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結構化面試太緊張的問題

來源:時代範 2.45W

一/體制內面試多采用結構化面試

怎樣避免結構化面試太緊張的問題

所謂結構化面試,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時勘教授將結構化面試定義為:“根據特定職位的勝任特徵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採用專門的題庫、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通過考官小組與應考者面對面的言語交流等方式,評價應考者是否符合招聘崗位要求的人才測評方法。”這個定義很專業,但是有點晦澀,實際上,結構化面試就是一個面試者面對多個面試官,通過回答開放式問題的方式,來讓面試官瞭解面試者的知識儲備、技能素養和思維方式,是一種在短時間內,集中反映面試者實際情況的一種面試形式。

儘管結構化面試在前期要做的準備工作較多,比如提前佈置場地,邀請專業老師擔任面試官,以及為考生安排考試順序,但這種面試形式所考量的考生素質維度更多,諸如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計劃能力、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等都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考量,甚至連面試者的個性特徵,沉穩還是急躁,冷靜還是緊張等等都會有所體現。

二/結構化面試考官與考生不對等,考生一定要提早強化心理素質

在準備這次面試之前,之前曾擔任過面試官的朋友告訴我,所面試的崗位以策劃崗位、文案崗位居多,説實話,這類崗位和銷售類崗位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就是面試者普遍比較內斂,就算是那些文字水平比較高、創新思維較好的人,表達能力也不是特別突出。

好在考生面前還有個小桌,沒有桌子的話就更緊張了。一方面可能是由於文字表達與口頭表達屬於兩個維度,能夠二者皆擅長的人佔少數,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面試者的緊張度,凡是比較緊張的面試者,在語言表達上都會出現思想內涵與語言表達倒掛的情況。

而在結構化面試中,面試者的緊張情緒會更加明顯。我們知道,運動員在參加體育競技比賽時,都會遇見主場或者客場作戰的情況,一般來説,客場作戰的運動員,會有一種到別人家門口打比賽的感覺,在心理上往往不佔優勢。而結構化面試時,面試者也是如此,進入房間後,多個面試官正襟危坐,面試者的心理一下子就為了準備此次面試,我特意提前學習了幾個緩解緊張情緒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當屬身體控制法。

有研究表明,人類在一些情景中之所以會感到緊張,比如心跳加速、雙腿發抖、不停咽口水,主要是由於身體內的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在遠古時期,人類的恐懼感會驅使人們快速逃跑,但進入了現代文明,我們的理智告訴我們,即使面對內心的恐懼感,也要留下來,於是身體就出現了緊張的症狀,讓你口乾舌燥、肌肉增壓,渾身顫抖。

緊張狀態由身體產生的腎上腺素造成,就要使用身體控制來緩解緊張感。所以,當我們感到緊張的時候,只是告訴大腦放鬆,其實是沒什麼用的,好用的方法是控制身體,讓身體來進行調解。通過深呼吸和冥想的方式,深深吸氣直至腹腔,再慢慢呼出,重複三次,身體分泌的腎上腺素會有效減少,進而緊張情緒也會得到緩解。

三/只需5步3分鐘就能回答好問題,拿下全場最高分

與傳統一對一面試還有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結構化面試過程中為避免作弊,所有考生均不可以報姓名,而是報抽籤時的序號。這樣,就讓所有面試者全部同一起點,沒有了姓名、沒有了筆試成績,只是一個代號。和麪試官問好之後,我坐在椅子上,聽面試官的要求:“桌上有一道問題,請在讀題之後作答,限時5分鐘。”儘管在結構化面試中,面試者全都沒有了姓名,不過沒關係,優秀的面試者3分鐘就能讓所有的面試官對自己印象深刻。

(1)明確字面問題:

面試時的問題,我至今仍記憶尤深,“有人説自覺比懂法更重要,有人説懂得法律比自覺更重要,你怎麼看?”很顯然,這個問題主要是圍繞法制觀念展開的,第一步直觀重要,就是要明確問題的範疇,既然問題核心是有關法律與自覺的,那我就只能給出一個自己對於這兩方面的看法,當然,不能偏離題目中的兩個概念,去回答其他無關主題。

明確字面問題,就是我們以前考試時候的審題,這一步看似簡單,實則有難度,有時候,在考場上,面對7雙注視自己的眼睛,人很容易走神。所以,看清題目,明確問題,就是給自己接下來的回答定了調子,不容易被情緒影響帶偏。

(2)定義要回答的問題

審好題之後,緊接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思維充分理解問題,明確自己的大體思路,在這一步,我們也不着急搭建題目框架,而是要先明確自己的答案。還拿這道題為例,題目中需要明確究竟是自覺重要還是懂法重要,其實,無非就是三個答案:一是自覺更重要,並佐以證明;二是懂法更重要,並充分説明;三是二者都重要,並相應地給出論據。

無論選擇哪一個答案,其實都可以,這種面試題通常都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面試官無非就是要在你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來了解你的知識儲備、思維方式、邏輯性及理論素養,所以,我們不需要一定去找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而是根據自己實際掌握的理論與論據,來讓自己的論點自圓其説就可以了。

面對結構化面試,千萬別想着去提前準備一個固定的答案,因為這個答案不存在。

(3)確定答案邏輯框架

人類很早以前就發現,人類的大腦會自動將發現的事物以某種秩序組織起來,並且還會尋找各個事物中的共性及關係,排布成一定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通常我們所説的邏輯。因此,可以認為,人類的大腦天生就具有邏輯性,之所以有的人在表達時顯得散漫凌亂,沒有邏輯性,根本原因在於他過於急着表達觀點,而忘記了提前確定自己答案的邏輯框架。

真正的回答問題高手,一般都會使用金字塔結構來搭建自己的答案框架,因為這個結構是最完善、最不易漏掉關鍵信息的結構,也能充分反映出回答者的思維邏輯。金字塔結構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自上而下表達,結論先行,之後再圍繞被總結的思想展開具體的論述。而是自下而上思考,最後再總結概括。

在面試中,可以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平時也可以有意識地鍛鍊自己搭建金字塔結構的習慣,養成熟悉的思考框架,再説出自己的答案。

(4)填充細節內容

沒有人喜歡乾巴巴的説教和論述,任何有趣的、能夠吸引人的講話,一定都是夾敍夾議的。如果我們看過著名的TED演講,一定會發現,這些演講的內容中,都有一些很吸引人的故事。面試其實就是一次微縮的小型演講,誰能讓面試官(聽眾)聽得興致盎然,誰就能夠獲得較高的印象分。

當然,這一切都要圍繞自己的觀點和邏輯框架進行,脱離了觀點,講得再好也是偏題,沒有邏輯框架,故事説得再多,也不過就是嘮家常式的碎碎念。所以,只有做好了前三步,再進行充分、精彩的細節填充,才是一次精彩的面試對答。

(5)流暢表達

前面三大步驟都做好之後,就是最終的脱口而出了,就好比烹飪一桌滿漢全席,準備食材、烹飪、擺盤,最終都是為了將菜品端上桌。而表達就是整場面試中的最後一環,能否流暢表達則取決於日常有意識的訓練,及高超的臨場發揮。

一般來説,平時經常面對公眾講話的職業,往往都會在面試中佔據優勢,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已經練就了流暢表達的能力,不怯場、不緊張,面對公眾講話仍舊思路清晰,沒有不必要的口頭語,思維迅速,跳躍性強,不會出現思維慢半拍的狀況。

而結構化面試,本就給面試者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只有在平時勤加練習,養成一種輕鬆自如的表達習慣,才能在面對壓力時做到輕鬆自如。

以上5步,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3分鐘就可搞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