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

來源:時代範 1.51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1

今天,我值午班。當孩子們鋪好了小被子,我拉上彩色的窗簾,光線暗淡了下來。周圍漸漸安靜了,孩子們在這寂靜中慢慢進入了夢鄉。忽然,耳邊傳來斷斷續續的抽泣聲!咦,怎麼了?

有的孩子被吵醒了,抬起頭來張望!我連忙尋着聲音走過去,仔細看了看,發現了躲在小被子下的點點小朋友:他正兩手緊緊攥着被角,咬着嘴脣,哭得滿臉是淚!我急忙問他是不是不舒服?他搖搖頭。我又問他是不是尿濕褲子了?他還是搖搖頭。這是一個自理能力很強、很懂事的孩子,今天怎麼會無緣無故得哭起來了呢?我很納悶,就坐在點點的身邊,輕輕握住她的手,讓她慢慢平靜下來。過了一會兒,點點不哭了,她抬頭看了我一眼,哽咽着説:“老師,我剛才吃飯前忘記洗手了!我媽媽説吃飯前不洗手,腸子會剝皮的!”話剛説完,他又“嗚嗚”地哭了起來,哦,我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就摸摸他的頭説:“吃飯前是應該洗手的,如果不洗手,細菌就會被吃到肚子裏去,那樣會肚子疼得!以後吃飯前可要記得洗手呵!”點點遲疑地問:“老師,我的腸子會剝皮麼?”我笑着説:“一次不洗手,腸子不會剝皮的!你只要記住以後每次吃飯前都要洗手就行了!”點點聽了,終於放心了,她使勁點了點頭,如釋重負地回到自己的小牀上,躺下了。孩子們安靜下來,不一會兒就都睡着了……望着孩子們熟睡的小臉,我不禁想了很多!有人説:“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家長的影子。”

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啊!做為家長應該以正確、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保持科學的態度認知生活。一味的誇大雖然當時有好的教育效果,但這樣會在孩子的心靈留下不好的影響!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2

現象一:早上入園時,個別家長來到我面前説:“老師,麻煩你讓我的孩子多喝點水。”

現象二:下午離園時,某些家長一接到孩子,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白開水或各種飲料讓孩子喝。

出現以上現象,無疑就是家長覺得孩子在園飲水量不足。其實,我們平時經常提醒孩子們喝水,並且在每次飲水時都會説出最少兩杯啊!但這個提醒的作用有多大呢?我悄悄地觀察了幾天孩子們喝水的'情況:如果老師不盯着,孩子們就盛很少的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俗話説“小寶寶是水做的娃娃”,年齡越小身體含水量越高,幼兒身體中的水分約佔其體重的70%~80%,如失水量達體重的10%以上就會危及生命。5~6歲的幼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80~100毫升的飲水量。當然,這並不是説每天要孩子喝十幾杯水,孩子平時吃的牛奶、蔬菜、水果和米飯等食物中均含有水分,補充了幼兒需水量的60%~70%,還須靠飲水來補充剩餘的30%~40%。為了讓幼兒認識到水對人體的重要性,培養幼兒良好的飲水習慣,本人對中班幼兒的飲水習慣作了研究,認為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重視、共同配合。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3

20xx年我到幼兒園當中班保育員,雖然我從教過國小低年級,但是負責幼兒的保育工作是一點經驗也沒有,只能在工作中摸索。

一個多月來我和孩子們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着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平時,孩子們遇到困難也喜歡和我説説他們的事,我是孩子們的一份子,我喜歡和孩子在一起。

中午,我進教室盛飯菜的時候,孩子們喜歡聽我告訴他們今天吃什麼,然後再由老師告訴孩子們今天吃的菜對自己身體有什麼好處。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地把所有的飯菜都吃完。每次見孩子們大口大口地吃飯,我心裏有也特別高興。對於有個別幼兒偏食的現象,我會很有耐心地讓他嘗一嘗,再問他:"好吃嗎?”他也會很努力地慢慢把飯吃完。有一位新來的小朋友一到吃午飯的時候就要吐,但再換一碗,他會把飯菜全部吃光,而且也吃得很快。就針對這一現象,老師詢問了家長,他媽媽説他在家從來沒這習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和老師觀察了他吃飯的情況。原來,他一坐下來吃飯,就把飯全往嘴巴里塞,塞得滿滿的,喉嚨口咽不下去了,就全給吐出來了。經過了解才知道,他原來的幼兒園阿姨和老師一直讓他快點吃,吃慢了,還要挨批評,所以他剛來這,怕吃慢了也受到批評,因此吃得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每到吃飯前,我就和老師們就告訴他慢慢吃,克服他飯前緊張的心理。今天我驚喜地發現他不吐了,也不會緊張地一口接一口吃了。

無論你今天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你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們的眼裏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和孩子們是朋友,很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今年我帶了兩個中班,一個是我以前的班級中一班,還有一個是中二班。一開學,中二班孩子們看見我就會叫我"阿姨早”、"阿姨好”的,不知什麼時候,我發覺他們跟中一班的孩子們一樣,喜歡叫我"小萬阿姨早”"小萬阿姨好”了。這個稱呼似乎有了一種親切的感覺,也不知不覺地拉近了我和中二班孩子們之間的距離。

一個多月來我和孩子們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着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平時,孩子們遇到困難也喜歡和我説説他們的事,我是孩子們的一份子,我喜歡和孩子在一起。

中午,我進教室盛飯菜的時候,孩子們喜歡聽我告訴他們今天吃什麼,然後再由老師告訴孩子們今天吃的菜對自己身體有什麼好處。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地把所有的飯菜都吃完。每次見孩子們大口大口地吃飯,我心裏有也特別高興。對於有個別幼兒偏食的現象,我會很有耐心地讓他嘗一嘗,再問他:"好吃嗎?”他也會很努力地慢慢把飯吃完。有一位新來的小朋友一到吃午飯的時候就要吐,但再換一碗,他會把飯菜全部吃光,而且也吃得很快。就針對這一現象,老師詢問了家長,他媽媽説他在家從來沒這習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和老師觀察了他吃飯的情況。原來,他一坐下來吃飯,就把飯全往嘴巴里塞,塞得滿滿的,喉嚨口咽不下去了,就全給吐出來了。經過了解才知道,他原來的幼兒園阿姨和老師一直讓他快點吃,吃慢了,還要挨批評,所以他剛來這,怕吃慢了也受到批評,因此吃得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每到吃飯前,我就和老師們就告訴他慢慢吃,克服他飯前緊張的心理。今天我驚喜地發現他不吐了,也不會緊張地一口接一口吃了。

無論你今天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你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們的眼裏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和孩子們是朋友,很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4

新學期開始,我們班來了好多新朋友,雖然都是些陌生的臉孔,但看看那些純真而可愛的小臉蛋,我不禁覺得自己在這個孩子羣中被感染成了快樂而幸福的“孩子王”。大多數孩子都能很快的融入到我們的班集體中去,只有胖胖,自從他來到園中便哭聲不絕,倘若安慰他,便會拳腳相加,對於他我實在無計可施。

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他是一個可愛而健談的孩子。起初他總是哭喊着跟在我後面,當我帶他到大型玩具羣時,他的哭聲嘎然而止了。只見他笨拙而滑稽的奔到跳跳牀前,撒了歡一樣的爬上去盡情的玩着,他一邊玩嘴裏還一邊為我講述着……滔滔不絕的談話,讓我頓然開朗,看着這個胖嘟嘟而又總説“大人話”的孩子,我高興的樂了!

抓住這點,我微笑的看着他,認真耐心的.聽他講完並豎起大拇指告訴他你是一個很棒的寶寶,我由衷地大加表揚、讚許,還實實在在的為他在頭上點上了一個小紅點,他如獲至寶,那高興勁就別提了,藉此我告訴他:“明天來園可不許哭鼻了,要做個好寶寶”,他點頭答應了,離園時,我撫摸着他的小腦袋,和他拉勾約定,以後不許哭鼻了,他點點頭並擺手向我説再見,看到這些,我覺得只要有耐心和愛心,孩子回報於你的將是那燦爛的笑容。

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裏有許多感觸:我知道洪亮和毓龍兩人的性格非常相似,都特別喜歡玩,一直是班中最令我操心的兩個孩子。也許是共同的興趣愛好吧,他倆整天在一起玩,也算是行影不離的好朋友吧。但是,他們還是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他們兩人在一起能揚長避短,互幫互助,或許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何不嘗試一下呢!要知道,集體的教育力量是無窮的,同伴的影響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5

“啊啊啊!快跑啊,快跑回自己的家!”戴着各種小動物頭飾的孩子們在聽到我的口令聲後,一個個邁着小步啊啊地叫着急急地往“自己”的“家”裏跑去。這是今天的活動——《小動物找家》,目的是讓幼兒聽指令往指定方向跑,鍛鍊他們走跑動作的協調性。

一開始小動物們回家的口令是“下雨啦!”,玩了幾輪之後,我把自己化身為大灰狼,同時口令變成——“大灰狼來啦!快跑啊!”小班的孩子非常容易受情景感染,剛才只是天氣不好回了家,這回是可惡的會吃小動物的大灰狼出現了,所以他們玩得更投入了,每次“大灰狼”一出現,他們就嚇得一溜煙全回了各自的家。我這隻“大灰狼”“得意洋洋”地看着跑回家的小動物,這時,“小豬”圓圓説話了,他小臉通紅,小手舉在腦門表示一團火説,“小豬發怒了!”哈哈,若不是還在扮演着大灰狼,我真要被他逗得前仰後合,小傢伙看來已經完全進入到角色中去了。

這隻“小豬”在發怒,他雙拳緊握,小嘴巴緊閉,他不滿意大灰狼總是嚇唬他們,要吃掉他們。他的潛意識裏開始反抗。我也在迅速反應:為什麼只讓小朋友躲避大灰狼呢?為什麼不可以讓他們用集體的力量來學會反擊呢?這滿可以作為這次活動的擴展延伸啊!如此一來,孩子們從活動中學習到的就不僅僅是聽口令往指定方向跑了,還可以引導他們要勇敢,培養他們的團結精神。

於是,我這隻“大灰狼”惡狠狠地説,“哈哈!你發怒了?!那就過來對抗我吧!可是,就你一隻小小豬,怎麼能打倒我這隻大灰狼呢?!”我的'激將法果然管用,“小動物”聽完“大灰狼”的説話,大聲喊起來,“我們一起上,趕跑大灰狼!”他們一邊喊着一邊衝上來,啊呀!真是來勢洶洶,嚇得我這隻“大灰狼”夾着尾巴灰溜溜地跑了。

小動物們勝利了,感受着成功的喜悦,興奮地跺着小腳,“我們贏了,我們贏了!我們趕跑大灰狼了!”我趁熱打鐵問他們,“為什麼一隻小動物打不跑大灰狼,很多小動物一起使勁就能打跑大灰狼?”眾説紛紜中,我和他們一起總結出來那條真理——團結起來力量大!

這次活動,由於孩子積極投入之後的反應,引發了整個活動目標與內容的擴展延伸。一隻發怒的小豬,一個靈活的教育策略,成就了一節有意義的耐人尋味的活動。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6

假期靜下心來,回味幼兒園前兩週舉行的“早期閲讀活動”,猶如一枚枚橄欖,反覆的咀嚼卻愈發顯得回味無窮,回想聽過的每一個活動,老師們在精心選材後把有趣的繪本帶到孩子們中間,讓孩子們真正愛上了閲讀,讓孩子們體會着繪本中温情的“意味”、奇妙的“趣味”和無窮的 “風味”!

一、選擇有閲讀魅力的繪本

都説選好材是上好課的前提。在這次早期閲讀活動中,大家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有的從培養閲讀習慣出發,有的從社會性發展出發,還有的從情感體驗出發選擇了繪本材料。而我在幼兒園的圖書室裏發現了《獅子燙頭髮》這一繪本,可愛的形象、豐富的畫面、有趣的情節一下子吸引了我,一查網上資料,幾乎沒有任何關於這本繪本的教學資料和參考,是教材不合適還是……我拿着繪本細細品味着,作品中狐狸和老虎有別於常的性格、情節的.趣味波瀾,讓我深深感受着其魅力所在,心裏默默想着:就是它了!

而同伴們的選材小班《小熊你好》、《好餓的小蛇》……中班《猜猜我有多愛你》、《親愛的小魚》……大班的《不要再笑了,裘裘》、《小豬變形記》……都能讓幼兒與畫面裏的角色行為產生共鳴,共鳴中的欣喜或煩惱都會刺激幼兒的閲讀情緒。

二、挖掘有魅力價值的提問

個人認為“提問”是繪本教學課堂的精髓之一。我們在繪本教學中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積極應答”。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7

今天上午區域活動時我和美工區的孩子們談論着一些有趣的話題,我順手拿起一支蠟筆在紙上畫了幾條小魚,我得意洋洋地問孩子:“老師畫的好看嗎?”“好看!”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也在預料之中。在眾多肯定的聲音裏,我還是聽到了一個持否定意見的聲音。

我高興的心情突然消失了:“是誰説不好看的?”很快有孩子告訴我:“是黃文傑説你畫的不好看。”這時候我發現黃文傑滿臉通紅低着頭不敢看我。我想也許孩子有自己觀點和想法,黃文傑是平實是一個比較聰明活潑的孩子,總是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想法,平時畫的很好而且想象力也很豐富。於是我説:“我知道黃文傑的意思是他會比我畫的漂亮,對嗎?”只見黃文傑使勁點了點頭,眼裏閃爍着喜悦的光芒。孩子們也紛紛向他投去了佩服的目光。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聽到別人肯定的評價,連孩子的評價也不例外。

平時,我畫的每一幅畫,做的每一個簡單的舉動都可以得到孩子們的認可,有時甚至是驚歎,儘管在大人的.眼裏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和不足為奇。習慣了孩子們的肯定,我也變得“洋洋自得”,偶爾的不贊同聽來是那麼的刺耳,但是我想我們和孩子的交流是平等的,對孩子否定的評價也應該坦然地去面對,我的一句“黃文傑會比我畫的更好看”,不僅是對孩子持不同意見的尊重,而且這平心靜氣的一句話能讓更多的孩子不侷限於老師的權威,敢説真話,感受平等。讓孩子們在自由和諧的氛圍中快樂成長。

中午吃過午飯,我帶着孩子們在種植園地裏散步,一陣微風吹來,清新的菜花香撲面而來,讓人神清氣爽。蜜蜂蝴蝶在花中快樂的飛來飛去,告訴人們春天來到了,孩子們追着蝴蝶跑來跑去,格外興奮。看着他們那麼高興的樣子,我就讓孩子們解散,自己去玩玩,感受春天帶來的氣息。過了一會兒,看到孩子們已經滿頭大汗了,我就讓他們回到教室,休息一下,準備讓他們午睡了。

這時,沈樂言走到我的面前對我説:“張老師,我們要送你一件禮物,已經放在午睡室的桌子上了。”我説:“是嗎?那張老師去看看。”我走了進去,看到桌子上放了好多美麗的仿真鮮花,原來這些仿真鮮花是早上沈老師上課教給孩子們做的。就是這樣一份簡簡單單的禮物,卻讓我特別的高興,這勝過任何一件值錢的東西,因為在這份禮物裏包含了孩子對老師的愛,知道在孩子的心中有老師。沈樂言問我:“張老師你喜歡嗎?”我摸摸她的頭説:“張老師太喜歡了,謝謝你們送老師的禮物,老師會保管好的。”她又説:“我們覺得仿真鮮花很漂亮,所以想把它送給張老師。 這是孩子們的勞動成果,也是孩子們的心意,作為老師收到能不高興嗎?所以我想把這份喜悦與大家一起來分享。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8

快過節了,我們在班裏掛了很多的窗花、雪花等裝飾物。幼兒覺得非常新奇。很感興趣。於是在教學時,我為幼兒提供了幾個範例、多彩的正方形手工紙、剪刀。教學一開始,我首先出示了準備好的範例,孩子們都很喜歡。情緒特別高漲,都躍躍欲試。可是當我講解示範完剪窗花,讓幼兒練習時,幼兒們便接二連三的叫着,“老師,我不會。” 於是我便依次地去幫助、輔導這些幼兒。

一個活動我一直在個別指導,其餘的幼兒根本無法顧及。分析:活動結束後我反覆思考:是我的示範講解不到位嗎?還是幼兒對本節課沒有興趣?為什麼這麼多的幼兒都説不會呢?這一連串的問題一直在纏繞着我。首先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孩子現在在家裏都是被嬌寵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動手的機會很少,能力也都比較差。特別是為了安全家裏一般都不許孩子動剪刀一類的東西。其次既然我的示範講解説的很清楚,幼兒竟然接二連三地説不會。幼兒是真不會還是假不會,他們對剪窗花是感興趣的,在以前的摺紙課中也出現過這樣的事情,針對這種情況,我覺得我對他們不能置之不理。

所以我從他們的角度對這種情況進行分析,這些幼兒裏面確實有不會的;又缺乏自信心的.;也有的懶惰的;甚至有部分幼兒是跟着起鬨的。目的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要想改變我們班級這種現象,我首先改變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指導語言上,我更多的是使用誰來玩玩,誰來試試,誰來教大家等商量的口吻,激勵的語氣,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這樣做讓老師瞭解到哪些幼兒是真正不會的,

今天我們班上了堂美術課,其中一個作畫要求是“塗色動物時要注意跳開眼睛”。在分組教學時我們運用了不同的語言取得的效果大不相同。 鏡頭一-老師:我們來給小動物的臉塗上顏色,塗顏色時要注意,臉上要畫滿,不能看見白顏色,塗到眼睛時要注意跳開眼睛。 幼兒反應:教師講解時反應不熱烈,作畫時不能自覺跳開眼睛,需要老師不斷提醒。 鏡頭二-老師:今天要小朋友給小動物洗洗臉,我們給小動物洗臉的時候,要洗的乾乾淨淨的,肥皂水要洗滿整張臉,能不能把肥皂水洗到眼睛裏去? 幼兒反應:熱烈,作畫時基本能自覺注意跳過去。 反思:這是教師的兩種教學方法及教學效果,第二位教師巧妙地運用了兒童化的語言,將塗色和洗臉聯繫起來,輕鬆地讓幼兒明白了塗色跳開眼睛的效果。而另一位老師就顯得平淡,缺少兒童化成分,幼兒興趣不高,也不易接受,效果不佳。 由此可見,教師能否巧妙地運用一定的兒童化的語言,與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的好壞是分不開的。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9

平時,小朋友的小椅子都是整齊地排在牆邊,上課時侯,小朋友都搬着小椅子圍到桌子旁邊來,儘管每次都告訴孩子們要輕輕拿,輕輕放,但他們總是拖着,推着走。這樣不僅很吵,而且會損壞椅子,長此以往,還會使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上活動課了,孩子們興奮的.站起來搬椅子,還是又推又拖。我大聲説: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哭呀?孩子們馬上安靜下來,教室裏一點聲音也沒有。過了一會兒,孩子們紛紛嚷起來:誰也沒有哭!我搖了搖頭,一本正經地説:怎麼沒有,你們仔細聽聽,好像是小椅子在哭!

孩子們都趴在椅上聽,劉軒小朋友奇怪地問:小椅子為什麼哭呀?剛才,你們搬椅子的時侯,不是推就是拖,都把小椅子弄疼了,小椅子就哭,小椅子説不想跟你們做朋r友,因為你們一點也不愛它,聽完我的話,小朋友馬上輕輕地搬起椅子,老師以後,我們要輕輕地搬椅子!

從此,小朋友搬椅子的時侯,都是輕輕的。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10

三月份是幼兒園的文明月,在家長會上我們倡議家長朋友參加到“文明一家人”親子活動中來,通過家園合作,開展多種形式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幼兒的文明意識,加強幼兒日常行為養成教育。我們中班開展的是《我是文明小使者》活動,請家長幫助記錄下孩子在家庭、社區、公共場所的文明行為10件,如:有序乘車、禮貌讓座、文明作客、走斑馬線、垃圾入箱等等。一個星期過去了,洋洋拿着完成好的文明月資料興高采烈地跑進了活動室,大聲地説:“老師,我的‘書’做好啦。”這小傢伙完成得倒挺迅速的,帶着憧憬和好奇我翻開了他的資料。只見家庭公約上寥寥幾語,文明行為十件事的記錄竟都是孩子擺的POS,完全沒有去認真實施的痕跡,我的心裏一下子涼了半截。在孩子面前我沒有立即表現出失望,誇了他兩句,他樂呵呵地回到了座位上。接下來的幾天陸續有一些孩子也交來了資料,都和洋洋的情況差不多。細思量,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家長會上已經向家長做了詳細的介紹和指導,為什麼達到的效果不佳呢?如果只是為了完成那一疊資料,那文明月活動不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嗎?為了更好地將活動開展下去,我先後預約訪談了幾位家長,通過交流、溝通了解家長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

1.家庭成員不夠重視。

由於家長會只有一個家庭成員參加,所以在回去傳達意思的時候重點不明確,有些出入和偏差,對文明意義理解不深,導致一家人的力不能往一處使。

2.完成任務意識過強。

家長在帶領孩子開展活動時存在着任務意識,認為只要將資料儘快完成交給老師就大功告成了,忽略了幼兒在活動中養成教育的培養,導致結果重於過程。

3.參與的條件限制。

在我班的家長羣體中有些父母工作較忙,雙休日不休息,有些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還有一些特殊的單親家庭,這都給活動的開展帶來了客觀條件的限制。

4.家長之間存在個體差異。

由於活動的設計是需要家長帶領孩子走進社區、公共場所去進行一些文明行為的體驗與實踐,這需要家長本身就具備與人溝通、交往的一些技巧。但有的家長個性比較內斂,不願意主動去與人交流,這樣就給活動的開展帶來阻力。分析了一些客觀原因後,作為老師我們也進行了一些反省和思考。文明月的活動本身是非常有意義的,雖然我們前期在理論的積累、計劃的.制定、家長會的召開方面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但這件事並不是交給家長就萬事大吉了,我們應及時關注家長和孩子活動開展的進程。作為家長第一次開展這樣的活動,更希望老師給予建議和支持,最後達到雙贏的效果。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們對近期的工作進行了一些調整:1.榜樣示範引領通過平時的觀察和了解,家長中不乏一些善於學習、樂於嘗試的先行者,每次幼兒園的活動他們都積極響應,走在大家的前面。我們主動與這些家長討論、交流,並請他們先進行嘗試。例如:小旭的的爸爸對我們制定的文明月的活動計劃又進行了細化,他對每個星期的活動都有了明確的規劃,並嚴格按照計劃實施。整個過程有條不紊,有的放矢。然然的媽媽則認為文明行為養成的其它的方面在每天的生活中可以潛移默化地滲透,所以她選擇植樹、為社區服務這兩個主題並利用雙休日開展活動。從買樹種、選擇種植的地點、全家人共同植樹、孩子在參與過程中的表現及時記錄下來,與我們分享的是一次豐富、詳盡的植樹經驗,也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家庭其樂融融的和諧畫面。我們將他們製作的資料放在家長園地、班級網站、QQ羣中與其他家長共享,並請他們的孩子在班裏將活動的過程進行了介紹和講述。有了這些榜樣的示範引領,激發了大家參與的慾望,許多家長獲益匪淺,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也陸續開始了活動。像洋洋家先交資料的一些家庭也樂意將活動繼續開展下去,同時不斷豐富自己的記錄和資料。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11

我們班有個孩子叫劉子越,是獨生子女。這個孩子性格外向,但不能與人友好相處,遇上不順心的事情就發脾氣,哭鬧。在班上一旦與同伴發生爭執,他就大叫,哭鬧,跺腳,奔跑……直到老師進行不公平的處理後才停止。劉子越的父母、爺爺奶奶十分的寵愛他,對他的要求有求必應,只要劉子越發脾氣,哭鬧,就會遷就,最多就是一翻深刻的“道理”。時間一長,劉子越便有恃無恐,對誰都不怕了。 劉子越小朋友的任性行為,其實在兒童心理病理學中被稱為“兒童行為失調綜合症”,是一種兒童心理偏異的行為。

但他的任性行為較為嚴重,主要原因我通過觀察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中心意識強。 他是一個比較願意展示自己的小朋友,但老師不能每件事都讓他一個人做,當老師請其他小朋友做事的時候,他就會產生任性行為。主要是他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幹,希望老師能一直表揚他。當老師將任務交給別人時,他就會心裏不舒服,想把事情奪過來讓自己完成。

2、任性。 劉子越跟奶奶相處時間較多,奶奶平時對他非常遷就,甚至放任、姑息、縱容他的很多不良行為,對他百依百順,事事都由着他的性子來,沒有給予孩子應有的約束。久而久之,遇事放任自己形成了定勢。

本月開始,我通過從班主任那裏的瞭解,也在平時的教學觀察中逐步想出了一些對策,用在劉子越身上有了明顯的進步,也希望他能逐漸改正偏異行為。

(1)轉移注意 孩子注意力都易分散,易為新鮮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我經常把劉子越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他的注意力被轉移後,很快會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2)預先提示 在我已掌握劉子越任性行為規律後,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

(3)冷處理 當劉子越由於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我就暫時不予理睬,給他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不要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當無人理睬時,他自己會感到無趣而作出讓步。事後,我再對他簡單而認真地説明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並對他説:“相信你以後會聽話的”之類的話來鼓勵他。

(4)激將法 利用他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5)適當懲罰 對於年齡還小的劉子越來説,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我同時覺得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12

兒時,我曾有過好多好多美麗的夢想,老師告訴我“祖國就是媽媽,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我想當軍人保家衞國,想當醫生救死扶傷。但“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到“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再到“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這幾句斬釘截鐵的話語讓我意識到一位園丁的重要性,我毅然選擇了幼兒教育事業。三年的幼兒教育生涯,使我深深的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是博大的愛,自從踏上這個工作崗位的那天起,我一直堅持努力以我全部的熱情和愛心去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靈,銘刻在心的是我的責任、我是老師,我要給這些尋夢孩子引路我不是詩人,不會用漂亮的詩句來謳歌我的職業;但,我是一名教師——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

當年,剛剛畢業的我,自豪而又興奮來到孩子們中間時,幾許羞澀,幾多緊張。在同事們的'鼓勵和“傳、幫、帶”下,我很快擺脱了內心的恐慌,進入了角色,將自己融入到孩子們學習與生活中。那時的我,常常着眼於孩子們學的象不像,做的好不好,而對孩子的長遠發展,缺少全方位的考慮。我常常在心裏悄悄的問自己:“我是一名好老師嗎?”回答是:“不全是,離好老師還很有差距”。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説:是紮實的基本功,是愛。這些我都贊同,但我覺得最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責任感,沒有強烈的責任感,責任心。一切都無從談起。

我是幼兒教師,我就要對孩子負責。我就要平等地欣賞、對待身邊的每一位孩子。我沒有理由以貌取人厚此薄彼,助長孩子的自負或傷害孩子的自尊。我唯一能做的是關愛有加,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讓每一位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樣健康成長。記得我班有個叫陽陽的小朋友剛入園時,年齡小,個子矮,好象用力一拉會把他拉壞似的,去廁所小便,他望着便池不感邁步,我遞上一隻手,他扶着邁了過去。他小便完,我又遞上一隻手,他又拉着我的手下來,就在這牽牽拉拉中,陽陽能自己入廁了,他的媽媽説:陽陽上幼兒園進步真大,謝謝您,老師。”

我是幼兒教師,我就要對家長負責。當家長把他的心肝寶貝送到我懷裏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責任有多重!我要像媽媽一樣呵護孩子,關愛孩子,幫助孩子。我又要做媽媽無法做到的——教師的責任,我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引導他明白道理,幫他探索世界奧祕。家長的期望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我要對家長負責,還家長一個健康,快樂、活潑聰明的寶貝。

我是幼兒教師,我就要對我的幼兒園負責。我始終如一的以一個主人翁的精神去關心幼兒園,熱愛幼兒園,熱愛這些孩子,為幼兒園的發展獻計、獻策、獻力。不斷的重温幼教理論知識,學習新《綱要》,瞭解新觀念,新思想,新信息,時時保持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我創造性的落實園計劃,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把工作做得更完美。每次佈置環境,孩子在班裏時,我沒法去做,因為這時我的眼裏只有孩子。只有等孩子離園後,我才和班裏的其他老師開始佈置。

我是幼兒教師,我就要對國家負責。因為現在的孩子是將來建設祖國的後備軍,如果現在我姑息了一位孩子拿別人的東西而沒有告訴他這樣做不對,那麼,他將來有可能做對國家有害的事,又怎能指望他建設祖國?所以,我對祖國負責,告訴孩子對與錯,幫孩子分清是與非,容與恥,幫孩子成長為對祖國有用的人,這是我,一個幼兒教師應負的責任!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13

一天早上,小囡的奶奶把我叫到一邊,告訴我這幾天多注意一點小囡。因為最近幾天接她回家時,她都會滿頭大汗。留心的家人還發現,只要是在家裏沒有事情時,她也會把兩條腿放在一起用力摩擦,而且一會就渾身出汗。家裏人知道這是不良行為,但不知道怎麼幫她糾正,請我們幫助她改正這個壞毛病。

我知道,她的這種行為只不過是偶然碰到了身體的某個部位,喜歡那種特別的感覺,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但也要注意糾正的.方法。如果有幾天讓她沒有繼續受到這樣的刺激,很快就會忘掉的,但如果糾正不當,反而會加深她的印象,促使不良行為養成不良習慣,到那時就不容易再糾正了。

聽了我的解釋,小囡的奶奶鬆了一口氣。我接着告訴小囡的奶奶,應儘量多注意小囡的舉動,一經發現,要立即採取做其它動作或活動的方式轉移其注意力,尤其是睡覺前等孩子獨處的時間裏,注意陪伴她,和她説話或講故事給她聽,分散她注意力,使之自然入睡,減少她不自覺行為的機會。平時應堅持多一份關心,多充實孩子的生活內容,減少責備、埋怨與壓力,更不能呵斥或打罵。

上課的時候,我也密切注意觀察小囡的舉動,就為了糾正小囡的行為,我和其他老師商量,在上課時有意識地多安排小囡做事情,在一次上課的時候,我在掛好掛圖轉身過來時,發現小囡又有些不自然,我就很自然地説:“小囡,你站起來幫老師看一看,老師有沒有把圖掛偏,好不好啊?”小囡很高興地站起來,仔細地看了一陣,才説:“老師,就是上邊的一個角折了。”我趕忙説:“小囡觀察真仔細,聽得也一定認真了!”並把那一個角抻平壓實,請小囡再坐下時,她已經忘記了剛才的動作,注意力重新回到課堂上來。

現在,小囡的奶奶喜滋滋地告訴我,小囡接回家時身上不在出汗,在家也比以前好多了,再經過一段時間,小囡就會徹底擺脱了那個不良行為的困擾了。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14

小班教養筆記觀察記錄——快樂洗手

小班幼兒在洗手的過程中,總會聽到不斷的告狀聲:“老師,他又在玩水!”“老師,誰誰沒有挽袖子”……每天這些事情總是重複發生。過去,我總是反覆提醒常規要求,“洗手時要這樣……要那樣……注意……”可效果總是不好。

我想,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徵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愛的遊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徵,並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於是,我調整了策略。

這天,在孩子們洗手時,我也加入進去,並有表情地唱起了《洗手歌》,這是我從《洗洗小手》改編過來的歌曲:

挽起袖口,洗洗小手,我們來洗――手……

甩甩抖抖,甩甩抖抖,水珠飛跑了……

我邊唱歌曲邊洗手,當我唱倒甩甩抖抖時,時而快抖,時而慢抖,誇張地動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紛紛跟我學起來。格格甚至一邊隨歌曲的.內容進行表現,一邊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動作之中。

讓洗手環節趣味化,遊戲化,讓幼兒在歌曲的強弱,節奏快慢的變化中,通過動作表現歌曲內容,表達自己對歌曲歡快的感受,能促使它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現在,就連以前幼兒最愛敷衍的挽袖子,甩手,摘毛巾等環節,孩子們都願意主動完成了。

教師應做有心人,引導幼兒建立適合其年齡特徵,能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科學合理的常規。尤其是如何引導幼兒由“要我怎樣做”變成“我要怎麼做”,值得我們每一個幼教工作者深思。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15

一天餐前洗手的時候,生活老師臨時有事去了,不在班裏,我要忙着組織孩子們餐前洗手,還要看着熱騰騰的飯菜,以免孩子們燙到。我急忙到盥洗間給幼兒打開了水龍頭,叮囑他們排好隊,把小手洗乾淨,便回到了活動室。沒走幾步,就聽見盥洗間裏鬧哄哄的,還伴着爭吵和埋怨,有的説‘就是你,把我的衣服弄濕了。’有的説‘是你自己弄濕的’。

我連忙跑進去詢問情況,只見夢宇和朵朵的衣服上濺了很多水,安琪的臉上也是水,好像剛哭過一樣。夢宇指着彬彬説‘就是他,把我的衣服弄濕的’安琪和朵朵也跟着一起附和。彬彬委屈的指着水龍頭對我説“是它弄的”。我一看水龍頭,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原來是我剛才開水龍頭的時候太着急,把它開的太大,水流的太急了,所以才會導致剛才的事情發生。

看着這些一臉茫然的孩子,我大腦臨機一動,何不就這個事情教育孩子如何正確使用水龍頭呢?於是,我走到水龍頭的跟前,讓孩子們圍在周圍,將水龍頭關上,再重新扭開。這一次我開的很小,叫來剛弄濕了衣服的朵朵再洗一次手。只見她眼神裏滿是疑惑的望着我,小心翼翼的將小手伸到出水處。我微笑着示意她可以大膽的洗。她先用右手輕輕的去試了試,沒有水濺起來,才將左手也放心的伸了去。看到朵朵這次沒有弄濕衣服,孩子們都歡呼了起來。我連忙趁機問:“為什麼這次朵朵洗手沒有弄濕衣服呢?”俊濤説“她小心了”,萱萱説“她離龍頭遠些了”。,正當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得起勁的時候,我突然將龍頭擰到最大,只見水柱衝在池子裏濺得四周都是水,孩子們大聲的喊“太大了,太大了”。我笑着關緊了水龍頭,對孩子們説“剛才老師將龍頭開的小的時候,朵朵的衣服沒弄濕,開的大的時候,水濺得好高,沒有伸出手都會被濺濕。你們覺得我們以後應該怎樣開龍頭呢?”答案是異口同聲的“要將龍頭開小些”。我會心的給了他們一個大拇指。

通過這件事,讓我感受到教育的契機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抓住合適的時機,對孩子們進行隨機教育,收到了的效益遠遠要比傳統的説教好很多。那天以後,我們班的孩子都會正確使用水龍頭了,再也沒有因為洗手弄濕衣服的現象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