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5篇

來源:時代範 4.42K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説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5篇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

有些時候,孩子每進步一點點,就能讓我們非常開心,讓我們感到無比的驕傲!今天上午蘇老師高興的對我們説:"今天終於聽到 她主動開口説話了。"一聽她這麼説我也大致知道是誰了,便問道説了什麼。"她説:熱死了。"

看着蘇老師高興的樣子,我也不禁笑了。也難怪蘇老師這麼高興,這都開學第三週了,前兩週這個孩子都是老師喂着吃飯的,而且和她交流的時候也總是不回答你。

接下來,發生了一件讓我更開心的事。她一般吃飯比較慢,今天吃的還算比較快點,我剛好站在門口,只聽見她小聲的説:"我吃完了"我想孩子肯定是想説給我聽的,只是不好意思吧,於是我趁機好好的表揚了她一番,這説明這孩子已經在慢慢接受我們了,慢慢的容入了我們這個大集體。

下午媽媽來接的時候我把這情況跟媽媽彙報了,媽媽很是高興,説上次老師把她的情況説了,看着自己的孩子和同齡孩子有這麼大的區別很是着急,雖然很是心急但還是按照老師説的要求回家嘗試着用比賽等方式讓她自己吃飯,回家經常和她説説話,看來孩子還是要自己帶在身邊,以前給爺爺奶奶帶着什麼事情都是爺爺奶奶幫着做了,也很少和孩子交流,今年回來看到孩子從不與同伴一起玩,在家也很少説話,所以今年不打算出去了,自己帶着孩子,以後希望老師還多多的指教。

作為老師的我們每次看到一個孩子有明顯的進步時真的打心眼裏感到高興,我們沒有教學成績的驕傲,但是改變了一個孩子是我們最大的驕傲,這也許就是我們幼兒教師最大的價值所在。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2

大班下學期,我班來了一名插班生叫慶生。慶生看起來特別瘦弱,他很少與小朋友交往,每次參加集體活動時總是躲躲閃閃的,特別是參加體育活動時,別的孩子總是爭先恐後地往前衝,而慶生卻總是躲到隊伍的最後面,不敢和同伴玩“鬥雞”遊戲,也不願意快速衝過“封鎖線”,更不敢玩男孩子們熱衷的各類軍事遊戲。“這樣可不行,慶生不僅會無法融入班級集體中,身體也無法強壯起來。”我不無擔心地想,“得趕緊為他量身定製一個鍛鍊計劃。”

我的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慶生就給了所有人一個大大的意外:那天,幼兒園進行地震消防演習,聽到警報聲響起,孩子們就坐正身子,齊刷刷地望向我,等候指令。慶生卻從椅子上一躍而起,一邊發出淒厲的尖叫,一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活動室飛奔而出,活動室裏頓時亂成一團,孩子們的尖叫聲此起彼伏。“慶生,你等等!慶生!”我一邊忙不迭地叮囑配班教師看好班級幼兒,一邊追出門去。只見慶生以一步兩三個台階的速度從三樓直衝而下,根本不理會身後聲嘶力竭地呼喊他的我。我的心緊張得怦怦直跳,冷汗浸濕了衣背,卻怎麼也追不上他。等我追到樓下時,慶生站在操場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我逃出來了!我真的逃出來了!”

我又氣又急,真恨不得衝他發泄一通。這時,我看到慶生的眼神是那麼驚恐,眼睫毛不安地忽閃着,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嘴脣不停地顫抖。當他雙手抱着頭慢慢蹲下時,我的心一下子變軟了。我輕輕蹲下身子摟住這個瘦瘦小小的孩子,他把頭靠在我的肩膀上,嘴裏不停地喃喃自語:“我只想逃出來,只想逃出來……”我的眼眶濕潤了,我什麼都沒説,只是用力抱緊他。“老師!”慶生的叫喊聲打破了此時的沉默,他抬起滿是淚花的臉説:“我們老家也有地震。你看!”他輕輕撩起右腿的褲管,膝蓋下方有一道觸目驚心的傷疤,長達20多釐米。看着這條凹凸不平的疤痕,我的鼻子瞬間又酸又澀,“這可憐的孩子,不知忍受了多少苦楚啊!而我,卻從來沒有試着去了解他、走近他……”想到這裏,我的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告訴老師,到底怎麼了?不着急,慢慢講。”在慶生斷斷續續的講述中,我明白了他此番行動的必然性。因為他是一個來自地震災區劫後餘生家庭的孩子,災難奪走了他的爺爺奶奶姑姑叔叔等至親的生命,地震已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在與慶生的交談中,我發現這孩子瞭解很多關於地震及逃生的知識,我想抓住這個能幫助他融入班級、鍛鍊膽量的契機。於是,我充滿期待地注視着慶生:“你懂得可真多,不如當個講解員,幫助小朋友們瞭解更多關於地震和逃生的知識!”沉默了一會兒,他終於答應了。

後來,我們又進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習,由於有了一定的知識和正確的逃生方法,全班幼兒從警報聲響起到從三樓撤離到操場僅僅用了36秒。望着快速撤離而顯得異常激動的孩子們,我鄭重提議:“以後就讓慶生當我們班的安全員吧!”“好!”孩子們熱烈地鼓起了掌。慶生靦腆地笑了。

於是,早晨來園時,慶生會檢查桌子、椅子是否破損;喝水、洗手時,慶生會提醒小朋友們別把水灑到地上,以免有人滑倒;户外遊戲時,慶生會幫着一起維持秩序;晨間談話時,慶生會講些安全小故事……此外,在我們的鼓勵和引導下,慶生每天能堅持參加體育活動了,他那瘦弱的身子漸漸強壯了起來,他和小夥伴們的相處也融洽了很多。

如果不是演習的巧合,如果不是慶生異於常人的行為,或許我就看不到他內心沉重的揹負。對這個帶着悲傷的孩子來説,他需要的是靜靜地傾聽,用温柔的力量慢慢撫慰他脆弱的心靈,並抓住契機給他信心。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3

在吃完餐點讓小朋友喝水小便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陣哭聲,我趕快跑到跟前,只見欣欣手裏拿着一半黑一半白的東西,“老師,我的牙掉了。”我笑着對她説:“沒有事!” 但是她還哭個不停,如同沒有翅的小鳥一樣那樣無助傷心。

我蹲下身來,輕輕地安慰她:“現在正是你們換牙的時候,掉了牙沒事的,過些時候就會慢慢長出新牙。”欣欣説:“牙必須扔到一個地方,要不然就不長新牙。”我暗自笑了笑,為了不破壞她純真的童心,我説你想往哪扔,老師幫你扔,好嗎?我們就到了外面。

在和她扔完的時候,我看見了一棵光禿禿的樹,緊接着我問她:“欣欣你看這棵樹,她的葉子是不是落光了,那麼等過完年到了春天是不是又長出新的來?”她點了點頭。“那麼你的牙和這棵樹一樣也會長出新的,知道嗎?你再看老師的牙,也是掉了重新長的。”頓時,她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和小朋友歡天喜地地玩起來。

幼兒對於一些生理現象不瞭解,往往會感到害怕和焦慮,作為他們的教師,我們應有耐心地給他們講解,幫助他們解除焦慮,正確地瞭解生理現象,健康成長!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4

常常和教師們一起聊孩子在遊戲中發生的趣事,久而久之,就聽到有人羨慕地説:“徐老師班級的孩子真會玩,所以徐老師總是那麼快樂!”我的確很快樂,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和童言稚語常常讓我喜不自禁。但我始終認為任何一位教師都可以擁有這樣的快樂,只要你願意走近孩子,只要你學會認同孩子……

容容想玩“摸獎”遊戲。只見她找來一隻餐巾紙盒,又剪出許多小紙片,再在紙片上畫上符號,最後把紙片統統塞進紙盒。她在教室裏大聲叫嚷:“快來摸獎呀!快來摸獎呀!”原來,小紙片就是她的獎券。

焱焱是娃娃家的媽媽,她第一個來摸獎,從盒子裏摸出的第一張獎券上面畫着一個“”。“這是什麼意思?”焱焱不解地問。容容湊過腦袋一看,立即大聲告訴她:“恭喜你!你摸到了特等獎!”

聽説自己摸到了特等獎,焱焱很自然地追問:“特等獎?有獎品嗎?”“對啊!特等獎應該有獎品啊!”容容這才發現剛才光顧着做獎券,沒來得及思考這事。容容環顧四周,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條妙計。她推給焱焱一把椅子,神祕兮兮地告訴她:“今天特等獎的獎品是一輛小推車。”焱焱低頭看看椅子,絲毫沒有介意,接過“小推車”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強強是警察,他也摸到了特等獎,他同樣樂呵呵地推着獎品“小推車”遊走在教室裏,到處炫耀着自已的收穫。

轉眼,“摸獎”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教室裏竟有五六個孩子從容容那裏得到了特等獎的獎品——輛“小推車”。怎麼會有這麼多特等獎呢?我納悶地想着,便走到容容那裏一探究竟。

容容看着我走向她,便迫不及待地舉起盒子讓我摸獎,我一伸手,從紙盒裏摸到的同樣是一個特等獎。容容自豪地告訴我:“我的箱子裏有許許多多特等獎。除了特等獎以外,還有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容容的話把我逗樂了,在容容的“摸獎”遊戲中,獲“特等獎”的機會竟然遠遠地高於獲“二等獎”或獲“三等獎”。我由衷地喜歡上了容容的世界,一個與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孩子的世界。

相信故事講到這裏,絕大多數教師也會如我一樣為孩子世界的純真無邪而心生快樂,可是最後的結果卻並非如此。

在接下來的遊戲中,一位來聽課的客人老師也饒有興趣地參與到了容容的“摸獎”遊戲中。果不其然,客人老師摸到的也是一個特等獎,容容畢恭畢敬地推出椅子説:“恭喜恭喜,這是您的獎品——小推車!”

可是,拿到“獎品”的客人老師卻並沒有喜形於色,而是冷靜地對着容容問道:“這是小推車嗎?小推車怎麼沒有輪子呢?”

霎時,容容的快樂被“凍結”了,她低下頭看着眼前的小椅子。顯然她確實認為客人老師講的有道理,便開始“整改”她的獎品。她在教室裏找了一圈,沒有發現理想的替代物——乒乓球,只找來了四個一模一樣的藥瓶,還找來了各種工具和材料,如膠水、玻璃膠、剪刀、繩子……容容想在椅腳上安裝“輪子”……

此時,其他的孩子眼瞅着有那麼多人獲得了特等獎的獎品,紛紛要求容容讓他們摸一次獎,他們焦急地催促容容:“你讓我們摸獎吧!我們不需要輪子的呀!”但是,直到遊戲結束,容容一直忙着想辦法為小推車裝輪子,起先很紅火的“摸獎”遊戲便終止了。

第二天,容容便不再玩“摸獎”遊戲,原因是“做一輛有輪子的小推車太難了!”看着容容毫無二致地又投入到新的遊戲中,我的內心已快樂不起來了。其實,孩子們的快樂是很簡單的,他們完全知道椅子的功用,他們之所以認同“用小椅子替代小推車”,主要是因為如此這般能讓他們模仿一把成人“摸大獎”的快樂,孩子們也因此而開心和快樂。這樣的遊戲情節,真實地反映了孩子對成人世界的認識和體驗。

孩子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只是如此簡單的願望需要成人去細心呵護,因為,這種因簡單而生成的快樂常常會被教師因“不認同"或“不明白”而受到壓制和忽視。顯然,這位客人老師質疑的目的在於推進孩子游戲的質量,但這確實是一個遠高於孩子現有水平的挑戰,因為這個挑戰的壓力,導致孩子終止了角色遊戲的熱情,使孩子的遊戲活動轉向了以“改裝車子”為目的的結構遊戲,並最終因“太難了”而夭折。

作為教師,我們真的應該反思自己離孩子究竟有多遠?我們如何去學着認同孩子。

我以為,所謂認同,不應該是讓孩子踮起腳跟向教師看齊,而應該是教師蹲下身子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去看世界。這樣,師幼才會有彼此間的心領神會和理解支持,教師才會因簡單和純粹而快樂無比!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5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怎樣培養孩子、怎樣播種希望,是每一個家長應該考慮的問題,播種什麼的種子,就結什麼樣的果子。你若把孩子當作人才或者天才培養,他必定是個人才或者天才,你若把他當作奴才培養,結果當然是奴才。培養孩子要善於鼓勵、暗示、誘導,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隨時給孩子希望和勇氣。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失去希望,有研究機構做了這樣一項實驗,一羣學生被從高到低分成A,B,C,D四個等級,於是,他們被分到四個不同的班級,不同的老師,授課難度也有所不同,A組被當成天才培養,而D組被視為頑劣學生。三個月後,A組的同學被證明是最棒的,而D組的同學徹底無藥可救。實際上,這幾個組的同學被調了包,A組的人本應屬於D組。而有趣的是,老師們在整個過程中也被矇在鼓裏,足夠説明試驗的真實可靠性。

這個實驗很簡單,但反映出的道理卻很深刻。本應成為精英的一批人,由於被暗示成劣等公民,失去了希望,於是自暴自棄,幾乎成了廢人。換一種説法,如果你本身能力很強,但由於某種原因讓你深信自己是個毫無價值的人,那麼你早晚會將其變為現實;如果你只是個普通人,甚至是個能力很差的人,但身邊的人都誇讚你、相信你一定會有極大的成就,那麼你早晚會將大家的預言變為現實。

有一位演講家,本來他口吃,很多場合都不敢説話,後來他的妻子鼓勵他,支持他,不斷地鼓勵、支持、表揚,給他希望,結果他克服了自卑心理,戰勝了天生口吃的劣勢,成了優秀的演講家。

不管孩子聰明還是愚笨,也不管孩子是天才還是有缺陷,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決定他最終成功的祕訣只有一條,那就是為孩子播種希望,希望是一顆生命的種子,擁抱希望,用心澆灌,一定能開花結果。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6

每天都和孩子們打交道,與他們朝夕相處,嬉戲相伴。彷彿“天真”是形容自己一輩子的字眼,可我卻總願把它當做是人生最好的禮物,和孩子們一起做一個天真的大孩子,與他們在《在愛裏相遇》。

細細品讀《在愛裏相遇》一書那充滿生活氣息的母愛,平凡清新,宛若空氣般自然卻叫人倍感欽佩。書中説道:“教養不是一個尋找答案的過程。它更像鋪路,得一天天、一寸寸地做”“做個‘好大人’,給孩子一份沒有虧欠的愛”……

那天問起女兒“在你眼裏媽媽是怎麼的人?”她的評價讓我恍然醒悟:你對我要求太高,有時候還有點苛刻,甚至還有點霸道。只要我不聽你話批評起來就像只老虎……”得到女兒的這樣評價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總覺得自己夠温柔,每天清晨也會像蔡媽媽那樣温柔地變着花樣的“叫醒”女兒,讓她愉快地起牀。準備好早餐,送她上學、週末陪着玩、接送興趣班來來回回,她爸爸不在的時候還總是同牀共枕,一起留下了母女倆數不清的對話……自認為在每日生活中付出的了不少關懷與照顧,給了孩子均衡的營養食物、愉快的環境氣氛和節奏舒緩的對談。然而這其中也暴露了不少自己的缺點,在不知不覺中給了孩子如此緊張的心情。一語驚醒夢中人,作為家長真該好好反省一下了,其實做個“好大人”還真難啊!

如何給孩子沒有虧欠的愛呢?“不要説父母就此失去完整的自我。在愛裏,孩子和我們同步前進,舍下的是片段,得到的卻是更多、更關鍵。”…靜心細讀“安靜的滋味”、“孩子的眼淚”、“在變動中學會安定”…讓我開始尋找自己的身影,尋找自己存在的問題,讓我們持續為一個好大人而努力。讓我們以熱情生活的身影,投遞美好訊息的語言,成為孩子的榜樣。”相信那份經過深思熟慮的愛會更加沉靜、平緩!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7

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自拋自接球項目已納入中班考核範圍,本月底對幼兒進行測查,在測查前我已經示範講解自拋自接球的要領。但在對幼兒進行測查時發現大部分孩子有的拋得太高,接不住,還有的拋得太低離開雙手的距離只有兩三釐米遠,還有兩位小朋友更有意思,將球往上拋時還把球抱得緊緊地,害怕皮球跑掉無論老師怎樣引導都無濟於事,無奈只好棄權。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把這個巨大的工程:“自拋自接球”交給了家長,讓家長在家中準備一個輕一點的皮球,並把其要領向家長轉達,讓孩子在家中每天練習十分鐘左右。家長指導通知當天下發,第二天就有家長反映,不是反映孩子在家“自拋自接球”的表現,而是反映説他住的樓下一層説上來敲門,説他家擾民,把樓下居住的人吵得不得安寧。當我聽到這件事時,覺得能理解他們的苦衷,很委婉地建議家長説: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可以帶着孩子到走廊或院子裏離住户稍微遠一點的地方練習,家長積極接受。

在後續的溝通中,家長敍説孩子進步時,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們看到孩子的進步倍感欣慰。從活動中體現出了家園共育的互動性和有效性。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8

幼兒園裏的遊戲,很多都是為了鍛鍊小朋友,讓小朋友可以更好的成長而存在的。其中“小銀行遊戲”是讓幼兒在遊戲中認識數量,也是聯繫“娃娃家”、“點心店”、“超市”等遊戲的橋樑和紐帶。因為每一位小顧客都要和小銀行打交道,去領錢。而“銀行營業員”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不能擅自離開崗位,並且要指導“小顧客”排好隊有序地領錢。任務是艱鉅的,工作是忙碌的。

隆隆在班上是一個能力一般的孩子,在今天的遊戲中,他扮演了銀行營業員,這次隆隆可能是第一次扮演銀行營業員,他坐在那裏,臉上一直露着笑容,可見他非常高興玩這個遊戲。雖然話不多,但是他能微笑着為顧客服務。這時我扮成了“顧客”去銀行領錢,隆隆笑嘻嘻地看着我,我説:“你好,我要領錢。”沒等我説完,隆隆就取了2元錢給我,我説:“我要領3元錢。”他不知所措,後來在旁人丁碩的提示下遞給我3元錢。我説:“謝謝,再見。”隆隆也友好地説:“再見。”接着我又觀察他為別的顧客取錢,他也是隨便亂取,原來他對數字還不怎麼熟悉,需要數一數反面的點子才知道是幾元錢。有的小顧客倒是非常精明,他們只要看一看是什麼顏色,就知道是幾元錢。真是了不起。

在今天的遊戲中隆隆不能按照顧客的要求進行取錢,像隆隆這樣的孩子在班上還有不少,所以在我們平時的區域遊戲和桌面遊戲中要增添一些數學操作材料,以便幼兒開展學習性的操作遊戲,慢慢提高數學能力,並讓家長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的`數數能力。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9

"譁"這是繆趣小朋友把一簍雪花片倒到地上的聲音,緊接着小朋友們一陣鬨笑,競相模仿。這一切發生在短短的幾秒鐘裏,我在錯愕之餘冒出了一個念頭:"扔玩具真這麼好玩嗎?"孩子們偷瞄着我不做聲,"那你們想扔嗎?""想。"一個大膽的孩子回答我,其他人向他投去佩服的眼光,我點點頭,"那好吧,請你們盡情地扔把。"

教室裏頓時炸開了鍋,孩子們的叫聲和玩具的碰撞聲淹沒了一切,十幾分鍾後,滿屋一片狼藉,孩子們紅撲撲的臉上透着意猶未盡的喜悦。我鎮定而舒緩地説:"好了,我們該撿玩具了。"孩子們看着滿地的玩具不知所措,我笑了笑,"沒關係,老師和你們一起撿。"時間一分分的過去,玩具一個個的進了簍子,汗珠也一滴滴的從孩子們的頭上冒出來,當最後一個雪花片放進簍子的時候,大家都往地上一躺,"好累呀,終於撿完了。"

"那你們喜歡扔玩具還是撿玩具呢?"

"當然是扔玩具。"

"為什麼?"

"因為扔玩具很開心,撿玩具太累了。"

"那誰來撿呢?"

"誰扔的誰撿。"

"最好大家都別扔。"

"對,那就沒有人累了。"

……

孩子們還在討論着,我想我成功了,因為"不亂扔玩具"不再是一句教條的規則,在勞動中它變成了孩子們樂意接受並自覺養成的習慣,由此我想到:與其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説教,不如另闢蹊徑,讓道理行動化,讓規則生活化,少對孩子説一點,多讓他們做一點,這樣,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才能埋下關心他人、自我約束的種子,使之受用一生。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0

我們常覺得現在新入園的幼兒難以對付,剛入園的丫丫就是一個典型,頭幾天不吃不喝,哭鬧不止,見什麼摔什麼,一時間老師和家長都犯了愁。正值我園開展種植角活動,一天早上,我特意選了三四粒黑豆帶到幼兒園,在她哭鬧時我故弄玄虛地在她眼前晃了一下:“丫丫,你瞧這是什麼?”她瞟了兩眼,仍然哭鬧不止,我仍舊饒有興趣地説:“丫丫,你知道嗎,老師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哭,像你一樣。”這時丫丫的哭聲明顯減弱了許多,我繼續説:“老師就送給我幾顆止淚彈,呶,你瞧……”丫丫一聽説是止淚彈,一下子就停下了哭聲。“我的老師曾經告訴我,如果我上幼兒園哭了,只要把它親手種到泥土中,等它發芽、長大了,我就不會再哭了,你要不要來試試?”

看她沒有反抗的意思,我便順手牽着她的小手向花盆走去,邊走邊對她説:“老師和別的小朋友來幼兒園都哭,可是時間一長吧,老師覺得幼兒園其實挺好的,你看,這些玩具……”我又裝作很神祕地對她悄悄説:“其實老師覺得你很可愛,挺喜歡你的,只是希望你不要再哭,來,我們一起種下這顆止淚彈,希望它能幫助你。”在我的邀請下,她也參與了種植活動,我還和她鄭重地許了願:願我們的止淚彈早早發芽,讓我們的小寶貝早日不再哭。一整天,丫丫都憂心忡忡地望着花盆,即使偶爾想哭。第二天,她很早就來了,中午,她哭咧咧地來問:“老師,它什麼時候能發芽?”“陝了,它需要歌聲,只要唱歌給它聽,它很快就會發芽的。”就這樣,她每天來園第一件事就是觀察一下小花盆。

一星期後,種子真的發芽了,她興奮極了:“老師.你看種子發芽了,丫丫也不哭了,老師給的止淚彈真靈啊!”

其實,對於每一個新人園的孩子,老師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她的立場上,得到她的信任後再想辦法轉移她的注意力,這樣一定能使其儘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1

早晨,成軒帶了一本書來幼兒園,是最近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喜羊羊灰太狼》,我看了看説了句:"這本書真好看。"成軒看了我一眼,就得意的把書放到了書包裏,我説:"成軒,你可不可以把書放到圖書架上,也讓小朋友們看看啊?"他聽了我的話,極不情願的把書從書包裏拿出來,小心的擺在了書架上,然後戀戀不捨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午飯後,翔宇到圖書角去看書,一眼就看中了成軒帶來的新書,拿下來正準備看,成軒衝了過來,不把奪過書抱在懷裏,説:"書是我的!"翔宇小聲的説:"讓我看看吧!""不行!"成軒大聲的説。"那我和你一起看。"翔宇又説。"不行!"成軒很堅決。"老師。"翔宇無奈的跑到我的身邊,向我求助。我對成軒説:"你自己翻,讓翔宇在旁邊看,可以嗎?""不行,這是我媽媽剛給我買的。"看到成軒這樣堅決,我也不能強求,因為書是他的,他有權利保護自己心愛的東西,與同伴分享應該建立在孩子自願的基礎上,而不能靠老師的權威來壓迫。

下午區域活動時,我拿出剛分的橡皮泥,對孩子們説:"誰願意玩橡皮泥的可以來老師這裏來領。"我知道成軒最喜歡玩橡皮泥了。這時,翔宇過來説:"老師,給我一桶,我想捏個大西瓜。"我説:"那天,翔宇拿來了一個大吊車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也給我玩了,那我的橡皮泥也給你玩!"我給了翔宇一桶,他高興到走到操作區玩去了。成軒坐不住了,只見他跑到圖書角拿下自己的新書走到我面前説:"老師,我的書也可以給小朋友們看!你也可以看!"我看了看成軒,説:"真的嗎?可以給小朋友們看?"他使勁的點了點頭,説:"我知道玩具要跟小朋友們分享,只是媽媽剛給我買的,我也沒看呢!"聽了這些,我説:"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啊!那好,我的橡皮泥也給你一桶!"成軒拿着橡皮泥高興的玩去了。

在平時的生活中,孩子們之間時常會發生一些這樣、那樣的事情,作為老師就要走進兒童的世界,善於運用孩子的思維來處理孩子之間的糾紛,從而引導孩子們學會自己處理事情的方法。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2

有人問我:是什麼力量讓你堅持在幼兒教師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年,教了兩輩人,説實話,這期間我也不止一次的動搖過,是家長的信任,同事之間的姐妹情將我挽留下來,我漸漸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這一羣孩童了。

責任----孩子的安全大於天。每天清晨,看到孩子們高高興興的來到幼兒園,看到他們那一張張稚嫩的笑臉,聽到一聲聲童真的“朱老師早上好”,我的心裏暖暖的。但每天只要孩子進了幼兒園,我的一顆心就懸起來了,我擔心每一個孩子的安全,我儘量將安全事件降到最低,看到孩子鞋帶開了,我趕緊蹲下身子幫孩子記好鞋帶,午睡時將孩子的小頭花、小卡子等替孩子保管,

孩子午睡時,我怕孩子睡姿不對,憋着孩子,每隔大喲十分鐘,我巡視觀察孩子的臉色一次,天氣冷了,給孩子蓋蓋被子,天氣熱了,幫孩子拽拽被子。活動期間,孩子之間的磕磕碰碰,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必經之路,但現在大多數的孩子是爺爺奶奶看護的,心疼自己的孩子,對此有時不甚理解,我耐性的與其溝通,在家一個人看一個孩子有時還磕着,碰着,何況我們老師一個人看着三十多個孩子呢,家長慢慢地理解了我們做老師的辛苦。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家長的認可。每天只有安安全全的將孩子送到家長手裏的那一刻,我才會鬆一口氣,懸着的心也才放下。

我真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因為我愛他們。記得有一次,吃了早飯後,我發現劉玉閣有些異常,我隨手摸了他的頭,有點發熱的感覺,我趕緊給孩子試了體温,結果真的發燒37.8度,當孩子奶奶來接孩子時説的第一句話是:“老師看孩子比奶奶還上心呢!”。我和孩子們一起遊戲,一起讀書,一起唱歌,是愛,使我對這項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得心應手,我和孩子們也在愛中溶為一體了。久而久之,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段音符,孩子們都和我好象有了默契,都能心領神會。當我辛勤的汗水澆灌在孩子身上時,當我汗流頰背,口乾舌燥時,我發現孩子們忽然長大了,懂事了,聰明瞭,突然間,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

總之,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愛是一種奉獻給予。它如一股甘泉,一股熱流,穿透人的心田。其實愛除了是一種奉獻以外,它還是一種責任。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3

每次領這孩子們去午睡間的路上,都會有這個問題:“老師今天講故事嗎?”明知答案是肯定的,仍按耐不住急切的心情天天會問,足見,孩子對聽故事的期待與喜愛。堅持了將近兩年了,自己也記不清出講過多少故事,只知道,故事書換了四本而且,還有好多自己編的故事。

今天在睡前的討論上,又有孩子問:“老師講什麼故事?”我問:“你們為什麼這麼喜歡睡前聽故事。”孩子們討論開了。“一邊聽故事一邊睡覺我就感覺很舒服,可以慢慢的睡着。”“有時候故事裏還可以學到本領。”“故事很好聽,有什麼時候都喜歡聽。”“聽故事我覺得自己的被子軟軟的,還很暖和。”……

雖然他們的話很稚嫩,但是我還是聽懂了很多。

睡前故事首先是催眠曲

孩子們可以在緩緩的故事節湊中入睡,應該時間愉快的是事情。而且因為懷着對故事的期待,孩子們會加快動作,爭取早點睡下來,鑽進被窩。老師會提醒大家,找個最舒服的姿勢躺下,眼睛閉上,全身放鬆,故事開始後的鴉雀無聲是睡着的前奏,然後就是孩子們一陣陣均勻的呼吸聲。為了更好的有催眠的作用,我通常會根據心理學上催眠術的提示,將故事情節或節湊做一些處理,使故事張弛有度,在體驗緊張的情節後,再給他徹底的放鬆,這樣可能更方便幼兒的入睡。

故事可以是練習生活的好手段

教室裏的我們有時可能會過於浮躁,而聽不進老師和大家的話。但是當大家都躺下的時候,就不一樣,這也是進行教育的最好時機。我會根據班上孩子近階段的表現選擇一些故事或自編一些情節進行講述,旨在利用這一機會向孩子進行有的方矢的情感薰陶。例如干燥的天氣,有的孩子喜歡挖鼻孔,我就會講《鼻子流血了》等故事,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如何保護自己。再比如,當孩子不專心聽講時,用《好動的小猴》讓他們看到了多動、不專心引發的後果,從中提醒他們要做個認真聽講的好孩子。

睡前故事可以適當的積累一些認知經驗。

《動物大世界》的主題要開展了,而關於動物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於是近期我們的故事就是和動物有關的,已經激發孩子們對動物的喜愛好奇等情感,同時有很多的故事都包含着一些小小的祕密,相信在學習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孩子會有所啟發吧。

有時我還可以聽到大家複述我們講過的故事,還會學着用故事的話來表達。相信這也是得益於故事吧。故事孩子喜歡,我也喜歡,他是我們的餐後餐、催眠曲。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4

二期課改的浪潮一浪高一浪,作為工作在第一線的一名普通的教師,在衝浪過程中有艱辛也有收穫。但更多的是享受衝浪過程的喜悦。每次驀然回首發現曾經的疑惑經反覆實踐、不斷反思得以釋解,不管結果是經驗還是教訓,從中都中都會有過程的收穫。

主題早預習制度是在走進新教材、研讀新教材中生成的不成文制度。我們都收益於這一制度,同時擴展了主題早預習的內涵。自從實施了主題早預習制度後,我和搭班老師之間增加了溝通的頻率,包括主題開展前和主題開展後約定性的溝通和主題開展過程中根據主題開展的需要不定時溝通等。我與搭班老師互通有無後,才逐漸體會到了溝通帶來的效率。

一、搭班之間互通有無使教師心中有目標,心中有計劃,心中有進展。在主題開展前,我們兩位搭班老師會對主題做全面的預習。首先多角度的解析主題大目標,把它裝在心中,作為以後活動設計和組織的指導思想。同時,認真研讀主題站點內容,發現站點內容間的相關,對主題站點內容進行重組。根據前一主題開展的情況和我班幼兒的關注熱點選取最佳切入點,初步確定主題的近期進展。主題前的溝通使我們對主題的開展胸有成竹。

二、搭班之間互通有無避免了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重複和因重複教學導致幼兒興趣不高的現象。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們教學內容的選取往往是封閉式的選取,即把自己覺得屬於自己學科範圍內的內容拉過來納入自己的教學範疇,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割裂了站點內容之間的聯繫,同時也造成了教學中的重複操作。不信,翻開兩位搭班老師的備課本,就會發現許多同樣的問題在重複的拋給孩子,試想孩子們接過老師們拋過來的問題會有如何反應呢?而自從兩位搭班老師互通有無後,包括主題進展中的促膝溝通和備課本的互相翻閲等多種形式。使我們主題開展中內容的選擇、活動設計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三、搭班之間互通有無增強了教師自我反思和互助反思的能力,同時也使教師對本班幼兒的能力水平更加了解。在每個主題結束後,我們兩位老師都會結合主題中幼兒各方面的提升度對主題開展的過程進行全面的反思,由此再反思到自己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以及活動中基於幼兒生成基礎上的調整和調整後的反思。就這樣通過自我反思、互助反思、共同反思尋找主題開展中的經驗教訓,從而為以後主題的開展提供借鑑。

總之,二期課改呼喚着課程內容的整合,而課程內容的整合要求我們老師之間,特別是兩位搭班老師之間也要做到資源的有機整合,而建立在無限溝通基礎上的互通有無實現了資源的優化利用,教師資源優化了,教育要達到多贏的理想才能得以真正實現。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5

當年幼的孩子有點滴進步時,我們—定不要忘記誇獎他,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這是在我工作以來給我觸動最大的一點。

有的孩子語言智能突出,有的孩子空間視覺智能突出,有的運動智能突出,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通過鼓勵、表揚、引導克服不足,盡力彌補他的短處。

我們班的一個小女孩叫珂珂個子很矮,很內向。自我們帶這個班以來一直不敢看着老師的眼睛説話;當老師一靠近她時她就會緊張,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因此,語言表達、音樂表現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比其他孩子發展的要慢一些,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很着急。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她,我們已無從去追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給她新的教育,新的起點。於是,我們關注她的一舉一動,希望捕捉到她的亮點和進步的地方,給她鼓勵,給她讚美,給她機會和希望。當我們發現她在繪畫和運動方面很出色時,就在全體孩子前面表揚她,並讓她做示範。當她在老師的引導下和老師打招呼的時候,我們會抹抹她的頭,給她一個讚許的微笑;當她在老師的要求下能簡單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給她鼓勵的掌聲以及一個小貼畫……在這些不同的讚許、鼓勵下,她漸漸大方起來,眼睛也敢正視老師了,這些進步就是簡簡單單的鼓勵與誇獎就能改變的。

“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對未來的希望。”而我們給孩子希望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斷的誇誇他們,鼓勵他們,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