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溝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來源:時代範 3.08W

描述具體的行為事實,家長要表達此刻內心真實的感受、識別自己和孩子的情緒等等。

與孩子溝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1

首先,描述具體的行為事實,家長要表達此刻內心真實的感受

每次要針對孩子具體存在的問題用語言表達出來,不要用概述性的描述去講給孩子聽,很多時候孩子無法聽懂,無法理解,從而產生逃避的消極對待的表現。

同樣,當家長有情緒的時候,要用語言如實的告訴孩子,要讓孩子知道此刻“我是焦躁的或者我是失望的”,相互溝通,相互理解,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家長也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次,識別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一旦我們對自己的情緒沒有覺察時,我們就會陷入情緒,迷失自我;而一旦沒有覺察孩子的情緒時,很可能就會使孩子情緒有所失控。

所以,家長就要鍛鍊自己覺察情緒的能力,正念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什麼是正念?那就是不加評判的覺察。當覺察情緒的能力不斷增強後,家長就不容易陷入情緒,被情緒所控制,也就能很好的教育孩子了。

與孩子溝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最後,家長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就比如當家長憤怒的時候,仔細想一想:憤怒對自己教育孩子是否有用?如果有用我們就可以去憤怒,如果沒用或者會起反作用,那麼家長這時千萬不要憤怒。然後在情緒發生的時候,嘗試用理智去處理情緒,雖然很難,但是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與孩子溝通的技巧有什麼

溝通的時機:一定要選擇孩子有溝通的慾望時,如孩子在取得成功,高興的時候,家長要學會與他們分享;在孩子遇到挫折,受到傷害時,要主動愛撫、關心;當孩子做錯事時,家長要告訴自己,人的成長需要經歷,甚至需要創傷等。

溝通的內容:這時就要以孩子溝通的內容為中心,家長要把自己的`觀點、理念隱藏其後。儘量使孩子在學習之餘處於休閒的狀態,使他們的身心儘可能地放鬆,切忌反覆講訴功課等學習方面之事。不要專注於判斷是非對錯,或與孩子互相怪罪。

溝通時要學會傾聽:有效的溝通應該是信息的相互交流,家長的“暢所欲言”,實際上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讓他們閉嘴,發展下去就會演變成常見的錯誤—説教。

所以,孩子跟家長説話時,家長儘可能放下手中的事,全神貫注聽孩子講訴。孩子就能感受到被尊重和鼓勵,會很願意説出自己的內心感受。這非常有利於家長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與孩子溝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2

如何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1、家長要鼓勵

家長在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從多個角度來看待這個事情,而不要一味地注重其中的負面影響。從多角度看待事情,孩子能夠非常清晰地明白這件事物對自己造成的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不會一味地被極因素所影響,從而讓自己能夠充分地保持冷靜,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能夠讓孩子剋制自己過於激動情緒的因素,其中最具效果就是積極的心態。所以家長在平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平時多對孩子進行鼓勵、表揚和支持。

2、情景模擬不同的情緒表達

一些孩子在面對陌生狀況時變得緊張慌亂,稍有不順心便會情緒失控;另一些孩子不清楚哪些情緒會帶來正面效果(或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只能效仿大人的做法。

這時,家長不妨通過情景模擬的形式,讓孩子體驗不同的情緒。在同一個情景下,家長分別做出情緒失控、情緒控制得當的舉動,引導孩子向正面示範學習。此外,家長還可以與孩子角色互換,讓孩子體會自己過去發脾氣的模樣,以便更好理解情緒的表達。當然了,不只有情景模擬,家長在日常也要做好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

與孩子溝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2張
  

3、和諧的家庭氛圍

為孩子創設一個安詳、和諧的家庭氣氛。成人在家中交談和顏悦色、輕聲細語,互相尊重、和睦相處。情緒極易受環境影響,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孩子較穩定情緒的形成。

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原因:

1、受家長影響

家長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為習慣來自於對家長的模仿,如果家長在家急躁、暴力,過於衝動,不能調節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會出現急脾氣、動手等情況,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現。

2、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憤怒的時候,父母的打壓和斥責,也許能起到震懾作用。但是長此以往,你會發現孩子的憤怒會出現越來越頻繁,甚至會處於一個無法控制的狀態。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學會如何正確的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只會憤怒。

3、外界環境影響

與孩子的性格有關。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暴躁,容易失控。低齡兒童由於受溺愛,當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就很可能出現情緒失控。還有的因為缺乏安全感,受到一些刺激,情緒容易爆發出來。

與孩子溝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3

孩子鬧情緒如何溝通

1、與孩子共情

共情的方法是表達孩子的願望,肯定孩子的願望,但這並不意味着要滿足孩子的願望。理解孩子的願望,理解孩子不能滿足時的沮喪心情,給孩子以情緒上的支持,平復了孩子的強烈情緒,恰恰就不需要再去滿足孩子不合理的願望了。

共情的過程其實就是辨認孩子的感覺,然後準確地用語言表達出來。而且共情還可以幫助拆分孩子的情緒和不好的行為,行為有對錯,但是行為背後的情感並沒有對錯。

2、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

當孩子鬧情緒並對家長髮脾氣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思考,而忘記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為孩子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鬧情緒?

孩子畢竟年齡還小,他對情緒的控制能力並不能和大人相比較,有時候孩子只是想發泄一下情緒,所以父母們要懂得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給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責罵。

與孩子溝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3張
  

3、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家長可能經常會遇到孩子與自己“頂嘴”、“不聽話”的情況。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頂嘴”可能只是想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已。

家長不是“正確”的代言人,應該給予孩子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當家長與孩子意見不同時,可以試圖去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持有其他意見,而不是對孩子產生負面的情緒,孩子也就不會因此而發脾氣,有不好的情緒出現。

4、冷靜對待,温和應對

面對孩子鬧情緒,父母要先平靜下來,只有冷靜下來才能更好地思考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父母情緒平靜下來後,要幫助和引導孩子也冷靜下來。這個時候父母要明白,孩子鬧情緒是因為缺乏識別和處理自己情緒、情感的能力。

這個時候,父母可以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方式應對,比如抱起尖叫、哭鬧的孩子,允許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説出他生氣的可能原因,並且幫他命名情緒,以便他能開始理解這些情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