在一定的平衡。肉食動物食物短缺,但獲得的食物能量豐富;草食動物的食物來源廣泛,但卻需要時間不斷咀嚼消化,且能量有限,需要大量進食才能維持生長需要。

如果獅子進化出了食草能力,這就意味着原本屬於食草動物的一部分食物就要被搶奪,而獅子的食肉屬性又不改變,整個食物鏈必將會被打破,可能食草動物會因食物短缺競爭激烈,進而導致食肉動物的食物也發生危機,這是的生態系統面臨的可能就是新一輪的洗牌,那時的獅子置於何地,又是一個未知數。

有人可能會説到雜食動物不是既可以吃肉也可以吃草嗎?其實雜食動物的腸胃系統還是更偏向於食肉動物,所吃的植物(包括草)也不會選擇那些高纖維的青草,而是選擇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比較高的果實和植物嫩芽。肉類作為高蛋白食物,作為能量補充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而雜食動物能夠選擇豐富的食譜,顯然單一的食物並不能供應它們的生存,或是某種食物短缺,或是並不能消化掉某種食物,因此才逐漸走向雜食。而對於獅子來説,草原的食物本身早已足夠,完全沒有必要再進化出一種能力。這種能量的消耗舉措完全得不償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