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及節日風俗感悟

來源:時代範 4.91K

傳統節日及節日風俗感悟,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那麼現在分享傳統節日及節日風俗感悟。

傳統節日及節日風俗感悟1

中國傳統節日

人日

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指陰曆正月初七。古代相傳農曆正月七年級為雞日,八年級為狗日,九年級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

漢魏以後,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卜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節日。到了唐代,中國民間仍相當重視人日節。高適的《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感懷之句。它證明唐代的人日節,已不僅僅專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層思親念友的氣氛。

時至今日,也有在外的遊子在年前回家,過了人日節才能遠走他方。人日節這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下午一般吃長面,也叫拉魂面。意即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過該準備春耕生產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產。

傳統節日及節日風俗感悟
  

龍抬頭

“龍抬頭”,其實是指“青龍”七星開始出現在東方,萬物此時開始真正甦醒,春天真的來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二月二民間一般有這些習俗:剃龍頭、祭祀龍神、納吉、圍倉、吃龍鱗(蒸餅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撐腰糕、炒豆子。

社日

“社”日一年有兩個:春社和秋社,立春或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即為春社或秋社日。

社日,民間稱為土地公日,或土神日。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國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穫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

花朝節

花朝節,花神節、百花生日、挑菜節、踏青節、春會節等。一般為農曆二月十二日,但不同地區也各不相同。

花朝節的習俗豐富,除踏青賞紅,還有撲蝶挑菜、燃燈祈福、蒸花糕、飲花酒、喝花粥、地方官出郊勸農等。明代湯顯祖《花朝》詩即詠撲蝶:“妒花風雨怕難銷,偶逐晴光撲蝶遙。一半春隨殘夜醉,卻言明日是花朝。”

上巳節

上巳(sì),是指以干支紀日的歷法中的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別稱。

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説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上巳”也叫春浴日,女兒節,是針對於古時候未出閣的姑娘們的一種成人禮。

上巳節習俗祓禊(fú xì):古時人們去河邊沐浴用蘭草洗身,柳枝沾花瓣水點頭身的儀式。

寒衣節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這一天也標誌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自古就有,相傳寒衣節起源於周代。《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就是説從九月開始天就逐漸變冷了,人們則要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寒衣節(十月七年級)又稱授衣節。

祭灶節

祭灶節又稱“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灶”即灶神,民間稱“灶王爺”“灶君”。在古代神話傳説中,灶神是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具有掌握一家壽夭禍福的職能。先秦時期,祭灶儀式就位列重要的“五祀”之一(五祀為祭祀户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

古代宮廷中會舉行隆重的祭灶儀式。據説,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皇帝都要齋戒沐浴,在宮中掛神像,安供桌,在神位面前行九拜大禮。皇帝禮罷,皇后、大臣一一點香行禮禱告,供奉糖果、糕點等32種供品。供奉糖果最多,意在用糖封住灶神的嘴巴,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告狀。

民間祭灶也非常講究。家家都要把廚房、灶台打掃得乾乾淨淨,在灶神像旁貼上對聯“在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神像下邊擺放供桌,敬獻糖果點心、美酒佳餚。

傳統節日及節日風俗感悟2

關於節日民俗的讀後感

為他們根本不瞭解這些節日中所藴藏的內涵。因此,挖掘傳統節日內涵顯得尤為重要,引領學生了解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知識,增強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和理解,進而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

如何開發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需要教師探索研究,對傳統節日進行界定,對節日核心內涵進行概括和提煉,如端午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七夕乞巧愛慕、臘八融和感恩的主題。

引導學生開展道德實踐體驗活動。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國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節在大多學生的眼中是“一個心情比較沉重的日子”、“懷念與悲傷的日子”,認為清明節就是“祭掃先祖墓地的日子”、“許多烈士為國家犧牲,要紀念他們”。除此之外所藴含的豐富寓意,卻一無所知。

為了讓學生了解清明,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分析了清明節人文精神應有兩個層面:一是紀念感恩,緬懷故人,二是維護新生。如果把清明僅看成掃墓的節日,是一種偏見。清明節的活動還有郊遊踏青、盪鞦韆、踢毽子、拔河、放風箏等等親近自然、張揚生命力的活動。

為此,學校開展了系列德育實踐活動:

① 追尋清明文化,蒐集資料,瞭解清明節的由來;各地的清明節習俗;有關清明節的傳説、故事;背誦一首以上有關清明的詩。

② 郊外踏青,開展拔河、踢毽子、盪鞦韆、打羽毛球等親近自然、張揚生命力的活動。

③ 跟隨家人祭祖、掃墓,瞭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經歷等;關注祭祖、掃墓活動中的現象、習俗;談談自己對清明節各種習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為文化傳統可繼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動應破除的?

④ 製作科技小製作、環保袋;閲讀先進人物或事蹟,撰寫的讀後感。

實踐的收穫令孩子們興奮:交流中,他們發現清明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是唯一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傳統佳節;誦讀會上,一首首描寫清明、春天的詩詞在朗朗傳誦;辯論會上,對於迷信習俗的辯駁,錚錚有理;體驗日記中,對於清明節的認識和感悟具體深刻。

傳統節日及節日風俗感悟 第2張
  

正因為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清明節的內涵不僅是緬懷故人,還有親近自然、珍愛生命的'意味;不僅要傳承尊老愛幼的孝文化,還要弘揚珍愛生命、呵護自然、維護環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國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師、家長的引導下,孩子們過了一個文化內涵深厚的清明節,與傳統節日文化親密接觸,既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鍛鍊了能力,心靈也受到了一次洗禮。

又如端午節,除了引導學生了解端午習俗,參與包粽子、縫香袋的實踐活動之外,重點還應開展“走進屈原”活動。通過“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詩詞朗誦等活動,與偉大詩人屈原面對面:兩千多年前,偉大詩人屈原為他的祖國流盡了最後一滴淚,縱身跳進波濤滾滾的汨羅江。

屈原報國無門而以身殉國,堅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寧願去死也不願離開故國半步的情懷,一直引起同學們的深思和探索;他那與日月齊光的高潔品德,激起同學們無限的仰慕。從中體味他那痛苦執著的偉大情感,體驗他那崇高忠貞的偉大人格。

人格教育能夠發揮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華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過端午節,學習和傳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總把新桃換舊符,比較洋節日,一些傳統節日對中國小生缺乏吸引力,春節和元宵節等傳統節日之所以今天被國人看淡,與這這些節日大多來源於農業文明,與祭祖、驅鬼、借節日填飽肚子等聯繫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這種文化淵源和傳統形式也使得中國傳統節日歡快的氣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這與富裕起來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現代中國人顯得有些不協調。

隨着經濟的發展,節日本身也應該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