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來源:時代範 2.89W

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中華古代文明最主要有兩大支柱,一是中原地區漢族的農耕文明,二是北方大草原的遊牧文明。那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1

中國五千年曆史,可以説是北方遊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不斷衝突和融合的歷史。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流,大致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和平時期的經濟文化交流,另一種就是戰爭。

在和平時期,經濟文化的交流主要表現為農耕世界的農產品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不斷輸往遊牧世界,不僅使整個遊牧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得以提高,而且使遊牧世界的文明全方位發展。與此同時,遊牧世界的牲畜、皮革、毛類、乳肉製品以及戰馬、樂舞等也輸入農耕世界,極大地豐富了農耕民族的物質、文化生活,促進南方農業文明的發展。

兩種文明的另一種並流方式,就是戰爭。戰爭也分為兩種,一種是遊牧民族力量較強的時候,對於南方世界發動的侵略戰爭,一種是農耕文明力量較強的時候對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征服戰爭。戰爭和征服的不斷相互滲透,兩個世界在血與火中不斷融合着。

從夏商周時期開始,中原漢族的農耕民族就與北方遊牧民族發生了持續的衝突,兵戈不息,世代沿襲,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春秋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繼續肆無忌憚地衝擊着南方的農耕文明。初期,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出兵征服北方夷、戎等遊牧民族,完成春秋首霸大業。

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戰國時期,隨着整個東亞氣候的變冷,遊牧民族的南侵越來越頻繁,北方的`燕、趙、秦三國都修建了長城,用以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開啟了用長城防備遊牧民族的先河。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把燕、趙、秦三國修建的長城連接起來,形成了今天看到的萬里長城的基礎,這裏採取的是被動防禦措施,輔以強大的經濟、文化滲透。

漢初由於國力不足,對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毫無辦法,只得採取屈辱的和親政策以換取和平。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即位之後,開始了對匈奴的反擊,漢武帝集舉國之力,擊敗匈奴,暫時取得了漢族對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優勢。匈奴人害怕了,跑到歐洲去了。

匈奴逃走以後,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又前仆後繼地繼承了匈奴的地盤,繼續侵佔和騷擾中原王朝。中國又開始了漫長而混亂的亂世,時間長達三個半世紀。

在五胡亂華期間,北方遊牧民族建立了大大小小的許多王朝,隨着北方漢族人在亂世中被迫向南遷移,北方各少數民族基本佔據了整個北方地區。

一、兩個世界的出現

(一)背景:(農業革命)

在遠古時代,人類主要通過採集和狩獵滿足自身生活需求。大概在距今1萬年前,隨着生產力發展農業革命爆發,產生了農業和畜牧業,開始人類由食物的採獵者轉化為食物的生產者,這時的食物生產方式有兩種:第一種為由原來的採集轉為種植進而演變為農耕;第二種為由原來的狩獵轉為馴養進而演變為遊牧。至於亞歐大陸各族是農是牧主要由其所在的客觀物質條件所決定。

(二)出現:

從日本到朝鮮半島、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東南亞、南亞、西亞、小亞細亞、東歐、中歐、西歐、不列顛島大致形成了一個農耕世界。

從西伯利亞到蒙古草原、中亞、裏海、鹹海、高加索地區、黑海、喀爾巴阡山大致形成了一個遊牧世界

二、兩個世界國家與民族的對應:

(一)東亞漢代中國 對應 北方匈奴 東北烏桓、鮮卑(他們都是由東胡分化而來) 西北羌、月氏、烏孫等

(二)南亞貴霜、印度 對應 康居、大宛、大月氏

(三)西亞帕提亞(安息) 對應 馬薩格泰、阿蘭

(四)歐洲羅馬帝國 對應 斯基泰、薩爾馬特

三、兩個世界的交往方式

(一)交往:

1、和平交往::和平交往是兩個世界交往方式的主流,南方的農產品、手工藝品、政治制度等傳入北方遊牧世界,北方的皮毛、舞樂、牲畜等傳入南方農耕世界。

2、暴力衝突:暴力衝突也時有發生,先進的農耕文明往往將周圍的遊牧民族稱之為“蠻”、“野蠻人”等,一旦強大,或武力征服其土地或設置藩屬進行長期統治。

遊牧民族也時常入侵南方農耕世界,掠取財務、人口甚至建立政權,例如,西亞的帕提亞帝國,是北方馬薩格泰人的一支帕奈人和伊朗地區土著居民結合逐漸建立起來的;南亞、中亞地區的貴霜帝國是北方的月氏人入侵大夏故地和印度而建立起來的;在中國也有五胡十六國時期。

(二)評價:

這和平和暴力的交往推動了兩個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其結果是兩個世界閉塞局面的打破和人類人民地區的擴大。

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2

一、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地理分野

在廣袤的亞歐大陸偏南一邊,是適合農耕民族生活生產的地理帶。從中國的長江與黃河流域,經印度的印度河和恆河流域、西亞、中亞的伊朗、阿富汗和安納托利亞、地中海南北兩岸和烏克蘭,再到伊利比亞半島及西歐邊緣的大不列顛島,這是一個長達20000公里的巨大弧形的地理帶。

在這個地理帶上,排列着古埃及和米諾斯—邁錫尼文明、蘇美爾文明、印度河文明及華夏文明,他們都是從事農業生產,有着穩定起居生活的農耕文明生存和發展的地帶。農耕文明地帶主要集中在北緯20度到40度之間,這裏也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源地域。

遊牧民族的居住帳篷

在上述農業地帶以北,東起西伯利亞,經過中國東北、蒙古、中亞、鹹海、裏海之北、高加索,南俄羅斯直到歐洲中部,因雨水較少而形成的半乾旱草原地帶,種植業很難發展,只能以馴化動物,發展畜牧業為主,產生了一個與農業帶並行的遊牧帶。

在這個遊牧地帶與農業接壤的地區,許多高原和沙漠常常穿插於農業帶與遊牧帶之間,例如,在裏海之北的伏爾加河流域與頓河流域為重要產糧農業地區,而位於農業帶的阿拉伯半島和西奈則是浩瀚的沙漠。在兩個文明地帶之間並不存在一個界限分明,不可逾越的地帶。

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第2張
  

二、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特點

(一)農耕文明特點。

在時間上,農耕文明稍早於遊牧文明,其文明的特點也不同於遊牧文明。主要有以下特點:

1、農耕文明穩定的生產生活方式。

農耕民族從事種植經濟,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 因此其生產和生活方式相對穩定,世世代代也離不開土地。農作物的生長受季節變化的制約,農業耕作雖然勞動繁重但有規律。《史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形象概括了農耕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

2、農耕文明閉關自守,順應天命。

農業屬於自然經濟,以家為本同時兼營手工業和小商品,帶有很大自給自足的`性質。農耕民族世代守望田園,辛勤勞作,順應農時,安於天命。沉重的農耕生產耗費巨大體力,加上天災人禍,錘鍊出農耕民族保守又堅韌性格。

3、農耕文明具有地域多樣、民族多元、歷史傳承和鄉土民間特點。

以中國為例,中國的農業東西向廣泛分佈於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南北向廣泛分佈於華北平原與南方的丘陵山坳,凡有土有水的地方就有農耕;幾十個民族共同生產生活在華夏大地,通過辛勤種植種養為生;因為農耕生活的相對穩定,“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農耕文化世代相傳;各地的地域相對封閉導致交通不暢,使得各地形成和保存了自己獨特的農耕文明特點。

4、農耕文明温和敦厚,樂天知命,安土重遷,不尚掠奪。

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耕文明孕育了內斂式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與鄉村管理制度等,必然導致農耕民族相對於遊牧民族性格上温和敦厚與樂天知命,在對待土地與家鄉的態度上安土重遷,在對待財富與領土的價值上不尚掠奪。

5、農耕民族具有遠比遊牧民族更先進的文化。

農耕文明以農業為主,政治體制一般實行君主制或君主專制,社會結構呈現為金字塔形。伴隨着農耕文明而發展起來農業科技、農業思想、農業制度與法令、農事節日習俗、飲食文化等是人類文明的瑰寶與璀璨明珠;農耕民族創造出的青銅器、鐵器與天文曆法,是工業文明的搖籃。

6、華夏農耕文明的格局主要為南稻北慄。

北方的原始農耕以旱地農業為特色,這與黃河流域的自然條件有密切關係。春秋冬三季乾旱寒冷,夏季高温多雨。該區域普遍存在的黃土,持水保肥能力低,但有較好的毛細作用。所以選擇對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幼苗期能抗旱的慄。南方的原始農耕以稻作農業為特色。長江中下游地區雨多濕潤,所以選擇了喜水作物水稻作為主要農作物。

(二)遊牧文明的特點

遊牧民族以草場豐瘦為轉移,追逐水草而穴居,具有很大的流動性。正如《史記·匈奴傳》所説:匈奴“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毋文書,以言語為約束。

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以食。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其俗,寬則隨畜, 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遊牧民族對農業世界的多次入侵,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1、政治上的軍政合一與兵民合一。遊牧民族為馬背上的民族,實行全民皆兵,全民皆戰,平戰結合,區別於農耕民族軍民相分,各守職分的特點,其戰爭動員能力是農耕民族無法企及的。

2、軍事技術上戰馬優良,戰法多樣。馬鐙的發明讓他們能夠直立起來作戰,騎兵與戰車讓他們對農耕民族的戰爭長驅直入,又迅速回撤。

3、經濟模式上游牧經濟與掠奪經濟合二為一。平時放牧,逐水草而居,戰時跨馬南下掠奪農耕民族財富,擄掠人口和牲畜。軍事行動大規模、高強度、高機動、高反覆與高速度。

4、精神上尚武好戰,民風勇悍。遊牧民族一般都具有濃厚尚武好戰精神,身體素質非常強悍,在惡劣環境下生存能力很強,不怕流血犧牲,吃苦耐勞精神更強。

5、文化上相對落後,生產力低下。遊牧民族長期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以部落族羣形式存在,文化的積累主要依靠口耳相傳,無法形成發達的社會文化和制度組織,科技發展水平遠比農耕文明落後。

三、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衝突與融合

翻開歐亞近代以前早期的世界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不斷衝突與融合的歷史。在歐洲,他始於來自中亞與中國北方蒙古高原遊牧民族的西進,終於奧斯曼土耳其對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滅亡;

在亞洲中國,他始於公元前2世紀前秦漢時期北方草原匈奴人不斷南下中原與華夏民族長達800多年的纏鬥,終於1911年滿清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結束。在這廣闊的亞歐大陸上,上演了一幕幕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衝突與融合的活幕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