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孩子“矮小”還是“晚長”

來源:時代範 3.22W

切莫將兒童“矮小”當“晚長”

如何區分孩子“矮小”還是“晚長”

目前不少人把兒童“矮小”當成是“晚長”,其實這兩個名詞所代表的意義並不相同。所謂的“矮小症”,指的是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正常健康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而“晚長”又稱青春期延遲,指的是女孩於14週歲以後、男孩於15週歲以後尚無第二性徵出現(如男性睾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 ,或女孩18週歲仍無月經初潮。

“其實,人類的發育年齡有很強的遺傳性。比如説,媽媽發育晚,十五六歲才來月經,説明家裏的遺傳傾向就是偏晚的。我曾經遇到這樣的病例,這個孩子小時候長得晚、長得慢,到了別人已經不長個兒的時候,他才開始長,可能二十歲才追上正常人的身高,但這個孩子最後個子都不矮。所以,矮小和晚長是完全不等同的。”專家説。

值得提醒家長們的是,一定要定期對孩子的身高進行監測,然後與同齡孩子比較,和前一年的身高比較,以瞭解孩子的生長速度,正常兒童每年能長高5-7釐米。如果生長速度正常,骨齡在正常範圍內,這些矮小的孩子仍可以繼續觀察,並不急於治療。倘若生長速度不正常,而家長卻一直認為孩子是晚長,那麼待到檢查之時往往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後悔莫及。專家建議,如果家長自己拿不準,最好讓專科醫生來判斷孩子到底是“晚長”還是真正的“矮小”,醫生會通過身高、骨齡、生長髮育狀況來綜合評估。

孩子矮小原因中遺傳佔七成

矮小症的發病率近年來逐年增多,根據抽樣調查,中國矮小症發病率約為3%,現有矮小人口約3900萬人。導致孩子矮小的原因有哪些呢?朱順葉教授指出,影響正常生長髮育及其主要影響因素有遺傳、營養、內分泌激素、內外科疾病、心理疾病、性別、母親孕期情況和社會生活環境等。

“其中,遺傳因素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佔比為41%-71%,據研究所示,生長速率、性發育啟動時間和速度、骨骼成熟、最終身高等指標均明顯受遺傳因素影響。營養則為第二大影響因素,母體先天給予的營養以及宮內胎盤營養供給都尤為重要。另外,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軟骨發育不全等也可導致矮小,心理疾病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專家表示。

孩子長不高趕快查查內分泌

七個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幸福生活只能發生在童話故事裏,在現實生活中,身材矮小帶來的問題卻太多太多。孩子矮小是一種“病”,得治!那麼,矮小症應該到哪個科就診?通過哪些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呢?

3至4歲是干預矮小症的最佳年齡,家長們應帶小孩到正規三甲大醫院小兒內分泌專科就診,不要到了孩子骨骺閉合、生長停止後才意識到,致使孩子喪失了長高的機會。專家強調:“希望家長帶孩子就診時一定把資料帶齊,一定要告訴大夫孩子的生長情況。現在百分之七八十的家長在就診時説不出孩子去年身高是多少,最近半年長了多少。”

孩子矮小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不會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而正確的診斷還需要一系列的檢查來輔助。目前的檢查除了常規檢查外,還需查骨齡、頭顱垂體MRI檢查、甲狀腺功能、生長激素激發試驗等判斷矮小原因。此外,在必要情況時可能還會加查染色體檢查或腎上腺B超檢查等。

有些家長因為不理解或不能配合檢查最終導致無法診斷和治療,從而錯過孩子的最佳治療機會,留下不可挽回的遺憾。專家建議,為了給予孩子正確的診斷和安全的治療,家長一定要配合醫生。

吃太鹹,發育慢

近日召開的歐洲內分泌學大會公佈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兒童吃鹽過量可能會導致青春期推遲,性發育遲緩,並會導致行為問題、壓力增大和生育力下降問題。

新研究中,美國懷俄明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大鼠實驗發現,餵食高鹽食物的大鼠比餵食正常或低鹽食物的參照組大鼠更遲進入成熟期。這項新研究結果表明,食鹽攝入對青春期發育必不可少,但是過量會影響兒童生殖健康。

研究負責人多利·佩蒂恩斯基博士表示,這項研究首次提出高鹽飲食比高脂飲食對生殖健康的影響更大。世界衞生組織指出,世界各地人口食鹽攝入量普遍超過生理需求,最新健康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吃鹽(鈉)不超過5克。牛奶、奶油和雞蛋中都有天然鈉,麪包和香腸等加工食品、快餐食品、醬油等調味品中鈉含量更高。為了防止孩子發育遲緩,家長應注意別讓孩子吃得太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