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崛起需強調語言和品牌意識

來源:時代範 2.13W
這周在香港舉行的小組討論會中,中國葡萄酒與烈酒行業的領導者們強調了語言和品牌意識在中國葡萄酒與烈酒市場崛起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Industry leaders from across the Chinese wine and spirits industry highlighted the role of language and brand awareness in the rise of Chinese wine and spirits sector at a panel discussion held in Hong Kong this week.

由英國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以下簡稱WSET)首席執行官伊恩·哈里斯(IanHarris)領導的討論會於本週在香港舉行,討論小組的成員包括李志延大師(Jeannie Cho Lee MW)、香氣共和國(Aroma Republic)的創始人徐偉以及香港惠康超市(Wellcome Supermarket)的酒飲採購經理尚·羅伯森(Sean Robson)。

中國市場崛起需強調語言和品牌意識

圖片來源:the drinks business

隨着中國市場的發展,交流在葡萄酒與烈酒教育行業的發展中變得尤為重要。據WSET統計的數據顯示,香港85%的WSET課程以及大陸50%的WSET課程都是通過英文授課完成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在學習葡萄酒知識的過程中我接觸到的都是英文材料,那麼英文版本的信息在中國市場是否適用?

儘管討論小組一致同意像入門級的課程(如1級、2級)適合使用本地語言教授,但對於一些高級課程(如4級、大師級)小組成員們認為還是應該使用國際語言英語來教授。

  當涉及到一些品牌名稱或某些具體的措詞時,翻譯起來還是會有障礙。每天都需要處理各種酒評翻譯問題的李志延大師説道,“翻譯確實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我認為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將其原本的名稱寫在括號裏,標註在譯文後面,這樣一來你若對譯文有任何問題,直接看原文就好。酒評家們對葡萄酒的描述往往是非常細緻的,如果僅按字面意思來翻譯,會顯得生硬不達意,若是稍微詩意一些,反倒讓人豁然開朗。一般情況下,中國人起名字不會超過三個字,而外國的人名或地名音譯過來後可能10個字都寫不完。”

  尚·羅伯森對此觀點表示贊同,他還認為譯文有時會誤導消費者,讓消費者在購酒時更加困惑。“市場的魅力在於消費者們會尋找自己想要的品牌。我的品牌若是有名,消費者們就會對我有所瞭解,如果我的品牌並不知名,那麼消費者就直接奔着知名品牌去了。”

  談及品牌意識時,李志延大師説道,“我認為在與不太懂葡萄酒的顧客交流時,你可以先從他喜歡什麼類型、什麼風格的葡萄酒問起,通過他的回答再對他進行正確地引導,這樣能減少消費者在購酒過程中產生的困惑。”

  “葡萄酒的魅力在於它吸引着你一直前行,使你更加為之着迷。但它又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充滿奧祕,對於我來説最困難的是需要一步步學習、探索,才能發現其中的樂趣,明白學無止境。”李志延大師補充道。

  徐偉對葡萄酒教育的作用這樣評論道:“現在中國的新一代非常渴望學習葡萄酒知識,但我過度地把焦點放在知識上,殊不知真正缺少的是熱情。我需要將熱情傳遞給他們,激發他們在葡萄酒領域的靈感從而學到更多。”

  伊恩·哈里斯對此觀點表示同意並補充道:“教育有很多種形式。我的WSET課程可以為你提供基礎的葡萄酒知識,教你識別不同類型的葡萄酒與烈酒,教你品酒,但每個人自己的品鑑體驗才是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真實的品嚐經歷比書本中的知識更能激發我對葡萄酒的熱情與靈感。”(編譯/Lavender)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