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

來源:時代範 5.24K

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能夠直接影響我國未來的人口素質和綜合國力,如此重要的潛力股如何去培養呢,下面教你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

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1

辦法1:家長應堅持對子女教育的統一

小孩尤其會分辨出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與家人的關係,因此,若家中老人與子女的教育觀念不同,小孩立刻就能敏鋭地發現,並且認為老人是自己的靠山,家長的教育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不管怎樣,在教育方式上做決定,最好還是要固定。

辦法2:帶孩子參加社交

有了孩子的社會交往,可以讓他體驗真實的世界,他不能總是呆在家裏,也可以出去看看,和別的小朋友交朋友、合作,甚至吵架,真實的世界是有進退兩難的,有退而不前、有退而不前的,這會讓孩子明白自己是一個夥伴,而不是宇宙中心。

辦法3:不要誇大兒童的優勢

不但不能誇大孩子的優點,更不能讓孩子感覺自己的優點是與生俱來的,在想要誇耀孩子時,要誇耀自己做事的態度、努力的程度,不要説“你好聰明”,要讓孩子知道,努力、堅持不懈是最重要

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

智慧養育

突然間厭學的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孩子們面前,這類孩子往往會表現得特別好鬥。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們特別認真,是個標準的好孩子。這類孩子剛入學時也會比其他同學成績更好,學習更認真,但是,當他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或升學率很高時,就會突然感到厭倦。

不願再上學,有的就是成績一落千丈,此時最易犯的誤區域就是,老師嚴厲,家長逼得緊,認為可以用高壓手段來激勵孩子,一顆好心,卻發現孩子越來越消沉,是經常插手干涉孩子的成長,還是因為我們都是兒童。

根據學業成就作出判斷,因此,兒童在幼年時就形成了這種觀點,留心觀察,尋找優勢,讓別人確信自己已經成為他們的精神目標,一旦優越感形成受壓制,孩子會逐漸失去信心,不再想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自卑。

精神上的,也會使他們不再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家長們該怎樣引導這些孩子呢?

方式1: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態度,把結果變成過程

不管他們要參加什麼樣的比賽和考試,父母都要對他們的孩子進行仔細的.檢查和評估。不要重複地説“你怎麼考這樣的分啊”,程而不是結果,這個真不應該

重點!有必要與孩子們一起探討一下,看一看他究竟是什麼類型的題目,

辦法2:人學之前要先給孩子打好基礎。

如今太多的父母被“幸福教育”所迷惑,以為所謂的“幸福”就是人學會放養,愚蠢地玩耍,什麼也不用學,這是多麼不幸的事!兒童的原初人學這需要我們學習很多規則,學會調整心情,學會團隊合作等等。

方式3:瞭解孩子擅長用哪種感覺去感覺事物

小孩子不僅僅用大腦思考,他們還能用整個身體去思考。用更加符合兒童個性的教育方式。

例如,有些小朋友對節奏特別敏感,他們通過擊打鼓的方式來朗誦許多詩歌,那是他的長處,有些小朋友對顏色尤其敏感,他們從視覺上感覺到,事情是這樣的,更多的顏色會讓他們爆發出更多的靈感,每一個孩子都有尤其顯而易見的優點是,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並應用於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去。

方式4:相信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適應和學習

孩子的適應能力本來就是不同的,不要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更不要把打擊、甚至破壞孩子學習興趣作為懲罰。

懶惰的孩子們,這些孩子的行為就像是一種放鬆的懶散狀態,彷彿他們沒有追求,沒有成就。當父母們給孩子們上一堂課時,他們通常會恨鐵不成鋼,咬牙切齒。太懶了!如果你不懶惰的話,你可以考x×名!”那小孩長年聽着。判斷有什麼用?他不但不努力用功,反而越來越懶,原來還能考呢九十九分,後來只能勉強通過。

這種類型的孩子心理上主要是自卑,優越感為補償,父母主觀上是孩子承父業,認為孩子做壞事主要是因為懶惰,所以孩子自卑的心理,就是為了讓自己用“懶惰”織成一張網,作為自己的最低保證,因為以及“愚蠢”相較而言,「懶惰」一詞的意思是「其實我可以」,其實我能行。

這樣的話,我就不願再做了,孩子就是靠這種心態來保護自己優越。

渴望感覺,長期隱匿在“我只是不願參與,不是我不能參與”的幻想中,不管什麼事情,這些孩子都表現得不感興趣,以懶惰為“萬一”。雖然他的懶惰會使他在與別人相處時受到傷害,但他卻會很丟臉。製造麻煩,這樣有些看起來不重要的瑣事就會有人來找他。相助,特別是父母更容易犯這種錯誤,他們會覺得:“別跟你胡説。

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2

方法一:好的榜樣是基礎

説到榜樣可能多數人都會認為是一些比較有名的或者是能夠為國家做出犧牲的 英雄人物吧?雖然這些比較典型的人物確實能起到比較積極的作用,能夠為孩子生產出良好思想和行為,但其實一些離我們更近的角色也能起到同樣或者更好的效果呢,比如孩子的同學,我們的鄰居,當然還包括孩子的老師,這些優秀的,身邊的人物都是孩子可以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方法二:環境的作用

父母的言行舉止是離孩子最近的,也是最能起到影響作用的。所以,父母的日常舉動和言行是影響孩子的第一關,也是必須把握好的一關。其次,父母應在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儘量給孩子營造出更良好的生活環境,因為家庭才是子女居住和熟悉的地方。

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可以給孩子帶來更舒服的成長條件,並且要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準則,形成一個舒適且有序的生活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 第2張

方法三,合理的批評與適當的懲罰

在中國,自古以來都有“慈母多敗兒”的説法,意思也就是字面意思,要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不能一味地迎合與表揚,應該適當的批評和懲罰,讓孩子認識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形成一個良好的是非觀。如何去評價什麼時候應該批評或者懲罰呢?

父母應該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前提下,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從一些假設情況下開始引導,批評孩子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讓孩子體會到錯誤和感到羞愧,從而從內心裏產生也糾正錯誤的動力。要注意的是,在我們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切忌對其諷刺別嘲笑,更不要對其侮辱。而做為認識到錯誤以後的懲罰主要是剝奪某些權利或者一些孩子比較在意的東西,不能體罰更不能不給飯吃。

方法四,制定生活秩序,養成良好習慣

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秩序是培養一個人進入更好狀態的最佳辦法,這個方法不但對大人有非常好的效果,對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受用。父母應該從自己做起,孩子學習如何去安排自己日常生活,安排自己的生活環境,安排自己的時間觀念和自律行為是教育好孩子的基礎。

方法五,平等的談話

沒有什麼事情不是一個良好的談話更能解決的了。所謂説服教育就是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想法和現實説話,事實陳述,合理,讓兒童瞭解某些原則。以平等的聊天方式讓孩子慢慢能夠對自己敞開心扉,從而在一個和諧的條件下完成一次有用的談話。他們不應在沒有表達的情況下自上而下地譴責和嘲諷。

然後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討論,在討論中,我們應該尊重孩子,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如觀點有誤,家長應耐心地引導推理,這樣孩子可以分辨是非。父母應該有勇氣承認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

方法六,行動起來

所謂行動就是在我們已經完成了與孩子的一次談話以後,讓孩子能夠習慣與在父母面前表達或處理一些事情,當我們與孩子已經確定了一些正確的方向或者計劃的時候,就可以向他們提出具體要求(方法),並鼓勵他們克服困難並堅持不懈。

練習的內容應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分配的任務和要求必須適當。

父母應該在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實際能力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允許或者支持孩子獨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切忌拔苗助長,急於求成。

方法七,合理地讚美和獎賞

年齡再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所以父母對孩子的肯定就是給孩子最大的認可,讚美和獎賞是對孩子的思想和行為的肯定和讚美。通過對孩子的認可和讚美,可以增強孩子們的信心、主動性和榮譽感,產生希望爭取更大的進步願望。

並且讚美和獎賞應該合理與及時,不能因一些極小的事情的.認同而讓這些毛病和獎賞變得廉價,讓孩子產生懶惰和消極的心理。

方法八,獲得更多知識

知識永遠都不會背叛我們,合理地指導孩子讀書, 報紙和雜誌,文學作品都能讓孩子 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知識倉庫,父母應該引導孩子選擇自己的讀物並與自己的孩子共同討論或者進行一些爭論,讓孩子增加知識,開闊視野,精神培育與明辨能力。

方法九,合理使用電子設備

如今的世界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簡單的世界,人們獲得信息的來源也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只能從書本上獲得了,網絡的發展所延申出的各種電子產品已經成為現代人更主要獲取信息的載體,如何引導和控制孩子對電子產品的選擇與信息的收集,已經成為當代父母最關心的事情。

父母需要為孩子挑選健康的,有趣的,能激發孩子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內容讓其消化,並且應該在適合的時候與孩子互動遊戲,不能讓孩子沉迷於某一單個內容和類別,培養孩子更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並且要控制好使用時間。

方法十,創造新的興趣愛好

閉門造車是兵家大忌也是培養孩子的大忌,理論也需要實踐才能孕育出正確的力量,通過與孩子的溝通、學習以後所得到的成果最後都要去現實中印證才能最終讓孩子知道是否可行,所以我們應該經常性的帶領孩子到外邊去體驗,接觸社會,接觸自然,創造新的興趣與 愛好,進行社會交流,開闊眼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