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忽視孩子的提問

來源:時代範 8.35K

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有一種自然的力量,促使他們不斷向未知領域進行探索。從身邊的花花草草,到遙遠的太陽和月亮,都會激發他們的疑問和想象。

千萬別忽視孩子的提問

孩子的問題經常被家長忽視

兩個做客的小朋友搶着看一個節目,而小主人卻想看另外的節目,搶不過來就去找爸爸:他們兩個不讓我看電視。爸爸説:他們是兩個,少數要服從多數。孩子委屈地問:為什麼?難道兩個人自私就比一個人自私好嗎?爸爸忙工作,不再理會孩子。

彤彤看到一輛冒着煙的摩托車,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媽媽,那輛摩托車是鍋做的嗎?它和鍋一樣冒煙呢。她又捧着一捧草問爸爸:爸爸,什麼是草?父親説:草,就是草嘛。

默默有問不完的問題:草為什麼是綠色的,它怎麼不長成花的顏色?他會問:為什麼我是從媽媽的肚子裏出來的?早上起牀,他會問:月亮姐姐為什麼不見了呢?太陽為什麼那麼熱?太陽要是掉下來了怎麼辦?父母一開始還會耐心回答,後來就讓他自己去想了。

昊昊拿着一本書跑到爸爸身邊問:爸爸,這個狐狸老跟在雞後面幹啥?問你媽去。……過了一會,昊昊又拿着書跑過來問:母雞為什麼沒發現狐狸?爸爸:一邊去,沒看我在忙嗎?

孩子的問題中藴含着智慧和探索

孩子們看似司空見慣或者毫無意義的問題,卻容不得家長小看。這些問題對孩子的成長有着重要的意義,有些甚至切中人類發展中最本初的、重大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即是智慧

雅斯貝爾斯説:我們常能從孩子的言談中,聽到觸及哲學奧祕的話來。老子也認為,最具智慧的聖人恰恰就是復歸於嬰孩。也有人認為孩子的問題甚至比那些哲學博士更深刻。如上文提到的,兩個做客的小朋友與小主人搶看節目,孩子反問爸爸:難道兩個人自私就比一個人自私好嗎?再如,捧着一捧草的彤彤問:爸爸,什麼是草?孩子的這些發問是否更具哲學的意味?是否比大多數家長的認識還要深刻呢?可以説,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本身就是智慧。這些智慧需要我們家長向孩子們不斷地學習,甚至不斷地反問我們自己。

孩子的問題顯現着積極的思維

孩子有問題恰恰説明了孩子的思維在積極地運轉,他所提出的問題往往是他的發現,以及他是怎樣用他的思維加工他的發現的。如上文中彤彤看到一輛冒着煙的摩托車,她就問:摩托車是不是鍋做的?在她的經驗中鍋會冒煙,看到摩托車冒煙,她就將自己的經驗聯繫起來。

摩托車是鍋做的嗎?從孩子的問題裏可以發現她敏鋭的觀察、活躍的思維。孩子的問題説明了他正在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自己生活中的發現建立起聯繫。杜威説教育即經驗的不斷重組,而這個孩子不正是在完成自己生活經驗的不斷重組嗎?同時,通過孩子的問題,家長還可以發現,孩子的思維水平正處在複合思維的階段。他通過聯想將各個具體成分和複合物連接起來的特徵擴散了,形成了直觀到具體的形象或者物品連接的復合體,它們所連接的聯繫的廣泛多樣是驚人的。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時期孩子的問題特別多,同時又充滿了發散性、創造性。

孩子的問題顯示着孩子向未知領域的努力

幼兒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還未成熟,其操控外界的能力相對較弱。對於他來説,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神奇的,而孩子天生有一種力量,他是天生的學習者。孩子試圖控制他周圍的環境,他以無窮盡的問題,向未知領域做出不斷的努力,以求得安全的慾念。

這樣一種向未知領域的努力,轉換到現實生活中即孩子可以從身邊的花花草草、貓狗蟲魚開始,一直問到遙遠的太空。正如上文默默的那些問題,正是他向未知領域的努力。他不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就問:為什麼我是從媽媽的肚子裏出來的?早上起牀,他看不到月亮就問:月亮姐姐為什麼不見了呢?這些都表明他不斷向未知領域進行探索。而孩子們向未知領域的努力也正是人類能夠不斷獲取知識,不斷向新的知識領域前進的重要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