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保護孩子 做孩子的貼心管家

來源:時代範 1.54W

醫院裏出現“兒科醫生荒”早就不是新聞了,而無論有沒有兒科醫生,孩子生病找醫生都是無法避免的事情。當沒有足夠的醫生來為孩子看病時,家長應該怎麼做?

學會保護孩子 做孩子的貼心管家

對於兒童來説,預防發病遠比病後治療更為重要,因為兒童的生理病理特點,一旦發病,病程變化就會很快,各種不可控因素增加,雖然有些疾病是來得快好得也快,但也有些疾病是發病快、惡化得也快!這對預後極為不利。傳統中醫講“治未病”,在這裏就尤為重要。

保護孩子的方法:

1、觀察自家小孩早上起牀後的面色、體態表現

早晨,人的面色、體態甚至脈搏都是一天中身體表現最佳的時候。此時觀察,一方面避免了白天各類活動對身體的影響,反應出身體的最真實狀態;另一方面在經過一夜的休整之後,身體狀態的恢復程度反映了身體自我恢復能力的好壞。家長通過每天的觀察,久而久之,就能察覺到孩子身體方面的細微變化,即使出現嚴重疾病,也能為醫生提供最真實可靠的信息,從而有利疾病的診治。

2、孩子放學回家時,多説一些積極的話

家長的問題對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鼓勵的還是責備的,或者你乾脆忽略了與孩子的交流,這些對孩子的心理都會造成持久的影響。心理狀態對身體的健康有着極大的影響,而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助消除或彌補孩子在其他社會關係上的缺憾與缺失。比如,自閉症兒童的生活史中必定與親子關係的缺失有關。再比如孩子可能會因為一段時間內父母的忽略而裝病以獲得關注、肯定等,此時並不是真的生病,而是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在身體上的表現。如果家長沒有對這種心理需求做出正確的應對,日積月累,則可能會使身體進展到器質性病變,此時家長再來後悔就已經晚了。

3、記住孩子每天吃了什麼

人類所有的疾病都與飲食有關,即使是遺傳疾病,它的發作、加重或者減輕都與飲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關注孩子的食譜,就是考察家長對孩子的飲食狀況的管理程度,有沒有放縱或限制他/她的不良飲食行為,並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考察的是家長對孩子的管控能力。在孩子還沒有自制力之前,家長的監督和管制至關重要,它有助鼓勵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家長能從身體變化、心理變化、生活方式管理這三個方面對孩子給予持續的關注,那麼其他方面的觀察就不會輕易被忽略掉,而且只要對觀察到的結果及時給予相應地處理,就可以預防很多兒科疾病,比如季節性胃腸道疾病、自閉症等。即使孩子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病症,也能很快回轉。這些處理不需要太多的醫學知識,在出現微小變化時,人類護崽的本能會告訴你怎麼做。一旦需要醫學知識了,就説明孩子的病症已經發展到了一定階段,而你的那點醫學知識,則很可能會干擾醫生的判斷而延誤病情。家長需要掌握的是醫學常識,而不是有病了該吃什麼藥之類的治療手段。

做一個細心的家長,多觀察孩子,才能使你成為孩子健康最好最貼心的守護者。

孩子其實本身是不懂事的,他們自我保護的能力還是比較差的,因此你想要孩子擁有健康的成長條件的話,我們應該及時的瞭解更多的信息,這樣是呵護孩子的最有效的方法,好機會就在你的眼前,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好機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改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