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開朗樂觀的八點建議

來源:時代範 9.99K

讓孩子開朗樂觀的八點建議,開朗樂觀既是一種心理狀態,也是一種性格品質,調查顯示,開朗樂觀的人不僅較為健康,而且婚姻生活較為幸福,事業上也較易獲得成功,那麼現在分享讓孩子開朗樂觀的八點建議。

讓孩子開朗樂觀的八點建議1

1、勿對孩子控制過嚴

作為家長,當然不能對孩子不加管教、聽之任之,但是控制過嚴又可能壓制兒童天真爛漫的童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作用。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只有從小能享受選擇權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和自在。

2、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鬱,因為時時可能遭受孤獨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特別是同齡朋友。本身性格內向、抑鬱的孩子更適宜多交一些開朗樂觀的朋友。

3、教會孩子與人融洽相處

和他人融洽相處者的`內心世界較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帶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和不同類型的人融洽相處。當然,孩子首先得學會跟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親戚融洽相處。此外,家長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做到熱情、真誠待人,不勢利卑下,不在背後隨意議論別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4、物質生活避免奢華

物質生活的奢華會使得孩子產生一種貪得無厭心理,而對物質的追求往往又難以獲得自我滿足,這就是為何貪婪者大多並不快樂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過着簡單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會玩得十分高興。

讓孩子開朗樂觀的八點建議
  

5、讓孩子愛好廣泛

一個孩子如果僅有一種愛好,就很難保持長久的快樂感覺。試想:只愛看電視的孩子一旦晚上沒有合適的節目時,心頭必然會鬱鬱寡歡。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電視時愛讀書、看報或做遊戲,同樣可樂在其中。

6、引導孩子學會擺脱困境

即便是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也不可能“永遠快樂”。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時就注意培養他們應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時還無法擺脱困境,還可以教育孩子學會忍耐,或在逆境降臨之時尋求另外的精神寄託,如參加運動、遊戲、聊天等等。

7、擁有適度的自信

擁有自信與快樂性格的形成息息相關。對一個因智力或能力有限而充滿自卑的孩子,家長務必發現其長處發揚光大,並審時度勢地多作表揚和鼓勵。來自家長和親友的正面肯定無疑有助於孩子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8、創建快樂的家庭氣氛

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學語之前就能感覺到周圍的情緒和氛圍,儘管當時他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可以想見,一個充滿了敵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絕對培養不出開朗樂觀的孩子。

讓孩子開朗樂觀的八點建議2

01什麼是抗壓力?

抗壓力,英語為resilience,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這句話是最有代表性的:“所謂抗壓力,是指在應對逆境、困難和強大壓力的時候,個體的精神和心理適應的過程。”

一個人想要擁有高水平的抗壓力,是要靠諸多方面的因素促進發展的,這裏包括有三個外因和五個內因。

三個外因是:穩定的家庭、父母的榜樣力量、優良的學校環境;五個內因是:自尊心(也就是自我肯定感)、情緒調節的能力、自我效能感、樂觀性和社交能力。

從三個外因來看,好的家庭和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是佔據第一、第二位的。之所以説父母對於孩子來説是非常重要的,是因為孩子對父母的感覺是最親的,尤其是媽媽,會有不同的依戀感,所以作為父母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在孩子3歲前,要滿足他的所有生理需求,但是在孩子3歲以後,就要給他立規矩了,要對他説不,因為孩子3歲以後要去上幼兒園

就相當於去學校的感覺,要接觸同齡孩子,以及一些教學和管理制度,在孩子可以立規矩的年齡要儘早幫助他培養好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只有父母先做到抗壓力,才能培養出好的孩子。

讓孩子開朗樂觀的八點建議 第2張
  

02五個領域,從方方面面培養孩子的抗壓力

想要讓自己變得強大,僅僅靠外力是不夠的,外力只是幫助你創造更好的氛圍與引導,所以孩子自己必須要從內在學會抗壓力的方法,不管是在什麼時候,都能夠克服困境與險阻。

1 增強自尊心

培養孩子的自尊心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一顆善於觀察的細心,認真觀察孩子的優勢,把這個優勢讓孩子發揮它的最大化,對於孩子來説,這樣的做法,是為他樹立自尊心,也就是自我肯定感,讓孩子明白,自己是有價值的,不比任何人差。

其次就是要做到積極安撫,一方面是語言交流,多一些讚美,少一些無視;另一方面就是肢體語言,一個温暖的擁抱、一個眼神交流、把自己的愛給到孩子,讓孩子能夠感覺到温度,並把這種積極安撫培養成習慣,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讓孩子覺得他是被關注和認可的,這樣他的自我肯定感就會慢慢增加,對自己自信了,一切生活都會變得美好。

2 學習調節情緒的方法

家長幫助孩子調節情緒的三個步驟,第一個就是要幫助孩子平復他的心情,讓他先放鬆下來,因為不管是孩子也好,還是大人也好,不好的情緒一旦爆發就控制不住,所以要先學會讓自己平復下來,才能去解決事情;第二個就是當心情平復以後,讓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家長要認真地傾聽,在傾聽之後

就來到了第三個步驟共鳴,共鳴的意思就是告訴孩子父母都是關心他的,都知道你的想法了,要把想法説出來,不要憋在心裏,只有説出來,才能夠去解決和麪對它。這樣告訴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父母是關注他的,讓他感受到安慰與温暖。

孩子的心靈都是單純和透明的,只有父母做到位了,多觀察和體貼,才能讓孩子走出消極情緒的困擾,重新去迎接豐富多彩的生活。

3 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三個領域是提高自我效能感,那到底什麼是自我效能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書中是如何説的吧。

什麼是自我效能感呢?

自我效能感的英語為“self-efficacy”,意為“對達成既定目標和成果所需能力的確信”。這個的意思就是,在你做事情之前,都要給自己制訂一個合理的目標,那麼你就需要有對這個目標的一個肯定感,就是説,我是可以完成的,我很確信這件事/這個目標,是可以在我的努力之下做成功的,並且能獲得什麼樣的成就。

在《所謂學習好,就是方法好》一書中,坪田信貴也講到了自我效能感,他認為“沒有根據的自信”絕對是必要的,為什麼這樣説,就是因為他覺得人不應該被束縛在條條框框裏,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不能否定自己,如果自己都被自己否定了,那其他人更是看不到你的成就了,所以才產生了“我能做”的想法,也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認同感”的心理狀態是極其相似的。

自我認同感,是指一種“不管自己是什麼樣都全盤接受”的姿態。如果有這種感覺,一個人即使面對一些小的挫折和失敗,也會認為“自己沒問題”。

那與之對應的自我效能感又是怎樣的心理狀態呢?它總是給人一種“自己很成功”的印象。所以説,不管是自我效能還是自我認同,你都不能否定你自己,要給自己打氣加油,自己要學會戰勝自己的心魔,才能走得更遠。

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四要素

提高自我效能感有4個要素,它們分別是:①真實體驗:只要去做就能成功,一定要有這個信念②榜樣作用: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故事裏的人③獲得鼓勵:獲得其他人的鼓勵:“我相信你會成功的”、“這件事辦得不錯”④振奮士氣:有意識地改變當前自己的氣勢,打造出情緒高漲的氣氛

這裏具體來説一下榜樣作用,因為它是真的有效,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學習榜樣,如何去學習,其實是一門學問。

先要給自己定一個學習標杆,然後去偷師,從他的'第一篇文章,第一個問答開始,學習他的邏輯思維,學習他的為人處世的風格,當你把這些學到手以後,你就會有很大的改變。之所以説榜樣對自己來説很重要,就是因為你也不想認輸,你也想成功,你也想變得有價值,所以在接近標杆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持續積極主動的心態,持續自我精進。

父母可以把這樣的學習方法教給孩子,讓他自己去靠近心中的榜樣,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定能找到屬於他自己進步的方法,父母要做的,只是孩子身後堅強的後盾。

對於父母來説,幫助孩子尋找榜樣力量的同時,自己也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要相信和鼓勵孩子,不要因為孩子的頑皮而生氣,要從這件事上找到可以解決的方法,如果只是生氣,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對你來説也不是什麼好事。家長要學會遇事鎮定,才能坦然面對一切。

育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你認真對待了,必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對於孩子自己來説,他也會在這個階段裏收穫到不一樣的樂趣和體驗。

培養樂觀精神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導致孩子形成悲觀思維是4種因素:遺傳、對父母悲觀言行的模仿、來自老師或教練的消極批評、帶來無力感的消極經歷。

其實這4種容易造成悲觀的情緒,最大的就是父母平時的言行了,畢竟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想要培養孩子的樂觀精神,父母需要先改掉悲觀的口頭禪和行為,而且還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各種情緒問題,用合理的方法去安撫孩子

同時也要讓孩子能夠正確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有情緒了是正常的,並沒有好壞之分,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到的感觸,只有用積極的心態去解決,才能幫助孩子克服之後的困境。

提高人際關係的質量

面對複雜多變的人際關係,有時就連我們大人都無法去合理應對,何況是孩子了,但要想提高人際關係的質量,還是有簡單的方法的,那就是先提高親子關係的質量。

高質量的親子關係,有三個重要的關鍵詞:陪伴、尊重、信任。

陪伴,當孩子需要父母幫助的時候,父母應該陪伴在孩子的身邊。

尊重,在面對孩子時,不要居高臨下,不要覺得自己是父母了就可以命令孩子做事,要用平等的心態去關注孩子的一切,只有你做到了尊重,孩子才能學習你的做法,同樣去尊重別人。

信任,要想獲得他人的信任,就先要給予他人信任,父母在面對孩子時,説過的話要做到,制定好的計劃要按時去執行,不要前後不一。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避風港,是孩子一生的榜樣力量,是孩子一生的支持者,讓孩子擁有一個高質量的親子關係,是特別重要的事情,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可以和我們更好的互動,在玩耍中獲得豐富的體驗和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