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立夏習俗

來源:時代範 1.6W

福建閩東地區立夏以吃“光餅”(麪粉加少許食鹽烘製而成)為主.閩東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後製成菜餚,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周寧縣純池鎮一些鄉村吃“立夏糊”,大鍋熬糊湯,湯中內容極其豐富,有肉、小筍、野菜、雞鴨下水、豆腐等等.

各地立夏習俗

江浙地區吃“七家粥”“嘗三鮮”.浙江農村地區立夏必吃“七家粥”,也叫喝“七家茶”.七家粥是彙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紅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七家茶則是各家帶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葉,混合後烹煮或泡成一大壺茶,再由大家歡聚一堂共飲.

蘇州地方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三新”指新熟的櫻桃、青梅和麥子.同時,蘇州立夏還要吃海螄、麪筋、白筍、薺菜、鹹鴨蛋、青蠶豆,各家酒店立夏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饋節”.

無錫民間歷來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

杭州在立夏日有吃“野夏飯”之俗.小孩子們成羣結隊,向鄰里各家乞取米、肉.然後到野地裏採掘野菜、竹筍,用石頭支起鍋灶,自燒白吃,稱為吃“野夏飯”或“立夏飯”.這種風俗就是自比乞丐,以為可以避災禍.吃完立夏飯,大人拿來籮筐、大秤.給孩子們秤體重,看比去年重了多少.

母嬰立夏日吃蛋.立夏當日,孩子們的脖子上總要掛上一個用紅色網套套着的蛋.母嬰也有“節交立夏記分明,吃罷攤菜試寶稱.”的習俗,立夏之日要吃芋頭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餅,中午時無論男女老幼都要稱一下體重.

四川、巖坦山區家家要吃筍、槐豆.説吃了竹筍腳骨硬,好爬山.還吃青梅,燒青茶,以防“蛀夏”.也有吃豆腐的習俗,説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軟菜(君踏菜)的習俗,説吃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在廣西等某些地方,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稱作立夏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