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思想

來源:時代範 2.23W

答:中國人歷來重視報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都是教導人們應該知恩圖報。因為在我們這個社會裏,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養育之恩,離不開大家的幫助和扶持。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懂得回報父母或社會。但是由於家家幾乎都是一個獨生子女,一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忽視孩子的素質教育,再加上不良的社會風氣,使得一些孩子只會索取,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報,表現得自私冷漠。因此注重孩子感恩意識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須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思想

孩子的感恩教育需要從小進行。孩子出生以後,家庭是孩子進入社會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這個家庭首先應該是一個助人為樂、誠懇待人的家庭。父母本身也應該是熱情、善良、正直、樂善好施的人,孩子在這樣的家庭與父母的關愛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才能學會愛別人,也會懂得感恩和回報。

孩子8~9個月時已經開始理解家長的部分語言,當孩子有了某種需求的時候,讓孩子學會“等待”,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通過孩子感受到缺失、經過焦慮等待後再獲得滿足,孩子就會珍惜來之不易的東西,就很容易理解他人的恩惠、感受到幸福和滿足。如果孩子的需求很容易獲得滿足,孩子就不知道珍惜,因此也就不會體會別人為他所付出的辛苦,更談不上有感恩的思想了。當孩子1歲以後學習説話時,要指引孩子學會觀察、認識和感受父母或別人對他的幫助,明白誰在給他恩惠,啟發孩子的感恩之心,學會使用語言對幫助他的人表示感謝,例如,當孩子要喝水,媽媽將杯子給他時,要求他回贈一句:“謝謝!”;當媽媽或家人下班回來後,應該教會寶寶接過家人手中的物件,並且給家人遞過拖鞋等等,並且送上一句:“媽媽,辛苦了!”,還可以要求孩子幫助家長和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以發展孩子回報的情感,事後家長應及時給予表揚,讓孩子感受到關心他人和被他人關心的快樂,以及感恩後得到別人肯定的愉快心情,孩子會更樂於去重複這樣的行為。

以後隨着孩子逐漸成長,孩子的感恩報恩的思想水平會越來越高。孩子的人性會更完美,孩子的人格會更健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