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會不會吃人

來源:時代範 2.43W

蝗蟲不會吃人

蝗蟲會不會吃人1

1、説起蝗蟲,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國作為一個蝗蟲災害頻發的國家,歷代有多少研究人員對蝗蟲進行研究並分析,致力於消滅蝗蟲,解決給我國農產品帶來的危害

它不僅是農民伯伯們的心頭大恨,更對莊稼造成了不可言説的威脅,早些年發生的蝗蟲災害,直到現在還印在人們的心中,更有“蝗蟲過境,寸草不生”的民間諺語,由此可見蝗蟲過境有多可怕了,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蝗蟲過境。

2、蝗蟲過境,指的就是鋪天蓋地而來,鋪天蓋地的蝗蟲必定會對農產品造成特別大的威脅,甚至會毀滅所有的農產品,不管對於農民還是任何人這都是非常大的災難,所以蝗蟲過境就是比喻非常大的災難即將來臨。

3、有這麼一種説法,“蝗蟲過境、寸草不生”,充分可見蝗蟲過境的危害,它無疑對我國的農產品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本身蝗蟲就是害蟲,之所以莊稼上噴灑的農藥就是為了防止蝗蟲的,如果成片成片的蝗蟲鋪天蓋地而來,可想而知對農產品造成的威脅以及後果會多麼可怕,這將是非常大的災難,蝗蟲過境指的就是災害即將到來。

4、蝗災時蝗蟲不會吃人,因為蝗蟲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吃植物的,另一類是吃肉的,而發生蝗災時的害蟲是吃植物的蝗蟲,所以不會對人造成威脅,只會對莊稼造成一定的影響。之所以會有蝗災時蝗蟲吃人這種謠言,是因為大家混淆了蝗蟲與蟈蟈,蟈蟈是食肉性動物,但是蟈蟈不會造成蝗災,所以蝗蟲是不食肉的。

蝗蟲會不會吃人
  

蝗災時蝗蟲真的吃人嗎

蝗災時蝗蟲會大量的吞食各種植物,因此會造成人類社會糧食的極度短缺,平時蝗蟲雖然是比較温和的,但是蝗災發生時,蝗蟲就像中了邪一樣,性情開始變得兇猛,但是這時的蝗蟲雖然愛吃,但是並不會吃人,畢竟它們都是成千上萬的成羣出現,所以要是吃人的話,那蝗災簡直就是能滅族的災難了。

蝗災時的蝗蟲是怎麼來的

其實我國自古以來都是農耕文明,所以對於蝗災有着非常多的經驗之談,蝗蟲平時都是單獨生活的`,所以很難出現蝗災時成羣生活的現象,但是當天氣乾旱的時候,蝗災出現的概率就會變大,因為蝗蟲卵在這樣的環境中孵化成功率會非常高,尤其是28-34攝氏度之間的環境,因此古人才説“旱極則蝗”,要知道一隻蝗蟲白天就能產下四百顆卵。

蝗災時的蝗蟲為什麼不能吃

蝗蟲在香港就有着“飛蝦”的美稱,因此平時普通的蝗蟲是可以吃的,但是在蝗災發生時,很多人認為這種蝗蟲體內有毒,是不能吃的,但是目前為止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説明蝗災時的蝗蟲能不能吃,但是一般來説蝗災時的蝗蟲繁殖太快,即便是吃也是沒法阻止蝗災發生的,因此最好不要貿然的嘗試吃蝗蟲。

蝗災時的蝗蟲能喂家禽嗎

蝗災時的蝗蟲是不太適合餵食家禽的,因為據説蝗災發生時,蝗蟲一旦成羣結隊,它們就會出現保護機制,從而釋放一種叫做苯乙腈的化學氣體,而雞鴨等家禽聞到這種氣味後就會拒絕進食,並且雞鴨吃蝗蟲也不是解決蝗災的根本辦法

因為一隻鴨子只能在一天內吃掉半斤蝗蟲而已,但是蝗蟲繁殖速度太快,遷徙速度過快,所以蝗災發生時最好是不要將雞鴨趕出去餵食,這在蝗蟲災害為什麼不放雞中就曾經提到過。

蝗蟲會不會吃人2

蝗災時蝗蟲是不吃人的,不管什麼時候的蝗蟲都是不吃人的,所以大家大可放心了,但是蝗災來了可比蝗蟲吃人更加可怕了,因為他們是數以億計的出現的,也就是説不管你家有多少莊家,你家地有多大,全給吃了,所以這蝗災的破壞比蝗蟲吃人更加可怕了。

中國歷史上是怎麼抵禦蝗災的呢?

中國傳統社會是一種較為典型的農業社會,民以食為天,農業自然是備受重視的。

中國悠久的農業發展史和文字記載,為我們瞭解古人的農業技術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詩經·小雅》

“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這是兩三千年前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所描繪的農業生產中關於蟲害的記載。“螟螣”、“蟊賊”就是田間各種害蟲。最後一句説:田祖保佑啊,把這些害蟲都投進火裏燒死吧。説明自春秋時期,就有田間治蟲的觀念和措施。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秦)始皇四年“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

這是關於中國古代蝗災的較早的記載。

但是當時應對蝗災的辦法是比較消極的.,正如《史記》記載,漢文帝年間,“天下旱,蝗。帝加惠:令諸侯毋入貢,弛山澤,減諸服御狗馬,損郎吏員,發倉庾以振貧民。”

將蝗災與其他天災一樣,看作是君王德行不施的結果。因此一有蝗災奏報,皇上就會做出一些樣子,施行德政,賑濟災民。而廣大地方官和民眾更是不知所措,只能焚香祈禱:蝗蟲啊,快點走吧。

積極治理蝗災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歷史人物就是唐代明相姚崇。

《舊唐書 姚崇傳》有記載,大唐開元四年,黃河中下游一帶蝗蟲大起,姚崇上奏稱:

“《毛詩》雲:‘秉彼蟊賊,以付炎火。’又漢光武詔曰:‘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蝗蜮,以及蟊賊。’此併除蝗之義也。蟲既解畏人,易為驅逐。又苗稼皆有地主,救護必不辭勞。蝗既解飛,夜必赴火,夜中設火,火邊掘坑,且焚且瘞,除之可盡,承山東百姓皆燒香禮拜,設祭祈恩,眼看食苗,手不敢近。自古有討除不得者,只是人不用命,但使齊心戮力,必是可除。”

蝗蟲會不會吃人 第2張
  

1、火焚法

姚崇指導人們破除迷信,不必再去“燒香禮拜,設祭祈恩”,而是積極驅趕,以避蝗禍。更是科學認識到昆蟲的趨光性,“夜必赴火,夜中設火,火邊掘坑,且焚且瘞,除之可盡”,一邊燒,一遍埋,真是個不錯的主意。

2、生物治蝗法

《舊唐書》中還記載了蝗蟲的天敵——各種以昆蟲為食的鳥類,助民滅蝗的事件。

開元二十五年。貝州蝗食苗,有白鳥數萬,羣飛食蝗,一夕而盡。

開元二十六年,榆林關有虸蚄食苗,羣雀來食,數日而盡。

天寶三載,貴州紫蟲食苗,時有赤鳥羣飛,自東北來食之。

這些“白鳥”、 “羣雀” 、“赤鳥”,均是生物治蝗的很好例證。

3、以蝗為食法

飛蝗橫掃下,農作物蕩然無存,甚至有記載,連牛毛都被飛蝗啃食的情況,人民顆粒無收,食不果腹。對蝗蟲自然是恨之入骨,恨不能食其肉而寢其皮。然後真的就有人這樣做了,最後發現,恩,味道還不錯啊。

《舊唐書 五行志》記載:“興元元年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蒸曝,揚去足翅而食之。”

蝗蟲富含高品質蛋白質,確實是不錯的食材。古人的探索精神,也為現代吃貨之食譜增添了一道美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