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人”更易出心理問題

來源:時代範 2.3W

“小大人”更易出心理問題,在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都非常的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但是很少有父母會去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關於孩子心理,家長有許多不得不關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下“小大人”更易出心理問題。

“小大人”更易出心理問題1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家長這樣誇孩子:“真懂事,像個小大人似的。”的確,小大人式的孩子容易討家長的喜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孩子容易在成長中出現心理問題。

這是因為“小大人”一般都經過家長的嚴格管教,在他們心裏從小就種下了“應該”懂事、“應該”像個大人的種子,於是在成長中過度去滿足家長的心理需要,表現出懂事、聽話、力求不犯錯誤的特點。但是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像大人,“小大人”是被要求成為大人,他們喪失了很多孩子犯錯誤的機會,喪失了像正常孩子一樣玩耍的歡樂,也喪失了發展自我的能力。

“小大人”更易出心理問題
  

“小大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青春反抗期延遲到來。我們知道,的孩子有一個階段會反抗父母的管教,這也是他們發展自己獨立性、脱離父母羽翼、成為真正的大人的必經之路。而“小大人”因為過分聽話、過分懂事,所以經常把對家長的不滿壓在心裏,有時甚至意識不到這種不滿情緒,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往往會欣喜於孩子的懂事,卻不知道這樣的孩子其實是在壓抑自己正常的心理髮育,從而難以真正長大。

很多“小大人”長大後才發現自己一直在滿足父母的心理需要,於是對於殘缺的'童年有一種懷念和嚮往,其中有的人長大後表現出幼稚、喜歡當孩子的特點。

怎樣避免“小大人”出現心理問題呢?

首先,給孩子玩耍的權利,與其要求他做多少道習題,不如讓他在健康的遊戲中成長。第二,允許孩子犯錯誤,孩子能從犯錯誤中獲得一種自我教育。如果一犯錯誤就遭到懲罰,孩子容易形成膽小慎微的性格,不利於創造性的培養。第三,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要用民主的教育方式,鼓勵孩子多向父母表達,父母也要多和孩子交流,如遇到矛盾,要意識到這種矛盾是正常的,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小大人”更易出心理問題2

現在孩子的心理問題

1、孩子總愛撒嬌

總愛撒嬌這是一種安全效應,對於一個人來講安全感是衡量一個人幸福程度的最大因素,而在兒童時期安全養成非常重要,一個人在兒童時期沒有獲得良好的安全感,在往後的一生都會存在不安全的心理陰影。

而孩子的原始安全感是父母給予的,這種安全感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喜歡對父母撒嬌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孩子撒嬌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安全感,這個時候父母要仔細聽從孩子的需求,並且給予孩子足夠安全感,可以給孩子繼續挑戰的勇氣。

“小大人”更易出心理問題 第2張
  

2、喜歡和父母生悶氣

有些孩子被父母批評之後,會表現的特別安靜,經常一個人坐在角落裏發呆,父母跟他説話,他也不理。正常人受到責罵批評時,要麼是反駁,要麼是哭鬧,如果孩子經常喜歡生悶氣,家長就要多關心一下他的心理問題了,不然很可能會讓孩子出現自閉的性格,嚴重時可能會影響以後正常的生活。

建議家長多和孩子溝通,及時疏導這種負面情緒,這樣才能讓他變得更加陽光。

3、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缺乏正確的認識,與他人交流溝通過程中,不自信,畏畏縮縮,説話支支吾吾。遇到問題時沒有自己的主見,在碰到事情時總認為是因為自己的過錯導致,從而一味地自責。

孩子的`心理問題怎麼解決

1、消除孩子心理顧慮

孩子慢慢地長大,也會滋生出一些敏感多疑的細胞成長,變得疑心越來越重,會擔心家長不信任,老師不信任,同學不信任等等。所以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自信,多和自己以及身邊人溝通,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慮、顧慮。

2、消除家庭模式的不良循環

在孩子的人格形成過程中,父母要消除家庭模式的不良循環,從根本上出發,深入思考孩子的行為問題,並且反思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否以曾經被對待的方式的在教育孩子,或者説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己的一些情緒、行為給孩子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導師,父母在不斷完善自我的同時應該多關心孩子、多和孩子深入交流,及時發現孩子的需求和真實感受,讓孩子跟父母之間的距離更近。

3、家長要引導孩子

家長利用反面教材讓孩子分清是非,對生活中的反面事物,家長要給予引導,使其提高分析和判斷能力,有利於其心理預防,需要及時給予教育,幫助分清是非,不要因為是心理問題就不聞不問,裝作看不見。

孩子為什麼會有心理問題

1、受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成長形成健康身心的最原始化基因,從孩子出生至學生時期,家長無時不在孩子的心靈上烙下黑白的烙印,因此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的時候,往往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

當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讓孩子產生緊張情緒;或者家長過分寵溺孩子,以孩子為中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還有可能是家長長期在外地打工,基本上跟孩子沒有親近和接觸的機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2、忽視了孩子的心理特點

孩子是發展中的人。孩子們的心理有發展的過程、規律和特點。在發展的各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存在差異,有不同的問題需要解決,有不同的需要應該滿足。孩子們的心理更與成人不同。

如果家長忽視了孩子的特點,把對成人的要求強加給孩子們,或用對其他年齡階段的要求來對待孩子,沒有為孩子提供解決這個年齡階段的主要問題的條件,就會使孩子們產生心理上的問題,產生不信任感、內疚性、自卑感等等,並影響以後的發展。

3、家長的過度關愛

家長過度關愛孩子,也就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問題。很多大人都覺得自家孩子年齡比較小,需要各方面得到保護,生怕讓孩子遇到什麼危險,但是這種過度的保護只會讓這些小孩沒有了更多的成長機會,而且一些人生經驗也離孩子們遠去,這也就使得小孩很難逐漸走向成熟。

當孩子們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之後,也就會出現更多的負面情緒。這是大人完全保護不了的,所以大人應該適當放手,讓自家孩子以正常的方式去成長。即便孩子們會經歷一些磨難,也不要輕易去幹擾,因為這能讓孩子們的內心逐漸變得強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