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六大誤區

來源:時代範 1.42W

人際交往的六大誤區,人類的心理是種奇妙的東西,明明知道有些事情這麼做是不對的,但行為卻好像不受控制,依然按照原有的軌跡運現在分享人際交往的六大誤區。

人際交往的六大誤區1

一、心理健康與心理問題是靜態、不可變化的。其實心理健康與心理問題是相對而言的,這二者是動態、可逆、有變化的。

二、心理健康問題只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時期都可能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其實人人都有心理健康問題,只是程度有輕有重,或是自己沒有意識到。

三、紀律、道德、思想問題與心理健康問題有關。其實這二者之間不是一碼事。比如一個學生一到上課時就咳嗽不止,老師誤以為是紀律問題,加以批評,但無濟於事。事實上,這是過重的學業負擔產生的過重心理壓力下軀體上的反應。

四、有心理問題就是有精神病。人人都會有一般的心理問題,但不會都發展成為精神病,所以一般心理問題與精神病沒有必然的、內在的聯繫。

五、心理健康問題只能出現後再運河治療。其實心理健康問題是能被早期發現、早期調適的,對心理健康問題應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

六、心理上有“病”不用去看。長期以來的宣傳只重視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造成人們身體有病愛去看醫生,但心理上有問題卻不好意思去,結果越耽誤問題越嚴重。

人際交往的六大誤區
  

對心理諮詢的六大誤區

心理諮詢的理論與技巧源自西方醫學與心理學,心理治療在我國並不是一項發展成熟的專業服務,心理治療師對國人而言,仍是一個相當新鮮而陌生的專業人員。也因此,民眾對心理治療容易產生誤解。

一 精神病患者才需要心理治療

許多人會以為接受心理治療的人,通常上一 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的人,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由於能夠受惠於心理治療的人,其實本身的心理功能不能太差,包括他至少要具有相當程度的説話能力,理解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因此,看心理治療的人通常是一般沒有心理疾病但是有不同程度心理困擾的人,或是患有輕微心理疾病的人,如精神官能症等。

二 看心理治療,一定要去精神科

有心理困擾或精神疾病的人,如果需要心理治療,固然可以去看精神科門診,但是,一般精神科門診由於醫師太忙,通常不會主動提供,因此個案主動提出要求。除了精神科門診,提供心理治療的地方外,還包括社區心理衞生中心,心理諮詢中心,學生輔導中心,以及私人開業的'各種心理工作室。

三 心理治療師是替人解決問題的人

許多人認為心理治療師是專門替人解決心理問題的人,例如以為心理治療師會幫助失業的人找到工作,幫助失戀的人重獲愛情,幫助外遇的人回心轉意,幫助父母尋回離家的孩子等。這樣的期待恐怕是要落空的,因為心理治療師的主要工作是在幫助個案自我瞭解,進而發揮個人的潛能,去處理生活中的人際問題,去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四 心理治療的談話內容,會絕對保密

基於執業道德,心理治療師通常會對於個案當事人的談話內容加以保密,即心理治療師未經當事人同意,不會將當事人的談話內容告訴其他人。但是,心理治療的專業保密其實是有限制的,心理治療師在下列的情形之下,為了保護當事人及公眾的安全,通常無法繼續保密,而必須通知有關機構與人員。心理治療專業保密的例外情況如下:

1 當個案企圖要自殺或傷害自己時,心理治療師為了保護個案的生命安全,只好通知家屬或有關醫療急救人員。

2 當個案企圖要傷害他人,或危害公共安全時,心理治療師為了保護個案免於犯罪,以及保護其他無辜的第三者免於受害,只好通知有關機構與無辜第三者。

3 當個案的`行為涉及家庭暴力或兒童虐待時,心理治療師依法為保護受害人,以及預防家庭暴力的繼續發生,只好通知社政單位進行處理。

五 心理治療師具有透視人心的本事

心理治療師既沒有特異功能,也沒有他心通,因此,心理治療師並沒有透視人心的本事。心理治療師受過紮實的心理學與心理治療訓練,因此,對於人的內心世界特別關心,對於個案所述説,所表述的問題特別敏感。如果想要獲得心理治療最大的幫助,個案需要和心理治療師充分的合作,願意信任他,以及願意花時間與治療師一起努力工作。

六 好的心理治療,看一次就有效

心理治療不同於一般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很少看一次就有效的。一般人求助於心理治療時,通常是帶着許多經年累月所形成的心理問題,因此,要有效改善累積多年的問題,便要花較長的時間,接受心理治療。一般而言,心理治療的時間不宜太短,根據Seligman(1995)年的研究,心理治療的時間與療效是成正比的。

人際交往的六大誤區2

1、鳥籠邏輯

鳥籠邏輯來源於一個故事。甲對乙説:"如果我送你一隻鳥籠,並且掛在你家中最顯眼的地方,我保證你過不了多久就會去買一隻鳥回來。"乙不以為然地説:"養只鳥多麻煩啊,我是不會去做這種傻事的。"於是,甲就去買了一隻漂亮的鳥籠掛在乙的家中。接下來,只要有人看見那隻鳥籠,就會問乙:"你的鳥什麼時候死的,為什麼死了啊?

"不管乙怎麼解釋,客人還是很奇怪,如果不養鳥,掛個鳥籠幹什麼。最後人們開始懷疑乙的腦子是不是出了問題,乙只好去買了一隻鳥放進鳥籠裏,這樣比無休止地向大家解釋要簡單得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裏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裏。這就是鳥籠邏輯。這種被別人用習慣思維的邏輯推理誤解,並且最終屈服於強大的慣性思維的事情。

簡單説來,鳥籠邏輯其實有點像生活中的一種刻板印象和思維定勢。

比如,當你到了30歲左右還沒有結婚,就一定會有人問被説閒話、被催婚;或者,當你婚後幾年還沒生育,也會被催生,甚至懷疑你的生育能力……

很多生活中常見的思維習慣,或者一些所謂的經驗之談,本質上都是一種認知錯覺。雖然絕大部分人會結婚,但並不一定每個人都應該結婚,可惜的是,大多數人很難逃出鳥籠邏輯的侷限。

2、權威偏誤

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實驗時他請求一位受試者電擊坐在玻璃窗另一側的一個人,並逐漸增加電壓。從15伏開始,然後是30伏、45伏,以此類推,直到幾乎致命的450伏。

即使受折磨的那個人痛得大喊大叫,渾身顫抖(事實上沒有電流,那只是一位演員),受試者想中斷實驗,但只要這個心理學家平靜地説"請繼續,實驗要求這樣做",大多數人都會繼續做下去。半數以上的受試者將電壓升到了最高——純粹是在服從權威。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當我們面對權威的意見時,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容易降低,更容易聽取或按對方的意見行動。這個心理學現象就叫做權威偏誤。

人際交往的六大誤區 第2張
  

3、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

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以往發生的費用。翻譯成人話就是指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

沉沒成本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見,比如夫妻之間:西西在跟丈夫結婚一年多後,發現丈夫出軌了,西西傷心欲絕想離婚,但男方事後痛哭流涕,下跪自罰求原諒並保證以後絕不會再犯。

西西最後選擇了原諒,但事後西西發現他的丈夫依然和之前的情人保持聯繫,的確是出軌只有"零次"和"N次"的區別。身邊人都勸她趕緊分開,但她就是捨不得。她説:"我在他身上花了太多時間、精力,我的青春幾乎都給了他。"很顯然,西西就是掉進了沉沒成本的陷阱。

當你把沉沒成本看得太重,就很難下狠心止損,最後做出不理性的判斷、決策,然後導致更大的損失。

4、後視偏差

後視偏差指的是,人們面臨不確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時,往往對先前獲得的信息有過高的估價,進而在決策上發生偏差。簡單來説,就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事後諸葛亮"。

在社會知覺中,人們大多是事後諸葛亮,事情發生後總覺得自己事先的判斷很準確,而實際並非如此。比如以前對某個人的評價並非很貼切,而當這個人作出某種行為之後,他就説:"看,我以前就認為他是這樣的人"。

對事物的判斷也是如此,如果讓一些人預測一場足球比賽誰將獲勝,大家猜測A隊獲勝的概率很高,結果B隊勝了,事後讓大家回憶自己當初估計哪個隊獲勝,很多人認為自己當初就認為B隊能勝。事件發生前後人們的判斷不一致。

任何事,當你知道結果後,再去找證據,再去歸因,真的太容易了。因為人在事後的分析,都會高估自己,甚至會不自覺地修訂自己的記憶,對自己撒謊。

5、損失規避

損失規避,指人們獲得損失時產生的痛苦遠大於獲得收益時所帶來的快樂! 心理學家把這種對損失更加敏感的底層心理狀態叫做損失規避。指的是相同的一樣東西,人們失去它所帶來的痛苦,要遠遠大於得到它所帶來的選擇。

舉個例子:有一次,有一人在回家的路上撿100元錢,顯然是別人不小心丟失的。他撿起這張錢心裏挺高興的`,就像是從天而降的一筆收入。但是等他回到家,看到活潑可愛的女兒奔出來迎接他,就很快把這撿到100元錢的事情忘到了腦後。

之後又有一天,在上班的路上這個人發現他放在外衣口袋裏,本來打算加交通卡的100元錢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不翼而飛了,他想肯定是剛才在擁擠的車上被人順手牽羊了。雖然只是掉了100元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損失,但那種懊惱和憤怒卻一直縈繞着他。那一天上班他都心情不太好,一直到回到家,還對自己的愛人憤憤不平地講起這件事。

看到這裏請你想一想,對你而言,撿到100元的高興和丟失100元的痛苦,哪種感情會更加強烈呢?通常,丟失100元的痛苦要大於得到100元的高興。這種心理,就是損失規避的典型表現,得到的快樂,總是無法彌補失去的痛苦。

6、禁果效應

"禁果"(forbidden fruit)一詞來源於《聖經》《舊約·創世紀》的第二節和第三節,它講的是夏娃被神祕的智慧樹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貶到人間。這種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現象稱之為禁果效應。後來人們通常用偷吃"禁果"來比喻少男少女初嘗人事。從聖經故事中引申出來的"禁果",其含義就是指因被禁而更想得到的東西。

"禁果效應"也叫"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在莎翁的戲劇中,羅密歐出身的蒙太古家族和朱麗葉出身的凱普萊特家族世代為仇,然而卻出現了家人越是反對,他們越是相愛,最後雙雙殉情的結果 。

現實生活通常就是如此,越是被禁止的東西,越會引發人們更大的關注和好奇。因為"被禁"的東西,總是讓人充滿窺探慾望。比如,父母和老師總是告訴孩子不能玩手機,不能看不健康的書籍等,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卻驅使着他們去偷偷的玩手機,偷偷地看一些不健康的書籍, 可見,"禁果"的魅力尋常人都難以抵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