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零食要“分級”

來源:時代範 1.67W

新聞背景

孩子吃零食要“分級”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出台

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和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編制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簡稱《指南》)已出台。《指南》指出,20xx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食品所開展的中國居民零食專項調查顯示:零食可為兒童青少年提供一定量的能量及營養素,科學、合理的消費零食,補充一日三餐所缺少的食物種類,是可以達到膳食平衡,促進其生長髮育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將孩子喜歡的零食按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和限制食用三個級別來推薦。具體如下:

*可經常食用的零食(每天食用):低脂、低鹽、低糖類。如:水煮蛋、無糖或低糖燕麥片、煮玉米、全麥麪包、豆漿、烤黃豆、純鮮牛奶、純酸奶、大杏仁、松子、蒸或烤制的紅薯、不加糖的鮮榨果汁、各類新鮮水果

*適當食用的零食(每週1-2次):中等量的脂肪、鹽、糖類。如: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腸、醬鴨翅、肉脯、滷蛋、魚片、蛋糕、月餅、怪味蠶豆、滷豆乾、海苔片、蘋果幹、葡萄乾、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鹽焗腰果、地瓜幹、果汁含量30%的果(蔬)飲料、乳酸飲料、鮮奶冰淇淋。

*限制食用的零食(每週不超過一次):高糖、高鹽、高脂肪類。如:棉花糖、奶糖、糖豆、軟糖、水果糖、話梅糖、炸雞塊、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夾心餅乾、方便麪、奶油蛋糕、罐頭、果脯、煉乳、炸薯片、可樂、冰激淋等。

專家説法

零食是“雙刃劍”

在消費指南中,零食被定義為,非正餐時間食用的各種少量的食物或者飲料(不包括水)。

湖北省衞生監測檢驗防護所副所長、湖北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易國勤教授指出,零食可以説是兒童飲食結構中的“雙刃劍”,在導致兒童體重增加、營養不良的同時,它也可以是三餐營養不足的有益補充,並能給生活增添樂趣。因此,現在出台的《指南》就是指導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科學地吃零食。

不同年齡吃法不同

《指南》將孩子們分為三類:3-5歲、6-12歲、13-17歲,並針對孩子各自特點,提出具體的零食指導意見。

易國勤介紹,通常情況下不主張隨意吃零食,特別對於3歲以內的嬰幼兒來説,最好要遠離零食,因為嬰幼兒在飲食量方面不易控制,很容易造成不消化等症狀。

3-5歲,一定要多喝白開水;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不要讓孩子一邊玩耍一邊吃,也不要在孩子哭鬧時給予零食,避免豆類、果凍、堅果類等零食嗆入氣管。

6-12歲,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過3次;每天吃零食應適量,避免在玩耍時吃;學習、瞭解不同零食的營養特點,不要盲目跟隨廣告選擇零食。

13-17歲,選擇和購買有益健康的零食,每天食用不能太頻繁;在休閒聚會時、電腦電視前,警惕無意識地吃過量零食;不喝含酒精飲料;少吃街頭食品。

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孩子,只要説到零食,孩子們的反應幾乎都一樣,那就是興奮。可家長們對零食的態度是無奈:不給吃,孩子饞得慌;給吃,又怕影響他的食慾,還怕吃出個肥胖、營養不良。《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的出台,使家長們終於可以按照營養專家的指導正確地給孩子們吃零食了。

別用零食代替主食

現在的廠家把小食品做得既好吃、又好玩,再加上費盡心思的促銷手段,比如在小食品內設兑獎圖案,誘導兒童反覆購買、食用。許多兒童甚至以小食品代替主食,造成吃飯時食慾減退,影響了主食的攝入量。

徐海青提醒:零食只能作為正餐必要的營養補充。因此,孩子吃零食不要距離正餐太近,中間至少相隔1.5-2小時,睡前也不應吃零食,否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及睡眠,還增加了患齲齒的危險。兒童青少年可以根據運動量適當補充一些零食,但每天食用零食的次數應該控制在3次以內,且量不宜過多,以不影響正餐食慾和食量為原則。

新鮮的天然的就是最好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新鮮天然的食物,奶類、蔬果類,還有堅果類,它們既好吃,又有營養,所以,不要只憑個人的口味與喜好,食品是否有利於健康才是要首先考慮的。

快餐、巧克力、方便麪,從這些兒童最喜愛的零食可以看出,孩子們往往偏重口感和味道,但油炸食品含有較多的脂肪,會增加肥胖的危險;過甜的食物殘留口中會增加患齲齒的危險;鹹味過重的零食會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的危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