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包括什麼

來源:時代範 5.71K

必備品格主要有:自律、尊重、認真

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包括什麼1

1、律

即我控制能,處理的是與我的關係。

律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良(良知)。在個我成長過程中,在學習、作、活中,個如何配的為,約束不放縱,學習不斷提升我認知,作上不斷進步,活中有我界限和分,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律。對我有約束,有要求,有道德,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嚴守底線,就是律。

如果個能夠處理好與我的這種關係,那麼我們看到的些新聞中所描述的悲劇也就不會發了。因此,律對於每個來説很重要。

既然律對如此重要,我們該如何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對學施加影響,讓他們具備這樣的品格呢?書中第三部分教學基本策略對此有詳細闡述,在此我不再贅述。

2、尊重(公德)

即尊敬他,重視別。推及,所不欲勿施於。處理的是與他的關係,是與之間的互動。我認為,也指交際能,在《學英語教學指南》中也有提及要增強學的交際能。尊重他,意味着為他着想,有集體觀念,不損害他利益等等。

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包括什麼
  

3、認真(責任)

律與尊重是做的態度,認真就體現了做事的態度。

現在提倡的“匠精神”就是強調了認真負責的精神和態度。從學度講,就是對待學習要認真。認真學習體現在平的中,體現在作業完成中,體現在回答問題中,體現在課堂互動中。如果做每件事都秉持着認真態度,積累就會形成良好的為習慣,進改變個的思維式。

這三種品格是形成其他良好品格的架,也是做的向和內涵。

品格的形成和發展屬於短期內沒有明顯效果,看不見也摸不着地東西。正是這股看不見的量才會推動着個不斷向前發展,形成我成長的`內

驅。與之相反的是,現實活中,我們過分注重的,是看得到的分數、能、才華,忽略了品格,這個看不到的核素養。因此,現在國家所

提倡的“德樹”、“思政課程”正是從培養美好品德的層出發,引導學正視我,從善如流,不斷開拓進取。

從學度出發,這三種必備品格可以引領他們認識我,認識他,認識世界,在與周圍世界的互動對話中理解我,形成穩定的世界觀、

觀和價值觀,最終提了思辨能,培養了精神,這與《指南》中所倡導的教學定位(以為本,弘揚的價值)是致的。

關鍵能和必備品格兩者之間,既彼此獨,互為撐,相互促進,形成個寫的,引領個從不完美向追求完美

核心素養包括三方面、六素養,其中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藴、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中國小生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是對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具體化。其中必備品格主要指正面人格,如公義、慈愛、無私、善良等,而關鍵能力包括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

核心素養同學科課程教學關係

一方面,核心素養指導、引領、輻射學科課程教學,彰顯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使之自覺為人的終身發展服務,“教學”昇華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養的達成,也依賴各個學科獨特育人功能的發揮、學科本質魅力的發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學科教學之筏,才能順利抵達核心素養的彼岸。

核心素養還是學科壁壘的“溶化劑”。以核心素養體系為基,各學科教學將實現統籌統整。比如“語言素養”,它並非專屬語文一家,體育課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勢和眼神,一個快球、快攻就發動了。現代社會中,人們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號能力也是“語言素養”。

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包括什麼2

必備品格

品格即人性,人不僅有七情六慾,人還有自由的靈魂、獨立的意志、高遠的理想、永恆的信仰;品格即精神,人只有超越自己、超越物質、超越現實,才能談得上品味和格調;品格即行為,行為是品格的外顯,行為只有成為一種習慣,達到了無須提醒的自覺,也才算是形成了品格。

餘教授説,表現在人與社會關係上的自律、表現在人與他人關係上的尊重、表現在人與事情關係上的認真,是人必備的三種核心品格。

有了自律就遏制了惡的源頭,有了尊重就有了善的開端,有了認真就有了進步的動力。這些必備品格,從根本上保證了人性的方向和內涵。

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包括什麼 第2張
  

關鍵能力

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説所謂的能力是“剩下來的東西”“帶得走的東西”和“可再生的東西”。學生的閲讀能力(輸入)、思考能力(加工)和表達能力(輸出)是學生學習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

閲讀、思考、表達能力是最基礎的學習能力,基礎打得牢固、紮實,其它能力的發展就會水到渠成。

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恰似“人”的一撇一捺,支撐着人的發展,品格和能力可以獨立存在和使用,而在實踐中,卻總是自然地聯繫在一起。兩者的和諧性性才促使人有整體性發展,進而形成完整的人格。

立德樹人要樹完整的人、身心健康的人、和諧發展的人。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恰似“人”的一撇一捺,支撐着人的發展。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在儒家文化中,人格的完善需要兩個重要的向度,一是智,二是仁。

孔子把智與仁相提並論,其意十分清楚。我們可以對孔子的論述作出這樣的闡釋:智,指的是能力,因為智慧總得有落腳的地方,這落腳的地方是能力;

仁,指的.是道德品格,主要是仁愛之心。這樣的並論,其實也是一個結構,二者相互映照、相互關懷、相互支撐,達到立德樹人的“樹人”要求。核心素養可以有不同的維度、層次和表現,但都必然會聚焦於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上。

知行合一反應的是學思結合,尤其是思維。杜威對學習的重要判斷是:“學習就是要學會思維。”緊接着他又説,在所有的教育事項中,“至少要有一種有意識的目的,亦即要有一個思想的因素。否則,實際的活動是機械的、因循守舊的,道德也要流為輕率的和獨斷的,美的欣賞就會成為感情的衝動”。

學會思維、培養思維品質是核心素養的應有內涵。學與思的結合、知與行的結合,用思維來伴隨和穿行,在道德實踐中,提升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的深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