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邁開自己的那雙小腿

來源:時代範 1.85W

如今,孩子上幼兒園,大多是家長揹着、抱着。究其原因,家長認為是因為孩子太小,但據東子觀察發現,儘管孩子年齡不大(小的不滿兩歲),但已經能夠很穩當地走和跑,其他動作也發展得較為均衡。而且,他們在遊戲、玩耍時從不叫累,總是興致勃勃地跟小朋友一起玩得非常開心。那麼,為什麼早晚來幼兒園和離開時總讓父母,甚至爺爺、奶奶抱着、揹着,有時還騎在脖子上呢?

讓孩子邁開自己的那雙小腿

通過向家長了解,他們告知我説:早上時間太緊張,孩子走路慢,沒時間磨蹭,乾脆抱着走,還快些,免得上班遲到;有的説:孩子早上不願去幼兒園,跟我們講條件,非讓抱着他才去,不得已就抱着吧;還有的説:我家孩子缺鈣,走不動路,不如抱着他,以免他摔跤……説法多種多樣,各有其由。

我理解做家長對孩子的一片愛心,誰都有孩子,哪個做父母的不心疼自己的兒女呢?可現在的問題是,當孩子已經長大後,我們真的還有必要什麼都事必躬親嗎?走路是孩子初長成時的基本能力之一,他們需要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正確的走路姿勢,當然也包括跑、鑽、爬、攀登、跳躍,等等,當他們自己有能力走路、跑步時,做家長的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走、跑。這樣做,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腿部力量,而且也會使孩子知道:我已經長大了,我會自己走路,不需要爸爸、媽媽抱了,從而使孩子增強自信心。

案例

3歲的峯峯生來是個小帥哥,媽媽整天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就是有一樣,限制他活動。在家裏,媽媽讓他安靜地看書、看電視、擺積木、玩車模,不讓玩激烈的對抗遊戲,更不許登高爬低;到公園,只能乖乖地牽着媽媽的手散步,或者坐安全的電動火車,而不能在兒童遊樂園自由活動,更不許和淘氣的小朋友玩摸爬滾打的遊戲。峯峯就像媽媽養在籠中的一個小寵物,雖然白白胖胖的,可是缺少了活動,身體平衡性不好,四肢力量弱,體質也比同齡的孩子差。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身體發育的高峯期,從頭腦、內臟、軀幹到四肢都在快速成長,需要全面的營養加充足的活動。孩子從會爬時起,活動的範圍一點點擴大,當他學會走路後,就會不停地跑來跑去,蹦跳登高、翻跟頭,拉拉這兒,碰碰那兒。他的這些活動有利於軀幹和四肢的發育,使胳膊和雙腿的骨骼與肌肉快速生長,具備靈活的控制力和協調力。所以,限制幼兒的活動、不給其活動的空間會影響其身體的正常發育。

其實,不管是文靜的孩子還是調皮的孩子,都需要運動,因為多做運動不僅為孩子的健康增加砝碼,還對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心理健康有幫助。

東子給80後家長的建議——

1.幼兒運動智力的發展從爬行開始。

一個叫“小小”的孩子,胖乎乎的,快9個月大了,經常被媽媽抱出來玩。看着別的孩子在草地上爬得很歡,她媽媽挺羨慕的,因為小小不太會爬。有好心的媽媽提醒她,要儘快給小小補上這一課,因為會不會爬,有沒有學爬的經歷對孩子日後動作的發展影響很大。

身體運動需要四肢協調,而爬就是四肢並用的開始。如果你觀察過孩子學爬的過程,就會發現,他最初的動作是先退後,學會身體後移,然後再手腳配合着向前爬,這是在試探着前進。另外,活動空間的擴大讓孩子初步體驗到無所不能的感覺,能大大地刺激其學爬的興趣。有研究表明,爬對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警覺性、感受性及主動性的發展都有幫助,故爬的動作絕非可有可無,嬰兒學爬的階段是不可省略的。還有研究認為,嬰兒期的動作感覺發展水平與少年期動作的協調性關係密切。

2.要科學地訓練幼兒學走路。

10個月時,嬰兒的手腳大多已能夠很好協調,能扶着傢俱自己站起來,下一步就是扶着傢俱向一邊拖着腳走,最後在沒有人扶的情況下,自己開始搖搖擺擺地邁出最初的幾步,但不是很穩,通常需要伸出雙手來保持身體的平衡。這個階段,孩子會經常跌倒,這時父母應鼓勵他自己爬起來,鼓勵他“再來一次”,並對每一次的獨走成功立即給予表揚。這樣,在一次次跌倒、爬起、起步走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如何保持身體平衡,學會了如何行走自如,在提高他的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他的自信。

有些孩子生性比較膽怯,開始不敢獨自開步走,這時家長可採用以下幾個方法幫助他學走路:

孩子與你面對面,讓孩子的雙腳分別站在你的雙腳背上,握住他的雙手,然後你左右交替一步一步邁步向後退,帶動他左右交替向前邁步。

讓孩子站在牀沿或長沙發的一頭,你在旁用玩具逗引他移步走。

讓孩子牽着父母的雙手或單手走路。

父母面面相對蹲下,距離為伸手能相觸,讓孩子在這段距離內自己獨立行走。

讓孩子靠牆站立,你在距他不遠處用玩具逗引他走過來。

當孩子不願意自己走路時,做家長的要仔細觀察,孩子是不是病了,如果不是,就應該堅持讓他自己走,做法是:多用語言鼓勵,誇孩子走得快,開展走路比賽。或者在走路時跟孩子玩一些遊戲,比如猜拳遊戲,贏者向前進,輸者暫停。總之,利用一切方法,使孩子體驗走的快樂。

3.讓幼兒嘗試慢跑。

自然慢跑是一種較為平穩和緩慢的跑步形式,跑步時一般心率為140~150次/分,較適合於3~5歲的幼兒。因為該年齡階段的孩子肢體動作不協調,四肢力量弱,平衡能力差,跑時步幅小、步頻大,有頭重腳輕之感,易摔倒,所以慢跑是鍛鍊平衡能力和肢體動作的一個重要手段。

怎樣教孩子慢跑呢?

最初學跑可以走跑交替的方式進行,主要以遊戲形式激發孩子學習跑的興趣,如在跑中穿插有模仿動作的走步。

要根據孩子體質和氣候等因素,安排跑的運動負荷及跑的時間。剛開始可以是幾分鐘,以後逐步加長時間。由於幼兒期各方面功能還不完善,因而慢跑可與走交替進行,一般以不超過20分鐘為好,夏季儘可能安排在清晨,冬季可適當晚一點。

在慢跑前,不能讓孩子吃得過飽,也不能空腹跑步,不然會損傷孩子身體。

曾有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學識是個“0”,愛情是個“0”,財富是個“0”,地位是個“0”……而健康是個“1”,有健康才能夠是1000、10000、100000……如果沒有健康,就都等於零。所以,健康最重要,而健康源於幼時的培養教育。

女兒依依從學會走路那一天起,我就引導她邁開那雙稚嫩的小腿,去走屬於她自己的路,跌倒了爬起來再往前走。她越走越強健,越走越開心,越走越自信。看着孩子一路走來,作為家長,我欣喜,我驕傲。

願這份欣喜與驕傲也能與80後新家長們共分享,願您的孩子也能像依依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