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來源:時代範 3.03W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青少年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看似和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沒有差異,如情緒持續低落,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顯著下降,行動遲緩、活動量減少,沉默寡言等,現在分享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1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等重要。要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他們的心理朝着健康方向發展,為他們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青春期是兒童發育到成人的重要轉折時期,此時的心理健康對於培養獨立健全的人格、形成自信自強的精神品質、樹立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標都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發社會關注,一些青少年出現焦慮、抑鬱等情緒,嚴重影響了生活和學業,個別甚至發展成精神疾病。這一現象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我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活動。在所調研的學校中,雖然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也設置了心理諮詢室,但所發揮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視程度有限,課程經常被其他主課所佔用,原本計劃每週一節的課程有時變為兩週一節,甚至間隔時間更長。

學校心理諮詢室利用率也比較低,學生對心理諮詢室瞭解有限。部分學生在遭遇心理問題時,並不會主動到心理諮詢室尋求幫助,主要原因是有的對諮詢老師不瞭解,缺乏信任感,有的顧慮周圍人羣壓力,認為只有有病的人才會去心理諮詢。這也反映出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匱乏。

此外,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專業化水平也亟待提升。目前,大多數學校的心理教師都是由有經驗的老師兼任。有些學生的心理問題已經超出了教師進行心理干預的能力範疇,需要諮詢轉介,但學校普遍缺乏與專業機構對接的渠道,往往得不到社會力量的有效支持。

建議有條件的學校聘請專業、專職的心理健康教師,吸引高素質的心理學專業人才加入。同時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定期培訓制度,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水準。可以在家長課堂、社區培訓中邀請心理專業人士,對家長進行較為系統的兒童心理髮展學知識的培訓學習,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家庭教育。

積極促進學校和心理專業醫院、心理專業機構等溝通對接,建立健全制度化通道,在青少年出現嚴重心理疾患需要轉診和專業治療時,能在第一時間進行科學干預,使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後續治療不斷規範化。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很容易出現常見的以下問題:

1、比如抑鬱症問題,抑鬱症很容易會出現心情壓抑、開心不起來、悲觀、失望,對於未來有很強烈的消極念頭,自卑、自責,這個時候在青春期很容易出現抑鬱症問題。

2、焦慮症問題,比如會出現各種緊張、恐懼、擔心問題,很難安靜下來,容易陷入焦慮、緊張情緒當中,不能自拔等等。

3、厭學以及學習困難類的問題,比如出現學習成績下降、不願學習、學習動力差,甚至不願去學校,與同學關係緊張、焦慮等,這一些有可能在青春期特別多見。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2

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青少年只有在認知能力、社會和情感能力方面獲得平衡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充滿變化和不確定性的現實社會,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通過以上影響因素分析,就能清晰地認識到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構建一個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

第一,父母應努力與孩子建立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構建寬鬆愉悦的家庭氛圍。

父母需瞭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給孩子創造充滿愛和接納的環境,讓青少年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與安全感。愛與安全感是青少年底層和最重要的心理需求。

愛與安全感的缺乏會導致包括抑鬱在內各種心理或行為問題。然而父母如果忽視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沒有時間和能力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或者對孩子過度關注、越俎代庖,過多地干預或控制孩子,或者不恰當地恐嚇和懲罰孩子,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帶來愛的缺失或心理的不安全感。

對孩子的期待要合理,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能力水平幫助制定切實可行的長期和短期發展目標。由於先天和後天因素的影響,每個孩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個體差異。過高的期待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感,而沒有期待也容易讓孩子失去積極上進的動力來源。

正確處理夫妻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為孩子營造輕鬆愉悦的家庭氛圍。夫妻之間爭吵甚至肢體衝突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大困擾。因此,父母應首先學會處理夫妻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第2張
  

第二,學校應構建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幸福感。

學習方面,首先需要改進教與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要提高學習的趣味性,減少枯燥重複的低效練習和作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樂趣。再其次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開展分層教學或佈置作業。

開展豐富多彩的團體活動和藝術或體育活動,促進他們建立健康的同伴關係。改變單一的以學習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讓他們在不同領域發揮自己的優勢,發展青少年多方面的技能,建立成就感,讓他們都能體驗到成功,提高自信心。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讓青少年瞭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髮展特點,提高社交技能,掌握壓力應對策略。發源於美國並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教科文組織在全球推廣的社會情感學習項目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社會情感技能和幸福感,可以在全國中國小中大力推廣。

第三,社會應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併為他們創設適宜的軟硬件環境。

僅僅依靠學校無法完全滿足青少年發展個人興趣和潛能、提高社交技能的需求,因此必須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為青少年構建能夠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軟硬件環境。

硬件方面,需要創設適合青少年進行娛樂、運動和交往的活動場所。現在很多兒童活動場所只適合12歲之前的嬰幼兒和國小生,適合青少年的活動場所非常少。軟件方面,社會組織或機構一方面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獨特功能,為青少年組織適合他們年齡特徵的各種團體性活動或興趣活動,讓他們在豐富的`活動中發展自己的興趣,提升自己的社會技能;

另一方面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或公益活動,幫助青少年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意義,讓青少年擺脱虛無感。意義療法創始人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中指出,“個人一旦成功地找到了意義,那他不但會感到幸福,還會具備應對磨難的能力”。

那麼意義從何處來?弗蘭克爾説,能支撐他在集中營活下來有兩個因素:一是他深愛的妻子;二是在集中營幫助別人讓他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感受到快樂。

對青少年來説,體驗到愛與被愛是找到人生意義最基本的前提。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只有真正地懂孩子、科學地愛孩子才能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活動才能讓他們走出自我的狹小圈子,學會關心他人、關注社會,從而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