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隨筆(15篇)

來源:時代範 2.74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教育隨筆(15篇)

教師教育隨筆1

已經經過一個學期的小班生活,大部分的幼兒完全適應了,但是有些幼兒依舊是比較任性,喜歡按照子的意願行事,很是讓人頭痛。特別是吃飯的時候,這個挑食,那個不肯吃。

琦琦一直以來是一個很聽話的小朋友,上學期吃飯總體情況良好,偶爾會出現挑食的情況,第二學期開學,琦琦的情緒開始不太穩定,每次到了吃午飯的點,她就開始哭,眼淚像雨點一樣“吧嗒吧嗒”往下掉,而且哭得很大聲,吵得小朋友都聽不到老師説話了。

琦琦上午的狀態一直很好,總是臨近吃飯的點就開始哭鬧,我就問她為什麼哭,她説我不想吃蔬菜。有時候她都沒看到今天的菜,也沒嘗過味道就開始哭鬧不止,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這樣的情緒,這也讓老師非常苦惱。其實想讓孩子們好好吃飯,只有挑起他們的興趣。

開始,我就給孩子們講故事,通過故事告訴孩子們要好好吃飯、不挑食,這樣才能長得高、長得狀。接着,利用孩子們的興趣,給他們樹立一個榜樣“大老虎”。告訴他們,“大老虎”的嘴巴是很大的,只有大口大口吃飯的孩子才能當“大老虎”。有了這個榜樣,孩子們積極性提高了不少。等到這個“大老虎”這個榜樣沒什麼作用的時候,我又換了個方式:孩子們經常會帶來好吃的分享給同班孩子,我就利用這些小零食,要求就是不能挑食,吃飯速度要快點的孩子才能得到這個獎勵,孩子們為了能吃到這些美味的食物,吃飯的'積極性也高了不少,偶爾分發點小貼紙。有時候對這些挑蔬菜特別嚴重的孩子,我就與他一起商量解決辦法,把蔬菜全倒掉是不可能的,在與孩子交流中,他們自己就會提出,我吃兩口蔬菜,我吃一半蔬菜,漸漸就出現吃一半的政策,經常鼓勵他們,到後面也就不需要老師的提醒,他們自己就會把蔬菜全部吃完,久而久之慢慢的習慣了吃蔬菜。還有的時候,在吃飯前我會與孩子們商量,吃得快又不挑食的孩子有什麼獎勵,孩子們會説可以先去哪裏玩玩具,這都獎勵是孩子們提出來的,是他們喜歡的,吃飯的興趣就很濃厚。隨着孩子們的成長可以加入一些知識性的內容,比如:吃胡蘿蔔對眼睛好,吃絲瓜能除塵等。

一味地要求孩子不能挑食、要多吃飯,反而會讓孩子們更反感、更不喜歡吃飯。如果讓孩子們知道吃飯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到時候不用催促他們,他們也能自覺地吃

教師教育隨筆2

如今,微信等新媒體已進入幼教課堂,很多幼兒園要求教師編寫微信,使用美拍、美篇等,記錄幼兒園各類活動。有的老師會認為這項工作有難度,要花費許多精力,因此而煩惱或顧慮重重。那麼如何有效使用新媒體,才能讓它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教育教學,讓教師們化"煩惱"為"愉悦"呢?先來看一個案例吧。

陳老師班上有個插班生叫小小,他總是喜歡一個人玩。平時在操場上,大家都在玩輪胎,他一個人爬攀登架。後來有一次在户外活動中,陳老師抓拍孩子的遊戲時,發現鏡頭裏一個孩子在滾鐵環,一些孩子在追,其中也有小小,真難得。於是,她製作了美篇《滾鐵環的孩子》,發送到班級微信羣。小小媽第一個點贊,並留言:"小小進步了,謝謝老師!"這讓陳老師覺得自己的付出很有價值。隨後,陳老師又從網上下載自制户外活動玩具的圖片,並在每張圖片後附上製作方法,製作成美篇《你會做嗎?》,發到班級微信羣裏。一些家長看到後紛紛點贊並留言。小小媽:"老師,我會做沙包,正好星期天我休息,做些沙包給孩子們玩吧。"樂樂爸:"我會做中國龍,誰家裏有油壺?我需要8個。"毛毛媽:"那個小推車是用純淨水桶做的,我家裏現在不用飲水機,正好有個純淨水桶,我做個小推車吧。"……班上掀起了一股製作户外玩具的熱潮,引得其他班級老師一陣羨慕,都來拍陳老師班上家長們製作的玩具,並效仿她的做法,也製作美篇發到班級微信羣。一時間,全園的户外玩具種類和數量大增,户外活動時,孩子們快樂的.笑聲響徹整個操場。

案例中,陳老師仔細觀察孩子們的遊戲活動,及時用手機抓拍孩子們的行為表現,然後製作成美編。在此過程中,陳老師雖然花費了一些時間和精力,但通過美篇秀出孩子們在遊戲中的精彩活動,讓家長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在遊戲中的表現,從而對陳老師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和讚揚。這不僅讓陳老師感受到了工作的愉快,也讓家長們由此更熱心地支持她的工作,給她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更多便利。

可見,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老師運用微信、美篇等信息技術工具,能夠讓家長更清楚地瞭解孩子在園的表現,進一步提高對自己孩子的認識,從而理解和支持老師的工作,還能夠搭建家園之間溝通的橋樑,使家園雙方齊心協力,共同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

教師教育隨筆3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老師應為幼兒創造自由寬鬆的交流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多交流,讓幼兒想説敢説。尤其對於那些有缺陷的孩子,更是如此。

前天,我們班舉行了講故事比賽。孩子們的熱情特別高,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早就準備好了自己喜歡的小故事。第一輪比賽開始了,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把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都願意把故事中的快樂分享。輪到書名了,他是我們班語言表達能力最弱的一個,甚至一句連貫的話都沒説過,何談講故事。他膽怯卻又堅定地走上台,斷斷續續講着不完整的故事,台下的孩子們大笑起來,但書名還是把故事講完後下了台。我帶頭給書名鼓掌,並且暗示其他孩子鼓掌,然後把鼓勵獎的獎狀發給了他,書名很高興。我語重心長地告訴孩子們:“雖然書名講的不如你們好,但他很有勇敢,也很認真。下一次書名一定會講的更好。我們要給他更多的鼓勵。”第二輪比賽、第三輪比賽……書名也能講完整的'故事了,我和孩子們看到了書名的進步,為他高興。

翅膀受傷的天使,因為你的認真和勇敢,讓我們發覺舞台更精彩。希望你能堅持自己的認真和勇敢,因為還有更高更遠的藍天等待着你去飛翔!

教師教育隨筆4

班級內有不少拼圖,有些是小班時帶上來的,有些是孩子們剛帶來的,但是難易差距較大。小班的拼圖較為簡單,以四拼至十拼為主,加上多次遊戲鞏固,孩子們的興趣已經較為淡化。但是新帶來的又比較複雜,活動前孩子還興趣滿滿,但是在拼圖過程中幼兒都沒有長久的堅持完成拼圖活動,拼幾下就放棄了。經過幾次觀察以後,發現主要還是難度的把握問題。為此,我們想了幾個策略:

一、對已投放的拼圖增添標記的方法,降低了拼圖的難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兒都得到了發展。

二、拼圖過程中,通過扶幫互助的方式,讓能力強的幼兒帶能力弱的幼兒。這樣一來,孩子們就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這個“高難度”的材料也有了施展的空間。

這不,最近的區域活動時間,孩子們搶着要挑戰“高難度”拼圖。這天,我讓小宇(能力相對薄弱些的')選擇了大型拼圖,他很迅速的從很多小拼圖中找出了邊緣上的拼圖拼搭起來,拼完後,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圖想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適的地方,於是他翻到卡片後面,看看標記,很快找到了對應的地方。當區域時間結束的時候,小宇看了看沒有拼擺完的拼圖,有些不捨的方回了原處。

雖然,本次他沒有完全完成拼圖,但是他的興趣很盎然,顯然這個記號對他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相信下一次他會有更大的挑戰慾望。這讓我再次想到在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一條規則:

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能力,從兩方面入手添加區域材料。

〈1〉投放新的拼圖材料,分塊數量在20件左右,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小班的10塊以內拼圖對孩子們來説顯然失去了挑戰的意義。

〈2〉在大型數量的拼圖上作相應的標記符號,引導幼兒觀察、判斷,並根據中班幼兒年齡和已有水平,在拼圖小卡上標記數量或圖形符號,使幼兒能夠採用接龍的方式進行拼圖,使能力不同的幼兒都可以得到發展。

教師教育隨筆5

3月13日,我園組織教師觀看了俞敏洪的視頻《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這兩個多小時的報告中,俞老師以他學習、創業、交友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人活着一定要有夢想,只有朝着那個夢想去努力,就一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俞老師在報告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人搬磚頭,如果沒有自己的思想,即使搬一輩子磚頭也還是個搬磚頭的;如果這個人有自己的思想,心中有目標,或許有一天他能建一個温暖的家或者蓋一幢辦公大樓。可見做一件事情,心中有無目標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同樣,我們的班級工作也是這樣。就託班而言:每天面對那些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習慣,活力無限而缺少自理、自制能力的孩子們,可能要追着攆着餵飯;可能睡覺大哭大鬧;可能會在活動室內橫衝直撞,亂打亂鬧;可能會抓人咬人。如果班級經常出現這種現象,而不採取任何有效措施,而只用喝斥、武力來控制局面,孩子們不但不會形成良好習慣。反而隨着年齡的增長,不良行為會越變越劣,那時我們只會每天手忙腳亂的去應付那些瑣碎的'事情,最終導致老師身心疲憊,業務工作拖後腿,班級工作上不去。如果我們仔細想想,每個班內有問題行為的孩子也只是少數,只要注意觀察、分析,針對具體情況採取相應措施,就會改變這種現狀,抓好了問題孩子,班級管理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拿我們班的一件事來説吧。3月份班內新來了15個孩子,第一週由於孩子入園焦慮,即使班內哭聲震天也屬於正常現象;到了第二週上半周多數孩子已經情緒穩定,能吃、能玩、能睡了,可有一個小男孩總在午休時,大哭大鬧不上樓,哭着吵着要回家找媽媽。我們拿糖、貼畫、玩具等哄過他,睡覺時摟過抱過他,可這些方法對他不起任何作用,他只是邊哭邊説:“我找媽媽,我不睡覺”,他的哭聲非常有感染力,把那些剛穩定下來的孩子又煽動了起來,他們也跟着大哭起來,經常整個中午不得安寧。如果不盡快杜絕這種現象,其他孩子的午休質量不但降低,還能養成不良午休習慣,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一天中午,我送孩子上樓,這個小男孩硬是拽着玩具櫥哭着不上樓。最後我實在沒辦法,只好硬把他抱上樓放在被窩裏,他迅速蹬掉被子大哭大鬧。這次我改變了以往的哄勸方法,採取了以退為進的方法。於是我對着他鄭重其事的高聲説:“你聽我説話,我就不讓你睡覺”。他果然停止哭聲看着我,我説:“你不哭就可以不睡覺,也可以坐起來幫老師看着那些小朋友睡覺”,他好像明白了我的提議,不再哭了,我順勢把他扶起來坐好,並蓋好被子。這招還真管用,也許他感到受了重用,也許他覺得很新鮮,就不再哭了,而是左看看右看看。由於缺少了他的帶動,其他孩子很快就安靜下來,一會兒就進入夢鄉。他看到周圍的小朋友一個個都睡着了,自己的眼皮也開始打架了,實在撐不住了,往旁邊一歪就睡着了。這天中午這個小男孩第一次睡了半個多小時。第二天上樓時,我還是用同樣的方法使孩子又睡了較長時間。再後來,我説中午上樓時,他會主動拉着我的手説:“我上樓坐着不睡覺”,我總是笑呵呵的迴應他:“行啊,正好幫老師看着那些小朋友”。就這樣我們既保證了其他孩子的睡眠質量,又使這個小男孩養成了午休習慣。

孩子們是在不斷成長變化的,班內今天可能沒有不良行為發生,明天不一定沒有,只有時時關注他們,並針對階段性出現的問題,拿出解決方案,並付諸實施,當問題得以解決,現狀得以改變時,這就是成功,這樣的成功多了,距離一個優秀班集體就越來越近了。

俞老師還説,我們不能想出一輩子會做成什麼,但我們可以想出一年會做成什麼,一個月會做成什麼,一天會做成什麼。我們管理班級同樣是這樣,我們很難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想法去發展,但我們可以預見、應對孩子成長中出現的不良行為,只要我們帶着思想去工作,相信孩子們會與我們一道創建一個温馨和諧的班級體。

教師教育隨筆6

離園時間馬上到了,和往常一樣,我們先讓孩子們去上廁所,然後換上自己的鞋子,再拿着自己的衣服坐在小椅子上。一邊和孩子們聊天,一邊給寶寶們整理衣服和褲子,我們和孩子一起,忙碌地做着離園準備。

終於都整理好了!我再一次到衣帽櫃檢查,卻發現還有一件綠色的衣服掛在那裏。匆忙間,我沒有細看究竟是誰的衣服,只是憑印象,把衣服套在了堯堯的身上:“堯堯,這還有你的一件衣服,你怎麼忘拿了?”説話間,堯堯就被送車的老師接走了。

送完乘車的孩子,我們再回過來為其他孩子整理衣服。這個時候,我發現辰辰的衣服不見了。辰辰的'衣服哪去了?不好,辰辰好像穿的是綠色的衣服!我一下子緊張起來:我居然把辰辰的衣服給堯堯穿上了!怎麼辦呢?我匆忙給辰辰媽打電話,幸好,辰辰媽非常大度,還一再跟我説:“沒有關係,陳老師,你不用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事情雖然過去了,我卻覺得自己真的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幼兒教師的細心、耐心和愛心是體現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每個環節之中的,不管在何時何地,我們都要做個有心人,不能光憑着自己的感覺做事情,否則,就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麻煩,也給孩子們和家長們帶來不便。今天發生的這件事情,給我敲起了警鐘:防漏補缺,為時不晚,關鍵在於,事事用心,時時有心!

教師教育隨筆7

陽光明媚,萬物復甦,天氣開始漸漸的暖和起來,一起都展現出了生機盎然的景象,在我們幼兒園裏也注入了新的能量—小三班,還記得開學的第一天剛進教室就是哭聲一片,各種各樣的哭都有,當老師把他從父母手中接過來時,咧着血盆大口,緊皺眉頭,拳打腳踢。哭聲如雷聲,驚天動地,見了老師彷彿是見了大灰狼,有的小寶貝,離開父母以後,獨自選一個小角落,抱着自己心愛的玩具和衣物,悄悄抹眼淚,哭聲細細的,讓人看了更心酸。。。 有的小朋友一踏進教室,就不停地哭,不停地問:“老師,我媽媽什麼時候來?”“老師我媽媽還要我嗎?”“老師,我要找奶奶,我不喜歡在這裏。”“老師,你給我爸爸打一個電話,讓他第一個來接我。”看着他們那無助而又恐懼的模樣,你會心痛嗎? ......

作為老師我們明確知道這樣子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則更是難以接受幼兒園的新生活,哭鬧實在是很普遍不過的事,所以我們會盡力勸服那些家長不要陪着孩子,我們也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把孩子交給我們是可以放心的。 很多家長還是願意理解相信我們的,看着淚流滿面的孩子他們還是“狠心”地離開了,在家長離開以後,憑藉自己的教學經驗,我會帶那些哭鬧不停的孩子去幼兒園裏的那些娛樂設施處玩耍,很多孩子看到新鮮的'大型玩具會馬上停止哭鬧。不過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的,有些孩子還是會一直哭鬧,這時我會陪着他們,帶他們去玩,努力的建立起與孩子之間的友誼之橋,讓他們對自己更加親近更加信賴。

現在開學已經有兩週的時間了這些小寶貝們都已經學會了排隊上廁所,排隊喝水,還會在吃飯的時候和老師説一聲:謝謝老師。所有的一切真的很欣慰,看着一個個稚嫩的臉龐,一個個天真活潑的笑容,想想幸福真的很簡單,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就在自己開始的每一步。。

教師教育隨筆8

老師:小朋友都不能上小旗那邊去,好孩子應該……

龍龍:我是好孩子,我不上小旗上去,我夠不着。(見上文)

謝謝龍龍的老師,把龍龍這句典型地反映幼兒心理的話記錄下來。這話讓我笑得夠嗆,也讓我浮想聯翩。

表面上看,似乎龍龍沒聽清老師的話,對詞組“小旗那邊”的語音知覺有了偏差,錯會成了“小旗上(邊)”。而所謂的“沒聽清”,有外語學習經驗的人都知道,絕大部分的“沒聽清”實際上是“沒聽懂”,不是聽力問題是理解力問題。龍龍沒聽懂“小旗那邊”是什麼意思嗎?很可能。有研究資料顯示,幼兒理解和掌握詞彙的先後順序是,先名詞,後動詞,然後形容詞,最後才是副詞和代詞;代詞似乎是最難掌握的,“小旗那邊”裏的代詞“那邊”,可能有的幼兒要遲至7歲才能真的明白其確切涵義,而“小旗上邊”裏的“上邊”,作為方位名詞,無疑排在幼兒最先和最容易掌握的詞彙方陣裏。

幼兒掌握詞彙為什麼有如此的先後順序?2~6歲幼兒正處於皮亞傑所説的.從“感知運動階段”向“具體運算階段”過渡的“前運算階段”,此階段幼兒思維的最大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幼兒的腦海裏必須呈現具體的某個事物,畫面般的某個景象,他的思維才能進行;他思維的工具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有輪有廓有鼻子有眼的畫面般的表象,沒有表象就沒有思維。很顯然,幼兒學習和理解詞彙,也受制於此。名詞“上邊”所喚起的畫面當然比代詞“那邊”生動和清晰許多,一個東西的上邊就是上邊,可以用手指畫出的一塊小地方,而一個東西的那邊是哪兒呢,“那邊”是如此模糊,邊界不清,大小不固定,叫人沒着沒落。關於幼兒思維和掌握詞彙鮮明的“畫面”特點,本期“童年鏡像”欄目嶽嶽媽媽有生動的回憶(見P50),可互為印證,“那時候很多詞語在我腦海裏都是活靈活現的圖畫”真是精闢的總結。

蘇州作家車前子小時候也有類似的美好經驗,“我不求甚解,常常把‘背井離鄉’想成一個人能揹着口水井離開故鄉,這多好玩,你們背劍背琴,豬八戒背媳婦,而他背的是一口井,多不容易。”

教師教育隨筆9

在孩子的世界裏,也許沒有難麼多的情感糾結,高興了就笑,難過了就哭,生氣了就跺腳,他們從不會掩飾自己的內心。但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能夠看懂孩子們的內心話語,要學會用眼神和孩子溝通。當你的孩子明白你之後,你會發覺原來一切都是那麼容易,心領神會的感覺真的很棒!

幼兒園的孩子的自控能力還沒有的到很好的發展,所以總是要老師不停的絮絮叨叨,然而還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那麼,我們為何不換一種方法來嘗試一下呢?

心領神會的意思是:對方還沒有明説,心裏已經領會到了其中的意思。就是説你可以給一個眼神來表示你現在的情感。比如説:當一個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霸佔其他小朋友的,我就投去一個嚴厲的眼神,孩子看到後立馬就把玩具還給對方;當孩子做作業不認真的時候,我投去一個生氣的眼神,孩子立刻坐好,專心完成他的作業;當孩子主動幫助他人的時候老師投去肯定的眼神,不用你誇讚,孩子的臉上也洋溢着開心的笑容;當孩子遇到事情膽怯,不敢嘗試的時候,你投去一個相信的眼神,孩子瞬時間就覺得勇氣十足。諸多的`情況下,不用我們苦口婆心的説很多話,只要一個眼神就解決了許多問題。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有的孩子根本不用眼神和你溝通。這時候我們要學會因人而異,學會尊重孩子的差異性。學會用最最適合孩子的方法來教育我們的孩子。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來對待孩子,你會發現其實和孩子們在一起是充滿樂趣的事情!

教師教育隨筆10

《家》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小詩,作者巧妙地運用白雲與天空、小鳥與樹林、魚兒與小河、種子與泥土等依戀關係,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美好的畫面。這首詩歌結構工整,語言優美,可以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引發他們認識世界的興趣,並初步瞭解事物間的聯繫,很適合中班幼兒欣賞和創編。這個語言活動我組織過多次,對選擇不同材料會產生不同教學效果的體會頗深。

記得第一次組織這個活動時,我使用了現成的教學掛圖。設計精美、色彩鮮豔的掛圖很快就引發了幼兒的興趣。結合我的講解,幼兒很快就理解了詩歌的內容。但在學習完整朗誦時,幼兒必須藉助掛圖和教師的指圖。在事後的反思中,我感覺到使用掛圖對於促進幼兒主動學習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改用了貼絨圖片。我先繪製了藍天、樹林、小河等背景圖,將小鳥、白雲、小魚等製作成貼絨圖片,我在講解時通過提問一一將圖片貼到相應的位置。這樣幼兒更容易理解、記憶詩歌內容,易於幼兒朗誦。但後來我發現幼兒在完整朗誦詩歌時,還是需要教師指圖。如何讓幼兒更自主地學習呢?在積極探究語言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策略後,我決定將貼絨圖片改成“一一對應式圖片”。如,藍天的圖片下排白雲的圖片,讓幼兒更加明確一對一的依存關係,突出了自然界萬物之間的聯繫。我通過提問一一出示(或請幼兒貼出)相應的.圖片,使幼兒通過圖片的展示自主地理解、記憶詩歌內容,我則根據情況給予幫助或提示。最後發現這樣的效果非常好。

雖然三次使用的都是“圖”,卻體現了從靜到動的發展狀態,每一次的改進都使教具更具操作性,也更加註重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關注師幼互動。這讓我認識到,材料不一定要花哨、豔麗,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幼兒與材料充分互動,以促進活動深入、有效地開展。

教師教育隨筆11

在體育教學中,如果我們能遵循由樂趣發展成為興趣的原則並能因勢利導,就會使學生保持強烈的求知慾、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探索體育的無窮奧祕。幾十年的體育教學活動實踐,使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在於激發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從心理學角度講,興趣是人們在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時所產生的傾向與愛好。在參加體育活動時,倘若學生體育興趣濃厚,將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興奮點和積極性,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獲得身心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喜悦。倘若缺乏興趣,將會使體育活動成為學生的一種沉重負擔,體育活動難以順利進行更不用説達到預期目的了。因此,遵循心理學客觀規律,在激發學生體育興趣方面,必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從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學生對體育學習感興趣多半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若能因勢利導、授之有方,學生就會表現出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聽教師講解,認真仔細地看老師示範。當老師佈置練習時,他們會一絲不苟、認真刻苦、積極主動地想辦法完成。相反當學生對此練習失去興趣或興趣淡薄時,在練習時他們會心不在焉敷衍了事,不時表現出某種牴觸、厭惡情緒,自然影響到動作完成的質量與效果,甚至還容易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所以,體育教學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關鍵。

從正確的體育觀上,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學校、社會、學生、教師、家長,要統一認識、齊抓共建、真正從思想的深處接受和認同體育的重要性,成為學生學習體育的有力後盾和積極支持者。使學生認識到,學好體育不僅僅是為了身體好,更重要的是與熱愛祖國,建設和保衞祖國,體現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質聯繫起來。明確“小”與“大”的'關係、“近”與“遠”的關係、才能培養學生學習體育興趣。

從教學設計創新中,培養學生體育興趣設計新穎的教法、有趣的遊戲,乾淨、舒適、安全的活動場地,先進的器材都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是建立快樂氛圍的前提,是學生完成技術動作、掌握技能的序曲。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充分利用新穎的設計,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從而使他們產生積極參與練習的需要、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濃厚興趣、為學生奠定終生體育鍛煉身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教育隨筆12

跳繩比賽

經過師徒結對學習,幼兒跳繩的積極性不‘斷增強。連貫跳繩的能力有所提高。

一天,小蘭和小奇説:“老師,我們想比賽跳繩.看誰贏得多。我們要記錄下來。”他們拿來筆和紙,畫好記錄表開始比賽。他們一個人跳.一個人數、記。第一局,小蘭跳了10下,小奇跳了19下,小蘭輸。第二局還是小奇贏。到了第三局.小蘭説一定要多跳幾下才能贏。雖然小蘭跳時身體有些搖晃,但她咬牙堅持,終於贏了。他們的比賽引來了其他孩子的圍觀。活動結束,小蘭、小奇利用記錄表與大家分享他們的比賽過程與結果,其他幼兒也產生了跟同伴比賽的願望。於是,教師説:“如果你想跟同伴比賽,你想選什麼樣的對手?”小蔡説:“要選實力相當的,要不很快就被對手打敗了。”其他幼兒也表示同意。

第二天,幼兒選擇與自己實力相當的對手開始比賽。為了縮短畫表格的時間,教師按幼兒事先討論好的要求打印好記錄表。比賽開始,每一對幼兒都忙着跳、數、記錄,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比賽的結果,比如,有的.用金牌表示贏局,有的用自己的學號表示贏局,有的用花來表示贏局,有的用打勾表示贏局……

幼兒學習跳繩持續了兩個月,從最初的興趣盎然,到知難而退,再到積極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沒有訓練幼兒跳繩,而是追隨幼兒的學習興趣與發展需求,時而放手,時而支持,讓幼兒自由玩繩,自主跳繩,從而使幼兒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獲得跳繩的經驗和技能,運動興趣和身體素質也得以全面提高。

教師教育隨筆13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兄弟姐妹也能學着和咱們互相問好。説真的,僅僅才過了一個暑假,可孩子們是乎懂事了許多。一些來得早的幼兒能自我主動幫忙教師、阿姨幹一些簡單的事情,如:擦桌子、放杯子等等。看着這些可愛的孩子,我的思緒一下子飛到了去年的此刻,那時的他們也如此刻小班的孩子一樣剛離開父母、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來到陌生的環境,免不了在早上來園時因依戀家長有的也會“哼上小曲”。再回首,經過小中班兩年的領悟、生活,孩子們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自我服務潛質的方面,更是又上了一個新台階。中午咱們班內的.教師、阿姨不約而同地交流了起來,明顯地感到孩子們的提高,真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其實孩子的提高,離不開家長、教師的悉心呵護。

忠心地祝願咱們大六班的全體小兄弟姐妹在教師、阿姨的關心、愛護下能天天愉悦,健康成長。

教師教育隨筆14

4月的一天.竟熱得像夏天。這天,孩子們早早地來到了幼兒園,換上夏裝的他們彷彿夏日河塘裏迎風搖曳的蓮。

忽然,門口角落裏的一抹褐色,掠過我的眼角。我跨出門,看到了濤濤。天哪,他居然穿着棉衣。我把驚訝放在心裏,牽起他的手進了活動室。孩子們看到他身上的棉衣都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兵兵拽着濤濤的衣角問:“這是棉衣啊,多熱啊。你怎麼沒穿襯衫啊?”“對啊,我這件襯衫是媽媽新買的。他沒有媽媽的!”宇宇大聲地説着。其他孩子也紛紛談起媽媽給自己新買的衣服。這時濤濤臉漲得通紅,低着頭,兩隻拽着衣角的小手上有幾滴淚珠,他哭了。我和配班老師交換了一個眼神,她帶着其他孩子去了户外,我把濤濤帶進了午睡室。

我輕輕問:“濤濤,今天天氣這麼熱你為什麼還穿棉衣啊?”濤濤抬起頭,小聲地説:“因為我不要爺爺去買新衣服。我們要省錢,奶奶需要花很多錢治病。”聽了這話,我鼻子一陣發酸,為他的懂事而心疼。我想起前天給我兒子買的襯衫還沒帶回家,便幫他脱下棉衣,試圖給他穿上新襯衫,可他怎麼也不要穿。我問他為什麼,他怯怯地説:“這不是我媽媽買的,是老師買給小弟弟穿的,我不能要!”多懂事的孩子啊!我笑着對他説:“給小弟弟的衣服我放在包裏了,你媽媽是我的好朋友,她託我好好照顧你,這件衣服是你媽媽昨天快遞到我這裏的,本來今天我要交給你爺爺的,現在省得再拿回去了,剛好讓你穿上!”濤濤一聽這話,開心了起來:“真的是我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嗎?”“真的!”濤濤穿上襯衫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我看着他的背影,眼睛一下子模糊了起來。

傍晚,我寫了張紙條託人帶給濤濤的爺爺:“請不要把衣服還給我,對孩子就説是他媽媽快遞來的。”後來,我和搭班老師經常會以濤濤媽媽的名義給濤濤買衣服和學習、生活用品,如幼兒園開展繪本故事的閲讀月活動,我買了繪本送給他,藉口還是媽媽快遞來的。濤濤生日時,我和搭班老師以他媽媽的名義給他送蛋糕;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我和搭班老師輪流做他媽媽,陪他玩遊戲。

濤濤的父母離婚了,爸爸嗜賭成性,媽媽一氣之下扔下濤濤離家而去。後來濤濤一直跟爺爺奶奶生活,爺爺70多歲了,奶奶又常年卧病在牀。值得欣慰的是,濤濤是個懂事的孩子。但我觀察到,在有些時候,濤濤的情緒會有較大的起伏:當別的孩子拿着父母給買的玩具時,我看到了他羨慕的'眼神;當天下大雨,別人的媽媽拿着雨具來接自己的孩子時,我看到了他絕望的眼神;當別的孩子嘲笑他是個沒媽的孩子時,我看到了他憤怒的眼神。

在不健全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在行為習慣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容易出現問題,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和事懷有敵意,不服從教導;若與同伴發生衝突,他們往往表現出過激行為。所以,這類孩子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雖然,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起碼我們可以給他們希望,給他們一個嚮往的思念地,讓他們體驗父母的愛,以慰籍他們受傷的心靈,呵護他們健康成長。

教師教育隨筆15

幼兒園裏每一天都有吃點心的時間。今天我照例為孩子們分好水果,請孩子們排隊來我那裏拿。孩子依次來拿點心,什麼也沒説。我在等待着孩子們拿到水果後後説聲“謝謝”。不是我想滿足被孩子尊重的虛榮心,而是想讓孩子學會感謝別人。想借此機會讓孩子們明白,當別人為你做事後就應説聲"謝謝",從小培養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餅乾發完了,也沒有一個孩子想到説"謝謝",我有些失落,但孩子畢竟還小嘛。

於是在孩子們吃完點心後我就問孩子們:“老師為你們每個小朋友做什麼了?你們有謝謝老師嗎”有孩子立刻搶着説:“老師幫我們準備了水果。”“是嗎,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我順勢問道:“那你拿了水果後就應怎樣説呢?”這時聽到一個細細的聲音在説:“謝謝。”我笑着説道:“説對了。小朋友,記住,以後老師給你們發點心或盛飯的時候,在你們有困難得到別人幫忙的時候,千萬別忘記説聲“謝謝”。”孩子們一齊回答“明白了”。第二天吃點心時,我還是照例為孩子們準備好。剛開始時,幾個孩子好像忘了昨日的事,之後劉思彤説了一聲"謝謝"後,每個上來拿點心的孩子都會説聲"謝謝"。我從心裏感到高興。而當孩子們為我做了什麼事時,我也會對他們説“謝謝”。

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播種思想,收穫行動;播種行動,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靈深處最美的天使,願天下所有教師能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叩開孩子的心扉,去喚醒這個“天使”,讓感謝成為習慣。到那時,我們的世界就會瀰漫着愛的芳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