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出新法降低兒童網癮危害

來源:時代範 2.02W

馬來西亞出新法降低兒童網癮危害,青少年是網絡使用的主力軍,同樣也是網絡成癮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外報道:網絡成癮在青少年中的發生率為1.6%-8.1%,在我國則為2.4%-10%。最近幾年,青少年計算機或網絡成癮已經成為青少年及其家庭、社會的一個問題,看看馬來西亞出新法降低兒童網癮危害。

馬來西亞出新法降低兒童網癮危害1

新華社電馬來西亞消費者協會聯合會近日推出一項新計劃,旨在減輕網絡和電視給兒童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項計劃是消協制訂的保護消費者權益四年計劃中的一部分。根據該計劃,消協將與馬來西亞的幼兒園等機構合作,幫助家長和老師瞭解網絡和電視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從而將危害降至最低。

消協最近針對雪蘭莪州5歲至10歲兒童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的受訪者選擇通過上網消磨業餘時間,73%的人會看電視,42%的人玩電腦遊戲。此外,受訪兒童平均每星期在無家長監督的情況下上網18個小時、看電視13.3個小時。

馬來西亞出新法降低兒童網癮危害
  

長時間看電視或上網將對兒童身心健康和交際能力產生不利影響。消協指出,過多關注電視節目的兒童物質需求更多,他們會因無法得到廣告上的產品而不開心,導致與父母的矛盾。愛看電視的孩子還存在不喜歡與朋友相處的問題,經常上網的'孩子則容易在與陌生人的聊天中透露重要信息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瀏覽色情網站。此外,電腦和電視佔用了兒童體育活動的時間,從而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馬來西亞出新法降低兒童網癮危害2

網絡成癮的危害

1、學業損害:上網時間過長,侵佔了學習的時間,導致對學習的興趣減弱,常不交作業、缺課、成績下降、甚至輟學;長此以往會使智能受到影響。

2、人際交往損害:喜歡呆在網上,不願意與父母、同學交往,逐漸變得對待他人十分冷漠,長此以往人際關係受到明顯損害。

3、生理危害:上網時間過長,出現頭暈、頭痛、頸背痛、睡眠障礙、食慾下降、消化不良,體重減輕,易疲勞等生理不適。嚴重的可導致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心血管疾病及眼睛方面的問題。

4、心理危害:出現情緒問題:精神不振、悲觀消極、喪失自信、缺乏興趣和動機,甚至產生自殺意念和行為;出現行為問題:敏感衝動,與父母衝突,出現家庭暴力、離家出走、行為越軌,甚至犯罪;向父母、老師或朋友説謊,隱瞞自己的網絡迷戀程度,以及上網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

網絡成癮的預防

青少年只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培養出健康的心理品質,網絡成癮是可以預防的。

1、心理品質很關鍵:青少年發生網絡成癮還與個人的心理品質有關,一些在現實中應付困難的能力差、自我認同度低的人容易上網成癮。

2、控制上網地點:未成年人不去網吧上網。同伴之間往往存在相互學習的作用,如果遇到一些成天泡在網上的榜樣,就會加速網絡成癮的形成。

3、控制網絡的使用內容:學習網絡的使用技巧,學習網上獲取資料的技能,保護自己的電腦不會受到病毒或不良網站的進攻。

4、控制上網時間:控制好每週上網的時間要比控制好每天的時間更有效。給自己一個限定我每週上網的時間不能超過×小時,自行調節避免過於死板。

孩子網絡成癮

家庭難逃干係

首先,很多父母的教育方法存在問題導致孩子成為網癮患者。許多家長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網,而不懂得如何轉移子女對上網的注意力,培養子女新的愛好。家長們不要給孩子輕易貼標籤,什麼“自閉”、“有心理問題”。應該相信他們是懂道理的,可以對孩子們講“電腦是工具而不是玩具”、“會玩電腦不是英雄,會用電腦才是英雄”等。

馬來西亞出新法降低兒童網癮危害 第2張
  

其次,一些學習比較差的學生會因為得不到別人的承認而沉迷於網絡。他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體會不到成功的樂趣,而上網打遊戲可以獲得虛擬獎勵,自我得到肯定。

第三是由於人際關係不好,希望上網逃避現實。許多學生雖然成績不錯,可是性格內向、猜忌心強,而且小心眼,碰到問題時沒能得到及時解決就沉迷於網絡。

孩子在戒除網癮之前最好不要碰電腦。網絡成癮後一定要有一個真正的隔離期,這個時間對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一個星期就可以了,有的要一個月。

網癮似毒癮易復發

網絡成癮實質上是大腦的神經內分泌紊亂造成的一種臨牀疾病。網癮與兒童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點有關。據廣州市兒童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專科副主任醫師汪玲華醫生介紹,10~18歲的青少年被稱為高危人羣。他們容易好奇,也非常愛表現自我,急於擺脱父母。

另外,這些孩子有從眾心理,看別的同學玩什麼,他不去玩就感覺落伍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逆反心理特強,父母越不讓幹什麼,就越要幹什麼。由於學習的壓力以及和父母溝通不暢,孩子沒有地方發泄和溝通,找不到情感的寄託,往往感覺到很空虛,就很容易到網上尋找快樂。

從生理上來説,上網持續時間過長使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會短時間內令人高度興奮,有明顯的欣快感。汪醫生解釋説上網成癮了以後,如不早治療會出現一些精神症狀,比如説愛發脾氣,出現睡眠障礙和焦慮等情緒障礙。所以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應去正規醫院治療,醫生一般採用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的結合法。

對於控制力不強的孩子們來説,戒去網癮後很容易反覆。汪醫生建議要防止網癮反覆,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支持和肯定;其次,要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多交些朋友,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找回自我。

父母與孩子溝通的“禁句”

汪玲華醫生囑咐家長,發現孩子網絡成癮後千萬不能打罵,不要情緒化,有些話語是溝通的“禁句”,比如以下敏感的句子千萬不能説出口:

“廢物,沒出息!”

“早知道你這樣不如不要生你!”

“你除了打遊戲還能幹什麼?!”

家長平時應注意對孩子的肯定。大部分孩子會依賴網絡都是因為在現在生活中不被肯定,而在虛擬的網絡中得到了滿足。汪玲華醫生建議父母應該多與孩子溝通,多帶孩子參加一些親子活動。如果孩子比較小,接觸電腦時最好家長也在場。同時,家長也該多瞭解網絡,對網絡有一定認識有助於瞭解孩子的心理,溝通也比較容易。

另外,家長也可以事先約定好上網的條件,例如做完作業或週末才能上網。

親子建議:

1、告訴孩子上網追求新的'信息有其好處,但每天必須限制在兩個小時之內。

2、網絡遊戲只是一種虛擬的世界,兒童青少年朋友應該不斷充實各種體驗,在現實和虛擬之中取得平衡,如多參加社會活動、體育運動,與同學建立友誼等。

3、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一旦發現孩子有網絡成癮傾向,應與孩子一起找到沉迷於網絡遊戲的原因,幫助他們擺脱成癮。

4、如果發現孩子有網絡成癮的傾向,要儘快藉助社會或醫生的力量來幫助矯正,嚴重到一定程度則需要就醫,給予藥物治療和行為干預。

呼籲:網吧管理需全民關注

很多父母坦言很難管住孩子,孩子可能一放學就跑去網吧了。2002年國務院出台了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理》明確規定了未成年人禁入網吧,但還是屢屢有未成年人沉迷於網吧。汪醫生建議,父母如果得知孩子進入網吧而網吧並未阻止,可以投訴網吧。她還坦言網吧管理是個社會問題,應該全民參與。

避免染網癮的方法

家長應監視和限制孩子對網絡的使用。

藉助外力的作用,如鬧鐘或其他人在適當的時候提醒和阻止。

戒絕一些特殊網絡應用:如聊天室、網絡遊戲等。

製作提醒卡:寫明網絡成癮引起的問題,戒絕後帶來的好處等。

列出個人生活清單,如成癮前的日常活動。

對網絡成癮的治療,最重要是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相結合。

由已治癒的網絡成癮青少年以講課、交友的方式來感染、教育正在治療的網絡成癮患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