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向別人要錢買好吃的,該怎麼教育

來源:時代範 2.09W

今天只做選擇題

孩子向別人要錢買好吃的,該怎麼教育

場景重現:

前一段時間,有一位家長在後台留言,説自己的女兒做錯事了,她竟然和幾個孩子一起在超市裏向一個大學生大哥哥討錢,然後用這些錢來買吃的。這個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我要懲罰孩子,她不能取無義之財,更不能不勞而獲。

如果是你,有如下三種選擇,你會怎麼做?

A、孩子做錯了,她這是不勞而獲,要給予懲罰

B、不置可否

C、稱讚孩子做得對,這説明孩子社交能力很強

選A,即A型父母,到底是怎樣的父母?

大多數父母都會選A。因為大多數父母屬於感性父母,屬於道德父母。所有的成人,都是被社會打過標籤的,根據進入社會這個大染缸的深淺程度,我們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人生評判標準。我們就用這個標準來指導孩子。

這個標準,有時候是成功勵志性質的,比如,父母常説,不成功不出色的人生,活着有什麼意義?所以,你必須要做人上人,我也得努力讓你贏在起跑線上。

這個標準,有時候是道德方向的,比如,有的父母説,做人不能沒有良心,我今天養了你,你明天就得好好孝順我!

有時候,就完全是自尊心的一種感覺。比如,孩子在公共場合發出怪叫,有些父母會説:“別出醜了,看大家都在笑話你呢。”這其實就是我們父母對社會的感覺,我們下意識地把這種感覺用在教育孩子上。

作為個人,任何人,不管你身處什麼地位,有着怎樣的人生格局,你在人生的評斷上都可能是片面的。所以,當我們直接用自己對社會的感覺、對人生的評判來教育孩子時,我們首先就給了孩子一個偏見,一場片面的人生指導。

而且,當我們把這種人生評斷強塞給孩子時,還剝奪了孩子對社會、對人際的直覺,我們的評斷越極端,隊孩子的灌輸越強勢,孩子就越容易失去自信、失去自我,進而失去安全感。

有人肯定不以為然,教育不都是這麼做的嗎?誰不是用自己的是非標準來教育孩子啊?

不,教育不是這樣做的。

還從前面的案例來説,這位媽媽認為女兒錯了,就是一種道德評判,她認為孩子這是在取不義之財,這是在不勞而獲。所以,必須要讓孩子接受懲罰,讓她記住這個教訓。

乍聽下,的確有道理,再想想,真有道理。可是再轉過角又想一想:你是否告訴過孩子不要取不義之財,你是否告訴過孩子,什麼叫不義之財?怎樣才叫不勞而獲?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在懲罰之前,你是否問過孩子,她為什麼這麼做?

很多兒童文學作品中都有這樣的故事情節:小孩子做了一件事,在父母看來,那完全就是搗蛋,可故事的結局,往往是父母發現孩子的出發點竟然是非常美好的。比如我在今天公眾號下面一欄裏也講了一個故事,小孩子吵鬧着跟媽媽要一個大大的聖誕襪,媽媽問為什麼,孩子説,我要把我自己送給你作為聖誕禮物。

谷川俊太郎的繪本《洞》,就描述了一個看似無聊的故事:浩志拿着鐵鍬在院子裏挖啊,挖啊,他沒有任何目的,只是挖洞。一般的父母,看到孩子這樣,肯定要火冒三丈了,這是在搞破壞啊。可是他的媽媽、爸爸都沒有教訓他,沒有評判他,只是和他交流。

前一段時間,我還看到一個帖子,父母加班回家,孩子一個人買了方便麪,不知道怎麼煮麪,就用衞生間裏的熱水器泡了面。很多父母的第一感覺是好笑,緊接着是心酸、感慨,然後是心疼孩子,最後就開始教訓孩子。可是想一想,對於沒有任何獨立生活經驗的孩子來説,這樣做不是很有創意嗎?為什麼我們先要想去評判孩子?

典型例子:

公園裏,一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爬上高高的欄柵,一位媽媽氣急敗壞地跑過來,等小娃兒不情願地下來站到地上後,這位媽媽抱怨孩子不懂事,不注意安全,讓媽媽擔心。

選B,B型父母,到底是怎樣的父母?

極少數父母會選B,對孩子不聞不問的父母,常常是自己的人生還沒有過明白,自己的性格品質還沒有完善好,所以對孩子才顯得冷漠,顯得不負責任。在冷漠的父愛母情中長大的孩子,心常常是冷的。走進社會中,能學會自我調節,或者遇到對的人,他的人生才會順暢;一旦遇人不淑,就十分危險。

典型例子:

媽媽抱着一個四歲左右的男孩坐在公交車上,媽媽一直低頭看手機,男孩就東張西望地看周圍的人。車到某站停了好久,等乘客都上來了,司機準備發動車子。這位媽媽忽然像清醒了一樣,大喊一聲:“司機,我要下車。”然後一個人跳起來跑到門口,猛然又想起什麼,回頭對男孩大聲喊:“你怎麼還不下車啊?下車了都不知道嗎?”

選C,C型父母,到底是怎樣的父母?

對選A的父母來説,選C的父母往往顯得沒有道德底線。但這種父母看待孩子比選A的父母看法積極得多,他們在肯定孩子的做法,他們肯定了孩子走向社會、走進人羣的這次嘗試。

選A的媽媽先不要急,我的意思,並不是説稱讚孩子,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就好。和選A的父母一樣,選C的父母一樣有弊端。如果他沒有意識到選A父母意識到的問題,很可能讓孩子形成不良習慣甚至不良品質。

不可否認,社交技能成了當代人的一項重要技能,越是活得精緻的人,其所在的社會地位對他的社交技能的要求就越高。如果父母根據自己的社會經驗、人生感覺來給孩子下評斷,這同樣是一種片面評斷,同樣沒有理解孩子的心,也同樣不可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只肯定孩子,而不告訴他這件事的不良後果,如果孩子遇到了危險的陌生人,怎麼辦?所以,只單純稱讚孩子這樣做也簡單了。

典型例子:

在幼兒園裏,孩子被小朋友推倒了,他起來後,轉身一把就推倒了推他的那個小朋友。那個小朋友摔到了台階上,磕破了嘴脣。孩子的父母知道後,馬上稱讚孩子:打得好,咱不能吃虧,有小朋友打你,你就得打回去。

選A還選了C的父母,又是怎樣的父母呢?

很多父母聰明,既選擇了A還選擇了C。這類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孩子錯了,責怪孩子的不當行為,但轉念一想,認為孩子的行為有可取之處,便加以認可。這種意識肯定是對的,既肯定了孩子行為的積極意義,又避免孩子誤入歧途。但行為方式還是有待斟酌。

我認為,當我們遇到孩子向陌生人要東西,首先要問清孩子為什麼這麼做,她是貪嘴了,還是覺得和陌生人交流好玩,還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向孩子提問是需要技巧的。孩子有他自己的小聰明(這無所謂對錯哦),有時候我們用引導性的話語,比如,“你是不是覺得這樣好玩啊”,為了避免受到懲罰,他會順着你的話説下去,“是,我就覺得好玩”。但這未必是他真實的想法,他只是在試探你。

其實,你可以直接問“為什麼這麼做啊”,如果孩子不開口,再做簡單的引導性提問,“想吃好吃的嗎”。注意,你提的問題儘量不要讓孩子看出你的獎懲傾向,要讓孩子感覺你在和他交流,而不是質問。

當然,這兩種提問並不是標準提問,孩子的性格不同,提問的方式也應該有所區別。而且,交流的節奏進程不同,也應該有不同的提問方式。比如,孩子如果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了,並有認錯意識,這時候,我們儘量少提問,給孩子敍説的機會。

我們常説,和孩子交流,也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過程,的確如此。

不管怎樣,向孩子提問,是先給孩子一個説的過程。在孩子解釋整個事件的時候,我們能看到孩子對這件事情的是非意識,能看到孩子做這件事的最初動機。孩子説得越多,你對他的小心思摸得越透,你該怎麼繼續交流也就越明確。只有完成這個過程,我們再把自己的人生經驗、是非標準、利害關係講給孩子聽,孩子會很樂意聽。

告訴孩子是非標準,我們可以這樣説,“這一次你很容易地就向別人要來了錢,下次你貪嘴了、想玩了,你可能會避開我,再向別人要錢。你覺得你找到了一個捷徑,但你不知道,時間長了,你就會變成一個懶惰、只想不勞而獲的人。”這不是對孩子的評判,而是對他的人生指導,這樣的談話,孩子不會反感。

你的話越明確,孩子的行為標準就越清晰。千萬不要給個模稜兩可的説辭,比如,“你就不能做個好孩子嗎”,“你就不能老實點嗎”,“你就不能上進點嗎”,這樣的説辭都很模糊,對孩子的攻擊性還特別強,最好不要對孩子説。

總之,教育在於細節。教育理念我們都懂,愛孩子,陪孩子,理解孩子,可是怎麼愛,怎麼理解,怎麼陪,這需要更多的思考,需要更好的完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