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獲得他人的幫助的方法

來源:時代範 3.09W

想獲得他人的幫助的方法,要想獲得他人的幫助,便是一個人的本性的博弈,你懂得人的本性,應用好人的本性的規律性,他人便會甘心情願的幫助你,現在分享想獲得他人的幫助的方法。

想獲得他人的幫助的方法1

獲得幫助的4種方法

我剛剛在十月初的時候生了孩子,這使得我家裏所有的3名孩子的年齡都在五歲以下。管理因此所產生的混亂教會了我很多有用的技能,而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尋求幫助——在工作中以及在家裏。以下是我所學到的:

要直接。暗示是行不通的。別人沒有明白你的意思會讓你發瘋,並且,當他們意識到你所期盼的是讀心術時,也會惹惱其他人。如果你需要幫助,那麼就這樣説出來。

要具體。相比於説"我這裏需要更多的幫助",嘗試着説"能請你今晚做晚飯嗎?我想要去回個電話"或"如果你能更多地參與到日常的回答客户的問題當中去的話,我會很感激的。我恐怕我無法做出足夠迅速的反應。"

閉嘴並等待回覆。不需要喋喋不休地道歉。給人一個回答是的機會。如果她説不,那你可以執行B計劃。

把保單放進銀行。事實是,每個人都會在某些時候需要額外的幫助,無論是因為生活會給你拋出一個弧線球(生病?家庭緊急事件?),還是因為工作中的事情因你無法預見的原因而變得非常繁忙。如果別人請求獲得你的幫助,做你所能做的來滿足請求。你有可能會得到回報。

想獲得他人的幫助的方法
  

得到幫助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讓幫助者瞭解到你需要幫助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一隻手拿着東西,另一隻手端着杯子,這時候你多希望有人能接一下你手中的東西。

但是你卻發現從你身邊過了好多人,沒有人幫助你,你很生氣為什麼別人不願意幫助你呢?

從心理學上來説,人們不會在意身邊發生的和自己無關的一切事情。

反過來你想想,你有沒有注意到別人也是一隻手拿着東西,另一隻手端着杯子。

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別人你需要幫助。

第二步:告訴別人你需要幫助。

人們不會讀心術,如果主動幫助你,如果你拒絕,會讓他感覺很尷尬的,所以,人們為了避免尷尬,往往會表現的.視而不見。

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別人你想要什麼幫助。

第三步:告訴幫助者他需要承擔的責任

千萬不要羣發消息,讓別人幫助你,實驗表明,你求助的對象越多,越不會有人幫助你。

如果你在羣裏發求助信息,羣裏所有的人,會想,很多人都可以幫助,為什麼是我?

正確的做法是,指定求助。

第四步:求助時,關注對方是否能幫助你

如果你寫了一篇文章讓別人幫你審審,也許你覺得很簡單,有10來分鐘就可以了,但是對方非常忙,根本沒有時間,結果就是回絕你。

正確的做法是,瞭解對方的時間和能力。

這就是得到幫助的四個步驟,但是我們的措辭也需要注意,不要讓求助顯得怪異。

1、過分強調同理心,許多人求助用賣慘的方式,非常慘,我想被求助者不但不會幫助你,而且會迅速逃離你,太悲傷會讓人難受,人們會下意識的躲避悲慘的事情。

2、不停的道歉,用歉意的方式請人幫助,例如,不要意思,耽誤你時間了…,這讓人感覺他和你不是一個團體的,你們之間不是很熟悉,會有距離感,幫助你不但不會拉進你們之間的關係,反而會疏遠。

3、使用免責聲明,例如,我通常是不會求人的…,感覺你很討厭向我求助,我幫助你無法獲得個人滿足感。

4、強調幫助者會很喜歡幫助,讓被求助者有操控的感覺,人類最討厭被人操控,沒有自由。

5、輕描淡寫你的需求,你認為非常簡單的幫助,也許對別人來説,很麻煩。如果對方拒絕你會有負罪感,這麼簡單都不幫你,但是對別人真的很難,所以準確説出你的需求,對別人是一種尊重。

6、提醒別人,他們欠你一個人情,用你以前幫助別人的事情求助,例如,我以前給你怎麼怎麼了…所以你一定要幫助我。幫助者感覺受到了要挾,被迫幫助你。

求助很簡單,也很複雜,不走心的求助,讓自己和對方都難受,走心的求助,在得到幫助的同時,還能增進友誼。

想獲得他人的幫助的方法2

第一,面對面法。

研究發現,面對面的求助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因為面對面的拒絕,也很難讓人啟齒,所以直接的求助,相對於間接的、通過中間人的,或者發封郵件的這種,成功概率會更高一些。

第二,以退為進法。

提出一個別人一定會拒絕你的、比較困難或者離譜的要求,進而提出一個你實際想要的、較為合理的要求,這樣你的要求會更有可能被別人接受。要知道拒絕一個人也不好受,拒絕一個人會讓人產生不適和內疚感,向拒絕過你的人再次求助,你不僅很有可能獲得幫助,同時你也是給了別人一次讓他能好受一些的機會。

想獲得他人的幫助的方法 第2張
  

第三,登門檻法。

拒絕過你一次的人,未必第二次還會拒絕你,但是幫助過你一次的人,第二次還可能會幫你,這是因為一個概念,叫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是指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產生分歧,從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

這是一個奇怪但又很強大的心理現象,人類通常展現出一種對一致性的依賴,簡單來説,就是我之前信過你一次了,如果下一次我不信你,就等於承認我上次認知的失敗,所以幫助過你的人為了避免產生認知失調帶來的不適,就會繼續幫你。

幫助其他人最穩當的好處之一,就在於它能振奮提供幫助的`這個人的精神,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説的親社會行為帶來的温情效應

親社會行為是指自覺自願給他人帶來利益的行為,哪怕這個行為對自己並沒有明顯好處。

比如説你在電梯裏,給馬上要進來的人按開門的那個鍵,或者你提醒一個陌生人他的手套掉了,你都會有這種温情效應的體驗。

現在你可能有些疑惑,那為什麼我在過往的經歷當中,有應該獲得幫助的時候,也遇到過樂於助人的人,為什麼有時候我們鼓起勇氣求助,卻沒有得到幫助呢?

如果你沒有獲得幫助,可能你只是沒有使用正確的求助方式,沒有為事找對人,或者找對了人,你説話的方式不對,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事就根本不能找人幫忙,誰都幫不了你。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求助只要方法對都會得到迴應,我們確實有得不到幫助的時候,但正確的求助能幫你提高獲得幫助的概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