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穩定的工作不如追求穩定的能力

來源:時代範 1W

前陣子大學同學聚會,我們發現,當年畢業時去向“並不理想”的那撥同學現在“混”得最好的……

追求穩定的工作不如追求穩定的能力

故事要從頭説起。我的專業是法學,2005年畢業,當時法律本科生最理想的去向依次是:公務員、讀研究生、能落户北京的工作機會、律師事務所、其他。當年誰能去法院檢察院、誰能考上公務員,就會讓大家羨慕萬分。可十幾年後,大家最羨慕的卻是那撥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同學們。他們在多年的摸爬滾打中鍛煉出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憑本事吃飯,生活得最瀟灑。而那些在法院檢察院等公務員系統工作的同學們卻一個個嚷嚷着想要離開體制。短短十年間,大家心裏認為最穩定、最受人羨慕的工作,已經悄悄變換了位置。

我不禁想起曾在書上看到的青蛙和蜥蜴的小故事。

青蛙在捕食時,目不斜視、四平八穩,直到一隻蚊子或小蟲飛到它嘴邊,它才“呲”地伸出舌頭,把飛蟲吃下去。——青蛙是在“等飯吃”。蜥蜴則不同,從地上到地下,從水塘邊到沙漠裏,即便在很惡劣的環境裏你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每天它們四處覓食,一旦發現獵物,就會狂奔猛追,最後將獵物吃到嘴裏。——蜥蜴是在“找飯吃”。青蛙和蜥蜴正代表了兩種生活態度。青蛙的確很容易吃飽,但它對外在因素的依賴性過高。一旦池塘幹了,環境惡劣了,青蛙也就消失了。但蜥蜴不同,他有自己獨特的謀生技能,甚至可以生活在環境惡劣的沙漠裏。如果不考慮環境的變化,我們會覺得青蛙的生活更穩定,更容易;如果考慮到環境變化的因素,我們會發現蜥蜴的適應能力更強。

套用這個理論想一想,在我們周邊,究竟誰是“青蛙”?誰是“蜥蜴”?而我們自己,到底是“青蛙”還是“蜥蜴”?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遷,我們的生活環境也充滿了各種變化,“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我們越來越發現,真正的穩定從來都不來自一份自以為可以天長地久的鐵飯碗。一個人按部就班地生活,那不叫穩定,只是無可奈何。

真正的穩定是你一直都掌握着生活的主動權,永遠有路可選,你不依賴體制或者單位,只依靠自己的技能、經驗、眼光,不受任何組織興衰的影響,不受政策環境變化的干擾,這才叫穩定。

與其追求穩定的工作,不如追求穩定的能力。穩定的能力可以換來一份穩定的工作,但穩定的工作並不一定代表着你具備穩定的能力。所以,我們要讓自己具備可以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這種技能最好是相對通用的基礎技能,且相對不容易被機器和人工智能所取代。

比如,寫作能力,演講能力,項目管理能力,PS設計能力等。或者,我們也可以在本職工作內積累歷練,鍛煉出超乎常人的本領。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我們才具備了更“穩定”生活的資本。

羅振宇在做邏輯思維的第一年時就提出了職場的U盤化生存理念: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他提醒我們每個職場人要像U盤一樣,練就自己的核心能力,無論插到哪個平台都能運轉。這樣的人,他的前途(錢途)命運只和自己的專業技能息息相關,會活得既自由又有尊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