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

來源:時代範 9.52K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

心理健康課不同於一般文化課,它的授課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課內容、方式、與一般的文化課有很大的區別。而且涉及的知識領域是十分廣泛的,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課,對於我來説純粹是邊學邊上,經過摸索、思考、調整,想了些心理健康課的一些方法:

一、關注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感興趣的教學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為了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上課鈴一響,我都會安排3分鐘左右的熱身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可以帶領學生們做一個遊戲,可以講一個小故事,也可以説一部喜歡的電影等等。在這個活動中,可以説學生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既使課堂輕鬆愉快,又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關注學生體驗和分享

對於學生來説,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啟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我經常設計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感受、去體驗、去理解。比如説: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學生身邊發生的一個情景:下課了,XX着急去廁所,不小心把另外一名同學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接下來先讓同學們討論:可能會出現哪幾種情況,然後再分組進行角色表演。同學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他們説出會發生兩種情況。表演前,我要求台下的同學邊看邊思考:你喜歡哪組同學的看法?為什麼?學生表演的聲情並茂。一種情況是:XX能主動説對不起,並把地上的文具盒撿起來,兩人沒發生任何衝突反而成了好朋友;另一種情況是:XX把文具盒碰到地上後,像什麼事情沒發生一樣,被碰落文具盒的同學急了,大聲讓XX把文具盒撿起來,XX不但不撿,反而説活該,就是不撿,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爭吵”起來,險些“大打出手”。表演結束後,同學們一致認為:文明禮貌的語言,會化干戈為玉帛,反之無理、衝動,不肯包容別人的行為會使衝突升級。相信通過這樣的體驗,今後遇到類似事情,這幾位同學肯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台下的同學雖然沒去表演,但他們通過觀看,分享了表演者的體驗。可以説,類似這樣的角色扮演、體驗情感的活動方式,促進了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三、關注課堂紀律,顧此顧彼

心理健康課應該根據需要,創設相應的氛圍,但不能沒有原則和標準,它必須以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為基礎。就我所教的某些學生來説,他們自律性不強,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懂得遵守課堂紀律和遊戲規則。課堂上最容易出現的現象是“忽視傾聽”:要麼發言過於隨意,只顧自己大聲説話,不傾聽別人的發言;要麼封閉自己,甚至嘲笑講真心話的同學。這些不好的雙向互動使課堂缺乏温馨的氣氛,很快亂作一團,最終導致學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級內無法形成真實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留下來維持紀律,積極性也受到打擊。一堂原本精心設計的課可能就此功虧一簣,因此,教育學生遵守課堂紀律、遵守規則、尊重別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創設輕鬆、愉悦氛圍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種心理健康教育。

以上是我在心理健康課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想,當然我的心理健康課還存在着很多問題,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課,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發現和解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會不斷的努力!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2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生活的主體。在如今這個多元分工的社會裏,我們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時也擔負着不同的責任。正是因為有各行各業的人在辛勤勞動,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多姿多彩!引導學生感知各行各業的重要性,體會他們的辛勞,從而激發感恩的情感就是這節課教學目標。

為了很好地落實這個教學目標,我就怎樣開展課堂活動進行反覆推敲,還根據課的需要收集了大量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和音像資料。課堂上,我利用身邊有效的資源,採用知識搶答、情景模擬等形式開展了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看看、説説、做做、演演等形式全方位地認識了各行各業的工作內容以及各行業間的差異,讓他們瞭解各行各業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以及各行業互相合作的重要性。在學生們瞭解了勞動者為社會作出的.貢獻後,便情不自禁地對各種行業的勞動者表現出了崇敬和感激之情。在這個基礎上,我又組織學生通過“説一句感謝的話、詩朗誦和合唱”等方式感謝在各行各業工作的人,讓他們感恩“服務我們的人”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昇華,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由於我採用了“彎下腰與花兒對話”教學態度,注重表揚和鼓勵,為學生們創設一個歡鬆、愉悦的課堂,讓學生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因此他們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表現出對知識的強烈渴求,思考回答問題的深度超出我的想象。這節課教學過程流暢完整,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3

星移斗轉,日月更迭,伴着新課改的強勁東風,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已走過三個春秋,回眸開課之初,沒有新課標做導向,沒有教材説明做參考,面對着沒人嘗試過的新興學科,我如墮五里霧中,只是覺得它與思品課的界限不是涇渭分明,於是乎我就把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課。對於活潑愛動,好奇心強的國小生而言,讓他們靜靜地聽着教師諸多的嚴肅説教,那種無奈、那種厭倦可想而知。面對學生或麻木或無動於衷的表情,我真的是心痛、自責, 每上完一節課心裏都感覺不踏實,一種愧對學生,浪費學生生命的罪惡感時常向我襲來。漸漸地,一種改變自己上課現狀的想法油然而生,於是我翻看了大量的外省(XX省心裏健康教育工作啟動晚,缺少成熟的經驗)有關心理健康課的相關資料,知道了心理健康教育課是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學生自主參與、主動討論、扮演角色、體驗感情等方法,對學生實施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實踐活動課。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課型和活動目標有了清晰的認識後,我潛心琢磨,調整了教學方法,經過近一年的教學實踐,現在學生再也不拒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課於門外,反之,無論去哪個班級上課,都受到學生的歡迎。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由排斥到期待呢?經認真的反思,本人認為主要是在教育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課題導入注意創温馨的課堂氛圍

寬鬆、民主、和諧、温馨的教學氛圍是心理健康教育課實施的起點,是激活或喚醒學生心理活動的“起搏器”,是誘發學生積極行動的外在因素。人們常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課題導入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談一下我常用的情境創設法。

1、歌曲導入法。孩子們都喜歡聽音樂、聽歌曲,我就抓住他們這一心理特點,課前使用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歌曲,能幫助學生儘快的融入活動,如果錄音機沒準備好,我就發揮自己的特長,現場給孩子們唱,每每這時,都能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孩子們快樂地邊擊掌,邊隨同我一起唱,很快地融入活動中。如:在《好朋友手拉手》一課的導入時,孩子們就隨我唱起了“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這樣學生在極其放鬆、自然、快樂的心境下不知不覺地進入活動主題。

2、設疑激趣法。國小生好奇心強,根據學生這一特點,在教授新課時,我常巧妙地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以激發學生探索欲、求知慾,一旦他們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活動中去。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在五年級教學《學會感恩》一課的情境創設時,就是用了設疑激趣法:“同學們都喜歡旅遊吧?誰願意把你去過的,感覺最美的地方告訴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分享你的快樂……”學生們爭先恐後地回答,有説去過北京、上海大都市的,還有的説去過九寨溝、長白山等自然風景區的,氣氛相當熱烈。這時我拋磚引玉“無論同學們到哪旅遊,都不會有比它有更美的地方,它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孩子的樂園!這個地方是哪呢?”孩子們紛紛舉手回答,最後點出主題——“家”。

3、妙用故事法。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生動有趣的故事能牢牢地吸引他們,啟發其思考,這也是我慣用的導入新課法。

此外,我使用的情境創設還有多種,如:問題討論法、情感感染法、開門見山法等等。但無論使用哪一種方式,我都是能因年級而定、因活動內容而定,正因為情境的創設適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適合了活動內容,才達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二、教學內容要靈活,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豐富而繁雜,尤其我們長春版的教材有一部分內容不適合我們的學生,於是在實際教學中,我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我時常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學識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自行增刪、調整教學內容,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關心的熱點問題或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會很投入地主動參與、積極探討。從而實現心理上的成長。

三、關注體驗和分享

體驗是學生心理素質形成和發展的核心。從心理學上講,體驗主要是指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是體驗者親自參與活動,並用自己已有的經歷和心理結構去理解、去感受、去構建,從而生成自己對事物的獨特的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我經常設計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去感受、去體驗、去理解、去領悟。如:在教學三年級的《説聲“對不起”》一課中,我就設計了學生身邊經常發生的一個現實情境:下課了王明着急上廁所,匆忙的往外走,不小心把李強的文具盒碰掉在地上,接下來讓同學們先議一議,可能出現哪幾種情況,然後在自找合作伙伴進行角色表演,同學們對此非常感興趣,因為這樣的真事經常發生在教室,他們能很真實的説出可能發生的兩種情況,接着叫兩組同學到台前分角色表演,表演前我有要求,即表演者要投入,把自己視為當事人;台下的同學邊認真觀看,邊思考:你喜歡哪組同學的做法,為什麼?學生表演的聲情並茂,一種情況是:王明主動向李強説聲對不起,並把地上的文具盒撿起來,李強説沒關係,你又不是故意的,這樣,由於王明能主動説對不起,兩人沒有發生任何衝突,而且還手拉手成為好朋友;另一種情況是:王明碰落李強的文具盒,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李強氣急了,大聲讓王明把文具盒給撿起來,王明卻説活該,不給你揀,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爭吵起來,險些大打出手。表演結束,表演者都談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從中不難悟出:文明禮貌的語言、行為讓人心生感動,會化干戈為玉帛;反之無禮、衝動、不肯包容的行為會使衝突升級,參與分角色表演的同學對“若冒犯了別人,能否主動説對不起”而產生的不同結果感同身受,相信通過這樣的體驗,今後遇到類似事件,這幾位同學肯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而台下的同學雖然沒能設身處地的去表演,但他們通過觀看,聽表演者談感受,還是分享了表演者的真實體驗,可以説,類似這樣的角色扮演、體驗情感的活動方式,促進了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協同發展和提高。

總之,我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歷史較短,關於本學科的教學方法問題有很大的探索空間,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我將潛心學習,豐富自己的心理學理論知識,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總結成功的教育教學方法,為進一步優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效果做出不懈的努力。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4

通過學習心理健康教育,使我覺得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重,在校中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脆弱,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

比如,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再如,由於家庭的殘缺,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親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

就目前狀況而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

首先,開展心理諮詢活動。

在校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我們學校也建立了心理諮詢室,配備專職的心理諮詢師,就應該做到實處。

使學生通過諮詢、傾吐和宣泄,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

據瞭解,大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學習壓力重造成考試的自卑、抑鬱、狂躁、恐懼等情緒情感問題,人際關係問題,無法自制的不良行為問題,青春期困惑的.問題等。

我們的學生很多是需要幫助的,除了求助於心理諮詢師外,學校還應該定期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另外,我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單靠個別專職教師是不夠的,必須是全體教師廣泛參與。

教師要本着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主的原則,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變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學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調整。

當老師把學生當作知心朋友,師生之間加強溝通和理解,學生喜歡你的課,學習有了興趣,那麼學習成績就能提高;與老師關係親密了,也增強了學生的歸屬感和自信心,又能培養人際交往能力,這將有利於完善學生情緒狀態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發展。

教師與學生家長要加強溝通,時刻關注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對家長給予適當的指導,對學生給予及時的疏導。

比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際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養等都需要發揮家庭教育功能。

家長還應鼓勵孩子多交友,在擇友上加以指導,培養社交技巧,過多指責、約束孩子反而會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正確引導孩子,加強交流,共同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5

讚美他人是人際交往的一項重要手段,但對國小生而言,有的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有的不會誇讚他人,有的不好意思去讚美他人,通過這節課,我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1.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本班學生每天在一起的時間大約有六個小時,他們一起學習,一起遊戲,有時還一起生氣,一起瘋狂。這就需要學生去發現每位學生的不同優點與長處,也可看到他人的缺點與不足。

2.要善於準確地讚賞他人。當發現他人有優點、長處時,我們要去讚美他們,並講出自己需要向你學習的`地方,感受激勵作用,使之學生不斷取得進步。

3.稱讚別人要真誠。我們對他人的誇獎與稱讚,必須是發自內心,講出真情實感,讓對方感到是真實的評價。

4.稱讚、被稱讚者都感到是一種幸福。當有人發現你的長處優點加以稱讚時,被稱讚的人感到身心愉悦,喜悦之情溢於言表,稱讚別人的人帶着謙虛向學的心態去讚美他人也感到快樂、高興,稱讚被稱讚彼此雙方都感到一種幸福。

5.要學會當面稱讚。學會當面讚美他人,能夠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給膽怯的學生鍛鍊膽量的機會,為學生的今後發展做好基礎。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6

回首我的心理健康教育歷程,可以説是學習相伴,潛心研究,大膽實踐,勤於反思,努力調整。雖然有艱難獨行時的困惑,但也有着樂此不疲的真切感受。

本學期的心理健康課,依據寒假時編寫的心理校本教材開課。六個年級,八大主題均按計劃完成任務。每一節課均注重活動和體驗,課上運用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如常規訓練活動、遊戲、心理短劇、心靈故事、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討論溝通、行為訓練、心理測試、聲像資料等等。如:三年的《遊戲中的智慧》一課,讓學生親自參與摸寶遊戲,體會“規則”“方法”的重要;二年的《合作中成長》一課,從平日的值日生工作入手,直至學習、競賽等活動,讓學生深刻體驗到合作之花最美;六年級的《過目不忘你可以》一課,帶領學生在圖形記憶活動中體驗過目不忘記的重要及記憶的好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運用,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五年級的'《我心中理想的他(她)》屬於青春期教育專題,從開始的學生鬨笑、不自然,到後來的平常淡定表現中,每個孩子對找到了屬於自己受歡迎形象……根據每一個主題的需要,我都會選擇議生動有趣,又極富啟發意義的心靈故事,或者是聲像材料,因勢利導,對學生的認知進行正強化,注重學生間的分享,淡化講授,努力打造以體驗式學習為主的生命課堂,真正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成長。

有時我也會在適當和必要的時候作真誠的自我剖析、自我開放,學生也會減輕自我防衞心理,真實地表達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特別是五六年級的學生甚至會主動要求 “老師你呢?你以前是怎麼樣的?給我們説説啊!”當然我會慎重地把握自我開放的尺度,儘量起到錦上添花之效果。

讓我成長更快的就參加吉林市心理健康教育“同課異構”活動,主題是“學會與父母更好地溝通”,在進修學校王鐵英主任的指導下,從備課到試講,再到錄課,一次次的打磨,使我的心理課更有“心理味”了。目標的定位是發展性的,比如:感受、探索、體會、增強、學習等,只是追求學生有收穫,有成長就行,而且努力地看到每一個孩子個體的差異。課上,注重學生的感受,巧妙地把握生成,當場演當場交流感受,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思想火花的碰撞。特別是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學生通過對比更能加深認識,從而形成正向的思維與價值觀。即:“能正視自己不行,也是我能行”的認識。

我參加了“四葉草”心理工作室的繪畫班學習,三個月中潛心研究“繪畫投射技術”,“OH”卡牌的投射理念,讓自己先行體驗其中的奧妙,瞭解未知的自己。並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諮詢中,提升了諮詢的技能與諮詢的效果。本學期運用“繪畫投射”諮詢的師生近三十次,帶給師生們更多的是愉悦,我也從中體驗到了諮詢的真正價值。

作專職心理教師已經一整年了,那套起初絞盡腦汁創編的心理校本教案,平日裏有着不少修改之處。計劃在這個暑假裏,把它根據平日使用修改意見進行一次全面的整理,有備於來學期的合理有效使用。

我的簡單願望————每一節心理課,都不讓學生失望。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7

1.確定合適的活動主題

根據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心理需求以及社會賦予的角色要求都是不同的,國中階段的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好基礎知識,為進一步的知識學習和工作經驗的積累做好準備。在這一階段暴露出來的具有普遍性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目標意識,進而缺乏學習的動力,針對這個問題,我確定了以自我目標的合理設定及確實執行為主題的活動課——《我的`未來不是夢》。

2.設計合理的活動環節

“活動”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本節課我設計了多個活動:冥想、情景模擬、討論溝通、問卷調查、行為訓練等,分別安排在不同的環節中。

第一環節,熱身活動:根據孩子好奇愛玩的天性,通過冥想導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在活動中通過想象體驗自己的未來,初步感受人生目標的設定。以此方式把學生引入本課主題。

第二環節,情景討論:用感官和思考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到人在一個確定的目標下,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從心理到生理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三環節,問卷調查:讓同學們檢視自己的目標概況,體會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以及理想的可及性與不可及性的差別。

第四環節,名人故事:向學生介紹約翰·戈達德的故事。討論約翰·戈達德是怎樣為自己確立目標的,又是怎樣付諸行動的?引出活動“寫給未來的信”,請學生回顧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未來,在信紙上寫下自己“一生的志願”及人生激勵格言,裝入信封,寫上姓名、日期等,作為送給老師的禮物,約定30年後再啟封,看看自己的願望實現了多少。我認為這是本課的一個亮點。

第五環節,策略指導:介紹“立志”的三個心理過程:動機鬥爭、暗示成功、自我激勵。幫助學生掌握實現目標的方法,使學生對自己確立的奮鬥目標更有實現的信心。這也是本課的一個昇華點。

第六環節,行為訓練:請學生設計一個實現目標的方案,寫在即時貼上,貼在課桌一角。要求利用一週至兩週的時間實施該方案,並達到目標。

第七環節,在看未來:請同學注視大屏幕上的人生軸,在“我的未來不是夢”的音樂背景下,聽着引導語,堅定而滿懷信心的想象自己的未來。與第一個環節首尾呼應,使本節課的結構更具完整性。

3.產生合情的活動體驗

“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第二個要素。對於個體心理來説,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啟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

這堂課是在山觀中學八年級6班上的,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學生非常樸實,也非常配合,隨着上課環節的進行,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融入到課堂氛圍中,用坦誠的心態思考與交流。從整堂課的實施情況來看,學生活動參與積極性高,互動好,通過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認識了目標確定的意義,並嘗試落實到行動。我相信這堂課會在上課的每位同學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4.存在的不足和遺憾

在上課過程中,總的來説,生成和預設基本相符,但在有些環節上,實施時還可以更完善一些。比如:

1.在熱身活動——冥想時,我設計是讓學生找一個舒適的坐姿,閉上眼睛,情緒放鬆,在舒緩悠揚的音樂背景下,聽着引導語,要求學生積極配合,但實施過程中,我發現個別學生由於覺得這個活動很新奇而表現的太過激動無法進入冥想狀態,還影響到了周圍的同學,從而沒有完全達到我設想的一個狀態和氣氛。

2.在活動“寫給未來的信”中,我讓學生在信紙上寫下自己“一生的志願”及人生激勵格言後,就將信紙裝入信封,交給了老師,此環節如果讓學生進行一定時間的交流,教師進行及時的鼓勵與肯定,相信會讓整堂課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延展性。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8

這堂課上過多次以後,我不斷地反思,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的切入點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對生理變化的接納、與異性交往的技巧、男生女生心目中的理想異性形象,等等。這堂課我採用了團體活動課的形式,利用學生喜愛的遊戲、小品(心理劇)的形式,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習情境,滲透異性交往的主題,每個環節活動的主題要點層層遞進。

活動之前我做了一些準備:

1、瞭解班中異性交往的情況,以及對待異性交往的態度。

2、調查在學生中能夠坦誠與異性交往的同學是誰?

3、活動前讓學生任意選擇座位組成若干小組。

責任時大家可以變得嚴肅起來,冷靜地思考。這才是性教育應該達到的`效果。”馬航説,“中國性教育遠遠沒有達到一個正常的水平,真誠希望在我們這一代可以改變。”

學生在進入青春期以後,生理、心理上均發生了許多變化,隨着這些變化的產生,隨之而來各種心理和生理的困惑,讓他們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會因此焦慮不已。這一課就青春期產生的一些普遍問題,與學生一起討論,解疑答惑。課題針對性較強,切合學生需要,教學目標完成較好。不足之處就是問題類型並沒有一一涵蓋,需要做好後續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9

高一學生處於艾裏克森社會發展八階段理論中的“自我同一性”階段,他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諸如“我是誰?”“我要向何處去?”“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些關於人類自我認識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解決的好,他的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就會很和諧,個體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如果解決的不好,將會影響他的人格發展和社會性發展。

針對我們學校高一學生的具體特點,我設計了“第二起跑線”這個課程,期望通過遊戲活動、畫生命線設計自己的未來、案例分析的方式,能讓學生肯定過去並且及時找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目標,將目標具體化,確定行動目標,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最後激發其社會理想,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本堂課程40分鐘,分為引入話題、聯繫自我確立長期目標、確立短期目標、總結深化4個環節完成。引入話題用時5分鐘,確立長期目標用15分鐘,確立短期目標用15分鐘,總結深化用5分鐘。

首先,我在課前瞭解到學生的發展階段和基本情況,根據相關的心理學理論和以往的教學經驗確定了教學目標;

第二,在課程的進行過程中,我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思考。發現教學內容比較符合學生的心裏特點,學生對於畫出自己的未來的方式感到很新鮮,在畫自己生命線的'過程中很認真,分享也很快樂。

在確定具體目標的時候,學生有些猶豫,因為涉及到每天的生活,他們就會比較矛盾,想要上進和想要放鬆之間很難調整。這是在下一堂課中需要集中解決的問題。

第三,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這堂課還有待改進。40分鐘的課程用的很緊張,學生的分享很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學生分享的少勢必造成思考的少,思考少對於自身的體會就會減弱。

第四,在教學互動中,這堂課的效果比較好,我以自己的情況做例子,學生比較感興趣,也感到了和教師的平等性。

第五,這堂課除了時間安排有待改進外,還有一點需要改進的是,減少教師引導,增多學生的自我表達。

本堂課適合高一普通班學生。他們對於自己的定位比較模糊,如果在學業成績比較好的班級使用這堂課效果估計會減弱,因為實驗班的學生計劃性很強,他們對於自己已經有了很好的規劃。

另外,教學目標的確定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不能只考慮這一年齡段學生的普遍情況,因為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會有自己的特點。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0

心理健康活動課是一門新生課程,要上好,要達到較好的效果,使其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除了教學上的不斷改進外仍需要我們做好以下的努力:

首先,學生觀念要轉變。學生首先要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去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上心理課時認真對待,全身心投入,該動時動,該説時説,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其次,教師觀念要轉變。上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打破傳統的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從被動走向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參與。

1、創設心理情境

因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於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極富啟發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個體內心的認知衝突,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以達到實際地影響他們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對於個體心理來説,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啟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可見在“情境”中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再者,心理課堂可以説是心與心的交匯,是靈魂對靈魂的告白,是生命節律的振動,是每個學生自我探索、自我瞭解、自我更新的歷程,它需要在一種彼此尊重、接納、信任的氛圍中,放下個人的防衞意識,與其他成員進行探討、分享,真誠地進行交流。因此我感覺若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就要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來調整和選擇物理空間,以縮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進而營造一種適當的心理情境,保證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例如在排列座位時可以不必拘泥於固定座位,可採“前後式”“扇面式”“自由結組式”等有利於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溝通信息、傳達感情的座位形式,甚至不必拘泥於學校範圍內,到生活實踐中去體驗,去感悟。

另外,為了更好地創設課堂情境,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和視頻圖像等多媒體信息技術集於課堂,以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例如,我在三年級的《拒絕的藝術——學會説不》的心理課上,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技術,在電腦中下載了一個郭冬臨的小品《有事您説話》將學生們帶入了因為“不”字説不出口而帶來的煩惱和困惑。這種情境的設置是動態的、幽默的、令人深思的,學生們一下子被吸引了,不由自主的沉浸在教師設計的課堂環節中,跟着小品中的主人公一步一步地體會到不説“不”的害處,又幫助主人公破譯了重重關口,最後總結出只有學會拒絕的藝術,適當地説“不”,我們才不會有那麼多不必要的麻煩,同時還強調如何合理適度地拒絕。在無知無覺、不着痕跡之間,達到了活動的目的,也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心理需要,成功地創設了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

2、恰當選擇活動內容

若想上好一堂心理課,課程內容的選擇是極其重要的。對於心理教育課內容的選擇,應把握好一個原則,就是要從生活邏輯和問題邏輯出發,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選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最密切的話題,找到他們最渴望得到解決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活動感興趣,從而使活動起到良好的輔導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以學生的成長需求為出發點,做一些課前的調查,或者根據學生來信選題,都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只有來自學生的問題,學生才會覺得真實,教學才會有針對性。這樣既不會無的放失,又可以為活動提供生動的素材。

同時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中,教師的眼光也不能侷限於課本和課堂,要放眼社會。當今社會,學生接受信息已不限於課堂、學校和家庭,學生的信息來源十分廣泛,他們課外閲讀的書籍、報刊、雜誌,收聽廣播,收看電視,參與社會調查,甚至還有少數同學通過互聯網索取資料。所以,一堂好的心理課,應該能結合教學內容,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師生共同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資料,加強信息的交流,使課內課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擴大課堂信息量,拓展學生知識面,拓展心理教育功能。

3、採用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活動的形式應該是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目的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而定的。因為年齡限制,中國小學生的感性思維豐富而缺乏理性思維,決定了中國小生心理活動要形式多樣、輕鬆活潑,例如遊戲、心理短劇、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討論溝通、行為訓練、心理測試等等。活動過程中,教師只給適當的`啟發、引導、示範,要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活動,在活動中訓練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會自強、自立、自信,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何種形式,在心理健康活動中,教師都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整個過程應該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教師不作過多的講述、講解,使學生把活動課上所獲取的心理體驗運用於實際生活中,指導實踐。即使是在教給學生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技巧時,也應充分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總結、去想辦法,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以提示,最後幫助歸納、總結、補充和提煉。這種讓學生自得自悟的方式顯然要比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有意義得多,體會也深得多。

4、課堂評價

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強調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並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而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是心理活動課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成功與否,關鍵看能否激活學生的心理歷程,引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因此要重視教師對活動過程的評價及在過程中的評價,重視學生的活動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教師要注意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開放自我,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學生的講話沒有對錯之分,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思想,教師都應予以包容。

也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作為教師,應傾情地參與活動,充分地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認真地傾聽學生,耐心地啟發學生,積極地引導學生,讓學生經歷內心的思考、內心的體驗,有感而發,反映出真實心態,在這其中,教師的課堂評價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着活動的每一步進行。要想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真實的自我體驗,獲得情感的觸動,願意積極地進行自我探索,心理確實獲得改善和提高,教師富有智慧和啟發的課堂評價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心理教師平時要注意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同時還要關注兄弟學校的動態,吸取先進地區的經驗,力求把課上得更好。

總之,若想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就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心理需求為出發點,在活動過程中,能讓學生獲得心理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心理調節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識,減少和避免不利因素對心理的影響,形成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1

乘着市教育局的精品課程的風,使我有機會更好地設計自己的課程,也讓我在其中學到了一些東西,也成長了許多。如:學會了規劃一個完整的課程,更注意教學的設計及引導語的使用,作為一個項目的主持人,學會了協調各方面的工作等等。以下是我上完《乘坐生命的列車》的點滴想法:

一、教學的設計

導入新課 生命初始時(出生) 生命過去式(童年) 生命現在時(青春) 生命將來時(未來) 觀看《人生旅程》、結束。本課的教學設計我自己是比較滿意的,熱身遊戲設計得非常巧妙,很自然地就引出了課題,整個教學思路清晰,層次遞進,且很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這節課是我上了幾次以後,改了又改,在四改後才定下來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在教學思路設計方面多下功夫,因為教學思路的設計直接關係到一堂課的成敗。

二、課堂的組織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在課堂上,教師如何組織、引導學生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為了使課堂進行的順利,我首先組織好流暢的銜接語,做到教學各環節的自然過度。課堂上,學生在解決有些問題時會有難度,需要教師的啟發。我對學生的啟發、學生髮言的評論能做到簡潔、一針見血、簡潔、提取精華,而不是單純的重複。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如何做好引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是值得我深入學習的。

三、豐富的情感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需要教師面帶微笑,用豐富的'情感感染學生,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洗禮。每次上課我都能做到教態自然、大方,面帶微笑,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神態、動作去引導、影響學生,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拓寬視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從心理課得到收穫。

通過這次精品課程,我學到了很多,得到了歷練。同時,在這次歷練中,也充分暴露了我的不足,很多地方還需要加強磨練。如:電腦軟件的運用有待加強,寫反思、建議、論文的能力也同樣要加強等等。作為一名資歷尚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學習。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虛心向同行們學習,把握機會磨礪自我,爭取更大的進步。

借用《乘坐生命的列車》的結語來結束本文:一路風景,有絢爛、有悲涼、有順利、有挫折,這段路上我們有煩惱,更會有快樂,無論遇到怎樣境遇,都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讓我們懷着一顆青春的心,跨出青春的腳步,好好去體驗、用心去經歷,讓我們乘坐生命的列車一起去感受我們美好的生活吧!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2

一、教學設計思路

心理學認為,自我是指對自己存在的察覺,即認識自己的一切,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心理特徵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等。

本課的活動對象為國中七年級學生。處在青春期的國中生正是這一心理活動最活躍、最激烈的時期。他們的同一性正處在混亂與和諧的邊緣,時常會有一些激烈的衝突表現,比如一會兒自高自大,一會兒又自暴自棄。因此,讓他們能正確認識自我、悦納自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在認知上使學生進一步認清自我,不管優點還是缺點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情感上培養學生對自我的積極情感,對自己充滿信心;在行為上使學生能夠通過自我反省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來評價瞭解自己,正確面對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為了達到以上活動目標,本課主要採用小組討論、感悟分享、體驗練習等活動形式。

圍繞內容和目標,教師設計了三個螺旋上升的活動環節——學生通過找出“我的葉子”,初步學會悦納自我;通過寫出“我的詞語”,全面地認識自我,充分地悦納自我;通過製作”我的優勢名片”,懂得要發揮優勢,去展示自己獨特的價值。在板書設計上,除了“習得性無助”和“上升式螺旋”這兩個心理學術語是教師提出,其他內容均為學生作品和學生的話。

二、教學片段實錄

活動一 我的葉子

(課前請學生找一片自己喜歡的葉子,通過欣賞繪本《落葉跳舞》導入,請學生相互描述葉子,同學們積極參與,氣氛輕鬆、活躍。然後請學生六人一組,將葉子放在一起,找出自己的葉子。學生興趣盎然,從組長的桌子上快速地找到了自己的葉子。之後是感悟分享環節,實錄如下:)

師:你是怎樣找到你的葉子的?能説説你的感想嗎?

生1:我的葉子是我們組裏最大的一片。

生2:與別人的葉子相比,我的葉子顏色很特別。它的顏色是紫色的。

生3:我的葉子是中間開叉的,它的形狀和別人的葉子很不一樣。

師:説得真好!一位哲學家也曾經説過,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每一片葉子都是那樣獨特,那樣寶貴。在茫茫葉海中,它以獨特的氣質贏得了你的芳心,只因為它就是它,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片葉子。那麼我們人呢?我們能在教室裏找到兩個性格或者長相一模一樣的人嗎?通過感受手中這片獨特的葉子,聯想到我們自己,你又有什麼感悟?

生4: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生5: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生6:我現在覺得我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我更加喜歡這個獨特的我了。

師:謝謝你們與大家分享你們的感悟!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有着我們自己獨特的價值,不會因為我們的某一優點而比別人更高貴,也不會因為我們的某一處不足或某一次失敗,就失去價值。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愉悦地接納自己——“這就是我,獨一無二的我。”

(學生齊聲朗讀“這就是我,獨一無二的我。”)

【思考與分析】課前請學生欣賞繪本《落葉跳舞》,配以輕音樂,為學生營造了輕鬆、靈動的心理氛圍。描述並找出葉子這一環節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充分感受每一片葉子都是獨特的,教師給每一位學生以平等的點評,強調每一片葉子都很獨特,為他們創造了易於感受、易於激發的情境。感悟分享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從葉子的獨特聯想到人的獨一無二,教師讓學生充分地分享他們自己的感悟,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悦納自我,積極、自覺地進行心理建構。

活動二 我的詞語

(練習一,請學生進行自我觀察,寫出描述自己的詞語,並數一數個數。練習二,請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分別用紅筆和黑筆圈出表示優點和缺點的詞,最後數出優缺點的個數。下面是小組活動環節,實錄如下:)

師:經過了自我觀察和自我分析,接下來就讓我們來進行小組討論吧。在六人小組中,請組長組織大家輪流念出練習一中的詞語。每個成員發言後,小組其他成員補充自己對發言者的認識。小組活動現在開始。

(學生進行熱烈的小組討論,教師在教室裏進行巡視,參與各小組的討論,肯定各同學的發言。)

師:經過剛才的小組討論,我相信大家一定對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客觀的認識。下面我們就來比比看,哪個小組的收穫最大。請組長來彙報你們小組討論的成果。

(教師先後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兩個小組的“小組討論成果彙報表”,請兩位組長進行彙報。)

第二小組組長:我們組的任紅麗同學在小組討論後詞語變多了,從6個變成了14個,他對自己的瞭解更全面了。

師:任紅麗同學,你能説説同學們都給你補充了哪些詞語嗎?

任紅麗:他們説我虛心、無私、樂觀、機智幽默、愛動腦筋、足智多謀、朝氣蓬勃、初生牛犢不怕虎。

師:機智幽默這一特點是誰給你補充的?

(任紅麗指該組一位同學)

師:你能告訴大家,他平時哪些行為體現了他的機智幽默嗎?

小組成員:他平時總是笑嘻嘻的。

師:哦,原來你喜歡笑,還能讓身邊的人都感到快樂!

(第五小組成果展示,略。)

【思考與分析】小組討論是本節課最重要的學生活動之一,教師給予了充裕的時間;組織學生以六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並在課前定出每組組長,每組發一張“小組討論成果彙報表”,以廣泛地展示了小組成員的進步。教師始終及時地發現有困難的同學,並給他們充分的關注和鼓勵,幫助他們更好地悦納自我,重拾自信。

三、教學反思

(一)以學生為中心

在價值觀日趨多元的社會,人的心理空間也日趨複雜,教師無法為學生設定不變的準則,因而要設法使學生從單純接納轉變為自主選擇。本節課我沒有從外在的目標出發來設置活動,而是從主體自身的需要、興趣、動機出發來組織和開展課程,學生作為心理意義的主動構建者,主體自身始終處於活動的中心位置,活動的結果,如小組討論後新認識到的特點、自己製作的優勢名片等,都是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和心理的`成長。本課學生的心理成長是在學生自主選擇的活動中實現的,是學生能動性的活動過程。上課時,我深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心理髮展以及學生的心理在何種程度上得到發展,最終依賴於主體自身的心理建構。這一切都説明“自主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精髓。

(二)以情境為中介

“認識自我,悦納自我”這一心理髮展的目標是無法通過直接傳授知識達到的,而需要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情境。因此我設計了“我的葉子”、“我的詞語”、“我的名片”這三個與自我認識緊密相關的環節。這些情境的設計把他們帶入“可思可感”的境界,直指自身的心理世界,進而自主地建構自己的心理結構,生成自己的價值理念。比如,欣賞繪本《落葉跳舞》、描述自己喜歡的一片葉子,這些真切的情境氛圍為課程的開展提供了易於感受、易於激發的心理空間,使置身於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受到感染和薰陶,並激發其探究的心向。通過這節課的實踐,我認識到,學習總是在實際情境中進行的,不同活動情境對心理的作用及引起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組織首先應該是情境的組織。情境的設計既是課程開展的前奏,也是維繫課程的保障。

(三)以活動為載體

心理學研究和生活實踐表明,人的心理品質是在活動中展示也是在活動中發展的。通過活動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最為真實,也最為自然。課前,我精心設計了自主性活動,但我發現,教師可以進行活動的設計和導向,卻無法主宰活動的進程,更不能剝奪學生交流和選擇的機會,因為這節課中學生分享感悟、展示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優勢名片時的話語和作品才是最讓人感動的。本課中學生心理品質的發展,是通過教師的視頻展示、自我示範、激發感悟等教育引導,使主體自身在活動中自主定向、自主選擇、自我完善、自我建構的過程。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説,人的心理機能的發展是難以通過直接的“教”的方式來進行的。“教”只是提供外圍的情境、提供有助於心理髮展的心理空間、提供有助於學生自主選擇的物質與精神條件。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一種學生自我教育的課程,這種自主性是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來實現的。

(四)探索與提高

這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我在參加積極心理學的培訓後,將自己的所思所感付諸教學實踐的一次嘗試,獲得了鼓勵,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課堂上與學生交流,有時只滿足於表面的回答,追求形式上的熱烈,而對學生內心世界更深層次的關注不夠。以後上課要在細節敍事中更多地展開,追問更深入,關注到學生的內心世界,讓課堂更具內涵。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不是靠一堂課所能達到的。如何讓積極心理學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則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3

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無缺陷或者重大疾病,心裏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也非常關鍵,生活中往往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發生者的心裏出現了問題。一些來自學習、工作、生活上的壓力,還有人際關係的羈絆,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的心裏健康,心裏不健康做起事來真的很容易出錯,甚至犯重大過錯。

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心裏問題,這些問題大多數沒有被解決過都是自己解決或者發泄掉了,但是對於現階段的頂崗實習老師和學生,他們的心裏健康問題真的很嚴重,也沒有解決的途徑,xx是一個完善的大學,有能正常進行的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心,學生可以通過預約接受心裏輔導,即使現在定崗實習的老師們,xx也會關心我們的心裏健康問題會不定時的發一些問卷調查的,即使反饋實習生的心裏問題,但是在我實習期間,我發現很多學生做的錯事,一大部分是因為學生心裏出現的問題導致的,而老師批評和教導的過程中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只是單純的認為是學生這個年齡段犯錯誤比較多而已,或者説是不懂事。這個實習學校的五樓是有一個心裏諮詢室的,但是來這裏已經一個月多了,並沒有看到他打開過,相信那只是個擺設,如果學校都不重視學生心裏健康問題,不去解決,哪怕才是國中生。難道等着把他們送到社會上去再去關注解決心裏健康問題嗎?那個時候人犯的錯誤就很多了。我希望能在孩子十多歲已經懂事的年齡關注並且告訴他們人心裏健康這個問題的存在,並且出現問題去解決掉。

即使在頂崗實習的我們,既是老師也是學生,也會有一些心裏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對以後做事也是不好的,實習已經過半,大多數學生基本已經適應實習生活的,接近兩個月的時間相信也不是順風順水的吧,實習生,本來沒有什麼‘能力’和經驗,人事處理也不太好,每個人的性格差異也有很多。心裏出現很多問題,或者是感覺到煩惱,心煩,心累。説實話我最近就有一些心累的感覺,實習的第一個月,我感覺我是屬於這個地方的,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我覺得我不屬於這裏了,人事關係太複雜,很多道理他們哪裏行的同,可是我就不理解。可能我比較偏執。不知道其他的實習老師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呢。不光是在實習期間,我希望我的學生身體好,學習成績好,也希望他們的心裏健康沒有問題。即使我不在,他們以後的人生也是。

還有大概兩個月的實習生活,我會繼續努力,把自己最好的狀態調整出來,認真負責的教我的學生們,以飽滿的熱情去工作的,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接下來的時光不要辜負自己的期望。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4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作為一名從未接觸過心理教學教師,一直在不斷的思考。對於本次目標和人生這一課的教學,我的思路和做法是:

l、課堂導入最重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我給學生創造了很多的發揮空間。我安排在頭上貼五官的遊戲。

2.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本次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比如:原來我的活動設計中與目標對話,要求學生站起來,閉上眼睛想像5年後的那個自己就站在自己一米遠的前面,你想對他説些什麼(停頓10秒)?請你上前走進他,現在請你站在5年後的自己的位置,好上前去,走進他(停頓5秒)。好,現在你就是5年後的自己了,轉個身來,面對現在的自己,未來的.你想對現在的你説些什麼?(停頓10秒)好,現在我們要從未來回到現實了,請你走回現在的自己的位置,好,轉過身來,看看未來的自己,你心裏有什麼感受?(停頓5秒)本來不是這麼設計的,後來我把它重新設計,從而活躍氣氛的目的達到了。

3、適當的自我開放

如果我能在適當和必要的時候,作真誠的自我剖析、自我開放,學生也會減輕自我防衞心理,真實地表達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時學生甚至會主動問:“老師,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呀!”我就把自己的目標分享給學生,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終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自我開放應該有一定的原則和限度,否則,將會導致角色混亂,得不償失。

以上是我在第一次心理健康課教學中努力的一些做法、感想。當然,我的心理健康課存在許多的問題。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發現和解決,我會再繼續努力!也希望老師和前輩們多多給我幫助。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5

來自湛江的洪小靈老師教了《做個受歡迎的人》,我覺得選材非常好,利用芳芳和丹丹兩個小朋友在旅遊的表現,教育小朋友出門旅遊注意要:守時、安全、謙讓,之後,遷移到生活中,學生受到了很好的禮貌、禮儀的教育。

我覺得,老師講授這篇課文受到課很好的教育效果,學生真真正正的受用。

1、廣東作為改革開放較早的城市,經濟相對發達,屬旅遊大省。假期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去全國各地旅遊。尤其廣州和西藏通了火車,少數民族聚居的雲南和四川也是跟廣東相鄰。很多學生去過的地方,接觸過的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老師未必接觸到。可是通訊發達,眾多學生上網查閲的資料也很豐富,學生提出的很多問題,可以讓學生來解決。

2、估計學生會提出“衣衫不整”算不算沒禮貌?——的確是的。“衣衫不整”並不是説衣服高檔與否,而是有沒有乾淨整齊。例如,釦子沒扣好,褲腿卷着沒放整齊,頭髮沒梳好,穿拖鞋出門,鬍子拉渣,穿背心……都算“衣衫不整”。一般説來,見客人或者去作客,都要打扮工整,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尊重人與否還包括行為:坐如鐘、行如風、站如鬆……如果行為不端,對方會覺得不被尊重的。

3、也有孩子會疑問:平時跟大人去酒店飲茶、吃飯時候,我們這些孤獨的獨生子女有伴玩耍了,在酒店開心追逐算不算不講禮貌?——是很沒禮貌的表現,一是安全問題,服務員端的是熱湯熱菜,萬一被撞翻,就很危險了。還有大人們在商量一些事情,被小孩子在旁邊吵鬧,也是很掃興的。所以,在酒店適宜安靜地坐着,除非酒店有可以活動的場所。

4、上學經常遲到是不是沒禮貌?——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上課,經常遲到,是會影響大家的注意力,不單純是耽誤你個人功課的問題。所以,影響別人也是不禮貌的表現。同樣,人家午休、太晚打電話也是不禮貌的'表現;上下樓梯太響等行為都是不禮貌的,種種不考慮別人的行為,都不受人歡迎。

5 現在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在家裏是小皇帝,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書叔叔阿姨寵着愛着,時時被關心處處被照顧,家裏有好吃的就讓着孩子,有困難孩子不用分擔。在家裏是“中心人物”“寶貝”,凡事只會從自己的角度考慮,把人本性的“自私自利”“任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可是,孩子最終是社會人,在社會中就不是家人寵愛的“寶貝”。必須是一個合格的社會“責任”人:有禮貌、守時、信守諾言、尊老愛幼、講究文明、有修養等等,才可以成為受歡迎的人。《做個受歡迎的人》正好給孩子一支清醒劑。學生也很願意學習的,誰都想做個受歡迎的人。教了這課後,很多學生都知道如何做個文明的學生了。

如何教育孩子做個受歡迎的人?很大程度靠品德老師對他們理智的教育。讓孩子“識理”、“明理”,才“達禮”。《做個受歡迎的人》的設計意圖就是讓學生“識理”、“明理”而達到“達禮”的效果。

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評價丹丹和曉東旅遊途中的言行,判斷他們的是否;再根據他們自己的生活實際,用填表的方式反饋“在公共場合應該講究那些禮節、禮儀”。使學生懂得做個受人歡迎是由點點滴滴的有禮貌的言行換來的。其中的情景教學,讓學生表演“給客人敬茶斟酒”的細節:茶半杯不可滿,手端着杯子的下半部分敬茶;待客人喝酒則要斟滿杯,表示熱情。學生興趣盎然地表演“茶半酒滿”後表示,他們不知道招呼客人吃喝也有規矩的,知道後會大方熱情地招呼客人了。讓學生知道禮儀、禮節,學生就會做的,文明的程度就高。被人稱為“野”小孩子的,其實是他們沒有文明的意識,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不文明。所有的孩子都想做好卻不知道怎麼做。用具體的教學細節指導學生。力求做到讓學生主動參與,不斷探究,從中感受、體驗、領悟生活的意義,體會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密切關係,豐富自己的社會生活知識。培植強化道德情感,增進個體的社會學習能力。

教學精彩是學生討論酒店追逐算不算不禮貌時很激烈。遺憾的是學生沒見識過外賓,不知道外賓的任何禮節。陽春的永寧鎮少數民族——苗族,很多學生經過老師提醒。調查後才知道苗族的生活習慣和漢族的不同之處,例如結婚,新娘即使夏天也要穿三件衣服,冬天則穿五件,稱枕頭為“過命錘”,馬桶為“盛血痛”等。

學生的視野不是很寬闊,只能從身邊的小事情講起。讓學生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學起做起。教學的遺憾是學生對一些生活的細節沒留意,議論起來比較困難,他們自己不會判斷是非,起來是從零開始學習,難度較大。應該提早很多時間預習學習,佈置學生提早做一些有禮貌的行為,學起來或許會容易得多。備課要很一個學期系統備課,提早很多時間做準備,或許效果會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