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語言關鍵期 正確訓練早開口

來源:時代範 2.63W

眼神的表達

抓住孩子語言關鍵期 正確訓練早開口

交流的時候,除了耐心聽寶寶講話,還要有眼神和表情的配合。例如,當寶寶説自己不舒服時,家長可以皺着眉頭;當寶寶表達自己開心時,家長喜悦的表情。

説話的同時,盯着寶寶的眼睛,讓寶寶知道家長對自己的表達有迴應,增加寶寶講話的信心。

適當的補充

當寶寶在講述一件事情或某種物體出現“詞窮”的時候,家長要通過寶寶的表達猜測出大概意思,並適當用疑問的語氣補充寶寶未能説出的詞彙。

事後別忘記再給寶寶講解一遍詞彙的意思,增加寶寶的印象。

不要打斷

當寶寶説話的時候出現了錯誤的表達,家長不要急着打斷或糾正,而是在寶寶説完後,在愉快的氣氛下説出寶寶的錯誤之處,並講解原因。

正確的表述

模仿寶寶説話,確實可以吸引到寶寶的注意力,從而鼓勵寶寶説話。但對於寶寶發出的一些毫無意義的單音節,家長不應單純的模仿,而是將和單音節發音接近的詞彙講給寶寶聽。

例如,寶寶咿呀學語的“譁、噠、吧、嗎”等,家長可以轉化為“嘩啦、滴答、吧唧、媽媽”。或者寶寶指着桌子上的飯菜説“飯飯”時,家長告訴這個是“飯菜”,要“吃飯”了,等等。

其實,模糊的兒音裏面隱藏着大量的新鮮詞彙,前提是要善於發現和想象。正確的詞語表達,會為寶寶語言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尤其是4~6個月寶寶咿咿呀呀輔音高峯期。

名字的重要性

平時和寶寶説話的時候,可以叫寶寶的名字,當寶寶頻繁聽到名字慢慢知道是叫自己時,會有被關注的喜悦感。

在聊天時也要抓住機會告訴寶寶其他事物的名字,如“眼鼻口”的遊戲,讓寶寶分別摸摸家長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再分別告訴每一個器官的名字。

外出時,看見小動物或者鄰居小哥哥時,也都要告訴寶寶他們的名字或稱呼。

增加語言表達機會

有些懶寶寶可能心裏明白,但就是嘴上不説。當寶寶想做一件事的時候,習慣用手勢來表達。

家長這時可以假裝不明白寶寶的意思,然後試着引導其説出自己的需求或物體的名字,增加語言表達的機會。

例如當寶寶伸手指着水杯時,可以問寶寶是要喝水嗎?還是想要旁邊的玩具?然後將水杯拿給寶寶並告訴這個叫水杯是用來喝水的。

肢體語言和場景

寶寶的理解水平有限,動態的肢體表達、圖片的配合及真實的場景,可以幫助寶寶迅速記住詞語和詞義之間的關係,讓交流變得更輕鬆有效。

耐心、耐心、耐心

在和寶寶交流的時候,無論家長是急性子還是慢性子,都一定要耐住性子。不管心裏多麼急躁,也要做到怒不形於色。

最近很火的一句話“心裏xxx,臉上笑嘻嘻”,對的,就是要做到這樣。如果不慎將壞情緒帶給寶寶,輕則影響寶寶心情,重則傷害寶寶自尊心,產生牴觸心理,令寶寶恐懼説話這件事。

親子互動

愛玩是每個寶寶的天性,家長將刻意的語言訓練運用到和寶寶玩耍的過程中,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尤其是不同場合的語言交流,會在寶寶成年後,依舊記憶深刻。所以,多帶寶寶出去走走,見識不同的人和事,儘量多的在和寶寶互動做遊戲中進行語言交流,才是最好的語言訓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