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認知盲區束縛你的視野

來源:時代範 8.2K

最近在知乎上有一個討論,關於剛結束的大學聯考。

別讓認知盲區束縛你的視野

先看看今年全國卷一的作文題目:

根據一項對在華留學生調查,他們較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

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等。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

這個題目出來後,不少人表示了質疑:這個題目對貧困鄉村的考生不公平,這12個關鍵詞,他們很可能一個都不認識。怎麼寫?

有人反駁:就算沒有親身體驗過,電視裏總講過吧?實在不行,訂一份人民日報,也總能知道些大概吧?

這其實是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我們總是會用我們的眼光,去揣摩別人的認知和思維。

一個生活在這樣家庭裏的孩子:家裏沒有電視,沒有多餘的娛樂,唯一的消遣就是讀書做題打球,課餘還要經常去打工、幫忙種地來補貼家用——會具備”訂一份人民日報,來了解國家大事”的意識嗎?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之所以講這個,是因為想到一些陳年往事。

我的高中,就讀於老家最好的重點中學,附近許多鄉鎮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考進來。學校是住宿制。我的宿舍裏面,一共8個人,有5個是來自附近同一個鄉的。

第一節微機課的時候,我們坐在一起。他們5個人嘻嘻哈哈折騰了半天,然後其中一個湊過來問我:

怎麼開機?

你能夠想象嗎?高一的孩子,沒有見過電腦,不知道怎麼開機,甚至都沒用過手機(手機是他們上高中才買的)。

解釋一下,我老家雖然不是北上廣深,但電腦的普及率也並不低。我好些國中的朋友,都參加過全國信息學奧賽(程序設計大賽),還拿到過名次。我算是水平比較弱的,那時候也在用Foxpro寫程序了。

而這幾位室友,他們所在的鄉鎮,離我家不過十來公里而已。

如果把今年的考題,挪到當年,讓他們去做,他們能夠發揮自己100%的實力嗎?

很難説。

欣慰的是,他們幾位後來的去向都不錯。相比之下,我是宿舍裏大學聯考成績墊底的(捂臉)。

但是,他們是走出來的那一撥,而跟他們類似的這些孩子中,那些輸在起跑線上的呢?

這是個不忍心去想的問題。

這就是今天要聊的主題:我們的認知和思維,很大程度上,是由所處的環境和圈子決定的。在同一個環境和圈子裏面久了,你的認知就會被固化。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

哈佛教授穆來納森在《稀缺》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概念:長期處於某種資源的稀缺中,會培養出一種”稀缺頭腦模式”。這種模式會讓人將注意力”過分地”集中在追逐這些資源上,而忽視了更長遠和更有價值的事物。

簡而言之,對於窮人來説,長期缺少金錢的狀況,已經使他們形成了對金錢的”稀缺頭腦模式”: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如何掙到更多的錢”上面,而忽視所有需要額外投入、沒有短期收益的事情——例如學習和自我投資

穆來納森用”帶寬”來描述這種現象——為了滿足生活,讓自己每天不為温飽所困,已經耗盡了窮人所有的”帶寬”,他們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思考別的事情。而這又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這其實就是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的觀點:

窮人最根本的枷鎖,不是缺乏資金,而是缺乏認知。他們看不到遠景,不知道如何獲取長期的利益,甚至不知道獲取長期利益有什麼用。

無獨有偶,麻省理工的兩位教授,在他們的書《貧窮的本質》中,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窮人之所以窮,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和認知。他們缺乏利用資源的能力。

所以,哪有什麼”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所謂的窮人思維,無非是他們的信息和認知世界有所殘缺罷了。

貧窮問題一向是美國的主要議題。共和黨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不努力;民主黨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社會分配不均。但事實上是什麼呢?

一方面,窮人並非不努力,而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努力。很多生活在底層的人,每週的工作時間也許比我還多,但他們的努力,停留在”用勞動力換取收入”的層次。這是沒有辦法實現積累和增值的。

另一方面,窮人缺乏對金錢的利用意識。即使攢到了錢,或者直接給他們一筆錢,許多人也不知道該怎麼用。他們往往會用於消費,娛樂,或是積攢着給下一代,完全無法發揮出金錢的價值。

這種現象的本質是什麼呢?在於窮人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他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怎樣的生活。

這就是一個”認知盲區”,也是最需要我們避免的地方。

刷知乎的時候,有時會看到這樣的問題:

我是90年的,工作四五年了,現在感覺很迷茫,拿着最低的薪水,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怎麼辦?求大神指點。

每當看到這樣的問題,心裏總會覺得不是滋味——我前公司的運營總監,天天跟我並肩作戰的戰友,也是90年的。

前公司的平均年齡,是25歲。有好幾個93、94的孩子,剛畢業沒多久,都當着主管,帶着項目。每天身先士卒地加班。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一個環境裏面待久了,你的認知會被環境同化。你會慢慢意識不到,這個世界上,還可以有其他怎樣的可能性。

在很多公司裏面,工作三四年只是個基層員工,薪水三年一漲,每天8小時,下班之後無事可做——如果你日復一日重複着這樣的生活,你很容易建立起這樣的潛意識:這一切都是合理的,正常情況就應該是這樣。

但事實呢?真的不是。

我有位朋友,最近剛從銀行跳到互聯網,一個很精幹的創業公司。她對我感慨道:感覺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新世界,我真後悔沒有早點辭職!

其實,這個世界上,束縛我們的,限制我們的,真的有那麼多嗎?安穩的工作,清閒的任務,衣食無憂的生活,不用加班不用熬夜的日子……當你處於其中的時候,你會很難割捨下這些代價。

但是,並沒有任何外界的限制,加諸我們身上;並沒有一把槍指着我們,讓我們坐在那裏,不許動。

我們所難以逃離的,只不過是自己給自己畫下的圈子罷了。

“認知盲區”的實例,在生活中,其實非常常見。

許多人總覺得自己時間不夠用,事情太多,怎麼做都做不完——但是,為什麼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

那些高效利用時間的人,其實並不是做事有多快,而是他們懂得去思考:哪些是真正重要的,哪些是真正有價值的,怎麼做才能最大化收益?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辭職之後,重新反思了之前的工作模式,發現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被目標和時間驅使,不斷地完成手頭一項項任務。我們以為這是高效的表現,但實際上,我們是在”趕工”。我們沉浸在”又勾掉一個任務”的快感中,沉浸在路徑依賴的模式裏,忽略了抬起頭來,真正去思考一下整體的方向。

這其實,也是一種”稀缺頭腦模式”,稀缺的,是時間。

大多數時候,其實困擾我們的,都是”放不下”。別人的請託,短期的項目,手頭的利益……太多的事情,驅趕着我們,讓我們沉浸在即時正反饋的激勵之中。但真正重要的,真正有長遠價值的,反而一拖再拖。

另一種稀缺模式,是信息。

我們這個時代,總是感覺處在一種”信息焦慮”之中。因此,身邊總會有這樣的人。買了一堆又一堆的書,囤了一文件夾又一文件夾的材料,但是從來都不去看,因為沒有時間看。

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呢?就是造成焦慮感——每天都會想着”我還有這麼多東西沒看”。為了擺脱這種焦慮感,只能繼續去搜尋、下載、購買,把”獲取”當成”消化”,把”持有”當成”擁有”,藉此來緩解焦慮。

但其實,我們稀缺的,是信息嗎?不是的。是”有效的信息”。

換一種思路:你買的書,下載的材料,乃至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事情,種種資訊——只要跟我們無關的,它就是無效的。無論再多,都沒有關係。

你真正要關注的,是:我需要的信息是什麼?我有哪些資源,能幫我獲取這些信息?

所以,把”信息”變成”資源”,是一種需要刻意培養的思維習慣。不要想着把買的書都看完,這樣沒有價值,把它們當成資源,只在需要的時候,去看需要的內容就好。筆記也是一樣。看完一本書,沒必要全部記下來,追求沒有缺漏——你只需要記下”對我有用的信息”就可以了。

所以,我強調過許多次,一定要建立”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思維,這是一切的核心。只有弄明白自己需要什麼,你才能真正成為生活的主人。

最後,説回”認知盲區”。如何擺脱自己的”認知盲區”,培養更全面的認知呢?

1.接觸更新的行業

我講過,選擇”有前景的行業”,是幾乎不可能的。但有沒有一個比較可靠的標準呢?也是有的。那就是,選擇更新、更年輕的行業。

一個行業,只有處於不斷迭代、不斷更新之中,才能成為活水,推動着你不斷去否定自己,更新自己的認知。

這也是讓自己的思維,跳出”路徑依賴”和”認知固化”最根本的方法。

2.進入不同的圈子

前文講過,同一個圈子,會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文化、意識形態。如何擺脱它的影響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去更新自己的圈子。

這也是我做社羣的初衷之一。通過不斷分享一些前沿的、新奇的、有趣的東西,更新大家的認知——也就是我所説的”享受每一個Mind Blow的時刻”。

不要讓自己的交際圈,僅限於身邊的朋友、同事,跳脱出來,多接觸不同的人,找到標杆和典範,向其模仿和學習,進入更高的圈子。

這樣才能不斷活化我們的思維和認知。

3.保持學習的熱情

我在社羣中,認識了一位朋友。她非常出色。畢業才一年,花在學習上的資金已經上萬。而且不僅僅是為了工作,只要感興趣的領域,都會去涉及。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

學習是一項終身的事業。不要只把眼光聚焦在工作和收入上。很多時候,獲取新的認知,新的思維角度,未必會為我們帶來切實的效益。

但是,只要能夠對思維有所啟發,能夠帶給我們一閃念的火花,就已經非常難得。

畢竟,這就是”認知升級”和成長的本質所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