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在交往中不害羞

來源:時代範 2.85W

接受孩子害羞的天性、理解孩子、多鼓勵孩子與別人交往,但不能強迫、幫助孩子與別人交往、讓孩子有準備地與陌生人接觸等。

如何讓孩子在交往中不害羞1

2~3歲的孩子,一般都不善於交際,而且在某一時期內表現得特別害羞。有些孩子與大人在一起時害羞,與小夥伴在一起時反而自在;

有些孩子與小夥伴可以自由交往,但與直系親屬以外的大人不肯説話。另有些孩子見了陌生人就不知如何是好。

約有1/5的孩子害羞,且成年後也不能完全擺脱。只要孩子與別人交往時,心懷愉快,保持積極態度,即使是天生害羞的孩子,也可能變得友好親切,充滿自信。

克服害羞的方法有:

1、接受孩子害羞的天性

這很重要,因為孩子是獨立的人,即使只有2歲半,也有他自己的特定性格。如果視孩子的害羞是缺點,大人表現出不滿和難受,更會引起孩子的退縮行為。

2、理解孩子

家長要理解、體諒孩子害羞的心情,避免當別人面命令他做他不願意或不會做的事,甚至責備他,使他更覺得緊張。大人應使孩子感到安全,若知道在某種環境下,孩子會出現焦慮不安,就不要強迫他進入那樣的環境。

3、多鼓勵孩子與別人交往,但不能強迫

一般來説,與年齡比較小的小夥伴在一起,不覺受拘束,容易交往,危險感較少,因為自己較大,又增加了自信心,感到安全,自在。

與無攻擊性、温和的夥伴,在友好的環境裏一起玩,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休會到輕鬆愉快的良好感覺,也可在沒有壓力的遊戲中,讓孩子扮演相關的角。逐漸使他的過渡到焦慮的環境中也能處理各種關係。

如何讓孩子在交往中不害羞
  

4、幫助孩子與別人交往

如當孩子看別人在玩也想進去玩,但又不知如何做時,應給予指點(但不要強迫),可建議説:“為什麼不走過去,讓那些孩子看看你的新娃娃呢?”

可拉着孩子的手説,我和我的孩子能否一起來玩?盡陪孩子多待一會兒,等孩子玩得高興時,父母再退出來。

5、讓孩子有準備地與陌生人接觸

去陌生環境,對特別敏感的孩子,在進入新環境前,要讓他有一定準備。

如,在路上,可讓他知道他將去哪裏,讓他知道或回想一下那裏的大人或小朋友的名字,可能玩的遊戲,到那兒後怎能樣與別人打招呼。但要注意孩子的反應,有時過分準備,反而會加重孩子的焦慮。

進入新環境時,最好別遲到,否則在眾目睽睽之下,會使小孩感到不自在。

進入新環境時,手中拿些東西,可讓人自然些,孩子也如此。隨身拿着玩具,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與興趣,因為玩具是自己熟悉的,有安全感,而且有一種能與其他朋友玩的感覺。帶什麼玩具要讓他自己選擇。

6、避免在小孩面前表揚性格開朗愛交際的孩子。這會使害羞的孩子,傷感情和自尊心,加重害羞的程度。

7、不要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尤其在人前談論,會使標籤貼入孩子的心頭,加重害羞。

如果孩子到3歲時仍非常害羞,而且影響了生活,不願去託兒所,在遊戲中總拉着父母手不放,不願參加社交聚會,應找專業人員,早期干預,容易糾正。

如何讓孩子在交往中不害羞2

1、家長要主動與幼兒交流。

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在家長中,家長要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為了鍛鍊幼兒多説話,家長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時間,與幼兒共同遊戲或讓幼兒參與家務勞動,從中創造交談的機會。

談話的主題可以聯繫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如:“你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知識?”、“和那些小朋友在一起玩了”“舉手回答問題沒有”等等。

2、向教師反饋信息,與幼兒園配合進行培養。

家長可在空餘時間,通過信件向幼兒園反映幼兒説話情況,請教師給予必要指導,這樣不但方便了家長,而且對幼兒也有很大的督促作用。

3、從基礎入手,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説話不怕羞。

具體做法是抓好“兩多”。

一是多表揚。

通過調查,很大一部分幼兒怕羞是因缺乏自信心所致,他們不敢説話,怕説錯話。針對這一情況,家長就要採取多表揚少責備的方法,鼓勵幼兒樹立自信心,做到敢於開口,敢於講話。

二是多練習。

多練習就是在幼兒的日常生活、遊戲中,多為幼兒創造語言鍛鍊的機會。俗話説“熟能生巧”,通過練習,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消除其害怕害羞的心理。

孩子交往能力8個方法:

1、分享

不懂分享的孩子在生活和遊戲中都很難找到合適的夥伴。作為家長,首先應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榜樣,並創造機會讓孩子嘗試一下,同時對孩子的日常行為要給予積極的引導。

比如,當孩子和一個小朋友為了某件玩具發生爭吵時,你可以啟發他自己想辦法解決矛盾,要麼兩人輪流玩,要麼大家一起玩,關鍵是小夥伴在一塊兒要友好相處。

2、培養孩子遵從社交規則

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妨制訂明確的交往規則,要求孩子遵從。久而久之,孩子在與父母交往過程中習得的社交規則,能被他逐漸內化形成鞏固的能力後,再運用到和同伴的交往中。

如何讓孩子在交往中不害羞 第2張
  

3、耐心等待

當其他小朋友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時,當自己喜歡的東西還不能立刻擁有時,孩子應耐心等待。不要在此時此刻比高低、爭輸贏,家長可幫助他逐漸理解社會生活中的秩序,學會“依次”辦事兒。

4、引導孩子體察他人的情感變化

在同伴交往中,對他人情緒的正確感受和積極反應是交往的基礎。教孩子敏感地判別他人的情感變化,是父母應當重視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過看 電視 、遊戲等方式,教孩子觀察人的各種情緒變化是如何通過臉部表情以及肢體動作來表現的。還應注意引導孩子學會思考自己的行為對他人會造成什麼樣的情感變化。

5、學會溝通

鼓勵孩子説出他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當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時,他就可以比較容易地去説:“能不能讓我玩玩你剛才玩的玩具?”而不是粗暴地把玩具從別人手中奪過來。

孩子如果能學會溝通,儘量用平靜的`語氣與人交流想法,這會使他贏得更多的朋友。

6、給孩子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家庭環境

要民主、平等地對待孩子,儘可能做孩子的朋友,培養孩子愛説話、敢説話的性格。

家庭大小事儘可能讓孩子參與討論,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應多聽聽孩子的意見。這樣有利於孩子樹立自信心。大膽地與人交往,品嚐與人和諧交往帶來的種種樂趣。

7、及時讚美,鞏固社交能力

讚美如同陽光。面對孩子正確、積極的人際交往行為時,我們要充滿激情地給予讚美。

如果能夠加上肢體語言就更棒了。親一親,摸一摸,抱一抱等。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明白什麼行為是對的,並不斷加以鞏固和延續。

8、培養共情能力

要引導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感知他人的情緒、情感,這在心理學上屬於共情能力的培養,共情能力強的孩子更能夠換位思考、體驗他人的情感,處理起人際關係時也能遊刃有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