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遊戲成癮的心理問題

來源:時代範 1.07W

打遊戲成癮的心理問題,最近幾年因為玩遊戲而猝死的病例讓更多人開始警醒,及時戒除不良習慣,從入迷的壞習慣中抽身,否則,很可能發生意外,下面分享打遊戲成癮的心理問題。

打遊戲成癮的心理問題1

不僅“遊戲癮”是一種心理疾病,很多持續性復發的經常行為,包括煙癮、酒癮、麻將癮、追劇、賭癮、工作癮、拖延癮等,只要對某一種東西太過依賴,持續的時間、頻率、強度、終止時間、情境等缺乏自控,都有可以稱之為“癮”,擾亂正常的生活習慣,視為心理疾病範疇。

從遊戲開始出現的那天起,陸續有不同程度的人對此着迷,截止目前,已經不止一例,出現連續數日痴迷打遊戲,然後被發現死亡,並且這種個例絕非一例,時有發生。

不管是遊戲,還是其他的習慣性依賴行為,包括日常的一些無法戒除的經常性舉動,只要不去做這件事,就會渾身難受,一定要做了,才會心安理得,恢復正常。甚至還有的人像鬼魂附身一樣,失去控制力,行為不受意志支配,大腦裏一片空白,就只會下意識的去做某一件習慣的事,主動意識想阻止,卻沒有辦法阻止。

打遊戲成癮的心理問題
  

對於“癮”的定義,範圍較廣,喜歡吃某一種事物,包括對影視劇、網絡小説、刷朋友圈等成習慣,都是無法控制的下意識行為,而且這些與工作、生活關係不併不大的行為,有可能導致情緒萎靡、心理自卑、抑鬱,認為自己有嚴重的“變態”傾向。

對某一件事一旦上了癮,就會對其他東西失去興趣、變得不再熱情,被它牢牢的控制,而由此帶來的傷害,會一直持續、擴散,到了無法收拾的程度,嚴重的會迷失自我,毀滅自己,波及旁人,以及家庭等集體。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對於一種上癮的行為來説,僅靠意志力戒除,是不現實的,因為可能復發、可能難以湊效,最好的方式,莫過於用另外一種新的嘗試,來轉移注意力,通過循序漸進的時間,從不同的方面,來引導和分散,最後讓這些上癮的人回到生活正軌,重獲心理健康

在許多青少年的案例中,有些孩子原本健康、陽光、活潑、開朗,但因為打遊戲入迷,長期依賴成了習慣,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然後變得厭學、性格孤僻,或者排斥集體活動、集體生活,家長和老師的勸導無濟於事,即使打罵,也於事無補。

後來在心理醫生、學校心理導師的幫助下,孩子意識到自己走入了誤區,開始培養自己的'意志,並且轉移注意力和興趣,更多的把時間和精力參與到課外活動,不僅戒掉了遊戲癮,還成為了學校足球隊的主力球員。

但與之相反的例子也有,單純靠意志力和毅力控制,沒多久就反彈,最後自我否定、抑鬱、自閉······

90%的上癮源於自己的不覺察、不注意,脆弱的心理素質、意志力不夠,也是主要原因,但學會心理調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獲得心理康復。通過一定的專業輔導和外界引導,轉移注意力和分散精力,可以很好的疏通和排解。

打遊戲成癮的心理問題2

出現遊戲成癮精神病需要考慮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家庭治療等。如果是沉迷於遊戲,首先應該考慮與個人的特質有關,如性格內向、缺乏朋友、自控能力差等。

網絡成癮症的症狀較輕時,可以通過自我調整、提高自控能力、轉移注意力、合理安排時間等方法進行緩解,通常無需特殊的干預。但是,如果網絡成癮症的症狀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而且長期無法緩解,那就需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以下的治療方法進行干預。

1、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干預遊戲成癮精神病症的主要方法,需幫助遊戲成癮精神病患者發現問題的.癥結,找到內心真實的需要,化解由於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衝突引發的內心痛苦,使成癮者內心有力量承認並正視這個問題,意識到行為背後的真實心理需求,從而主動配合諮詢。治療時醫生需給予需成癮者心理上的鼓勵和支持,理解患者內心,幫助患者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

打遊戲成癮的心理問題 第2張
  

2、藥物治療

對於嚴重遊戲成癮精神病者需要進行抗焦慮藥物治療,如勞拉西泮;也可以服用抗抑鬱藥物,如舍曲林、文拉法辛等以解決情緒障礙。如果患者出現睡眠障礙,也可以服用艾司唑侖、佐匹克隆進行治療;而對於神經衰弱的患者,也可以服用安神補腦液、谷維素等藥物進行治療。

3、家庭治療

家長需減少對遊戲成癮精神病患者的責備,協助網絡成癮者恢復正常的生活規律,恢復正常生物鐘,轉移對遊戲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尋找有益的興趣生長點,擴大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面。

家長需瞭解患者存在的心理行為問題,協助患者完成治療性家庭作業,同時改善造成患者心理行為問題的不良環境或教育方式。還需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互動和相互理解,從而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改善症狀。

因此,遊戲成癮精神病患者不僅需要患者個人的調整,也需要家庭的參與,甚至需要社會的關愛與努力。患者要選擇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法,積極配合,及時治療,努力糾正遊戲成癮的問題。此外,父母也要對患者多一些關愛,減少家庭之間的誤解或矛盾,增加親子關係,幫助孩子擺脱遊戲成癮症的困擾。

打遊戲成癮的心理問題3

一、辨別遊戲障礙的方法

連玩幾天遊戲就是病?錯!

只有當嚴重程度達到了以下3條標準,且至少持續12個月時,才算“遊戲障礙”:

1、對遊戲行為的控制力減弱,如無法控制遊戲行為的發生、頻率、持續時間、終止時間等;

2、玩遊戲的優先級高於日常生活和其他正常興趣愛好;

3、儘管出現了負面後果(對個人、家庭、社會、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了嚴重損害),仍無法停止遊戲。

簡單來説,並非愛玩遊戲就是“遊戲障礙”。因遊戲影響了日常生活,且持續時間長達1年以上,才屬於“生病”。

二、為什麼會產生遊戲障礙

青少年遊戲成癮,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有責任。同伴影響往往是遊戲成癮的最初形成因素。主要因素有:

1、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青少年未能形成完整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新鮮事物好奇與探究的慾望十分強烈。少數人往往因自制力薄弱而深陷其中。

2、溝通和社交能力低

自卑造成孤獨,難以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的人因內心壓抑,通過玩遊戲可以得到宣泄和釋放,獲得滿足感。

3、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遊戲成癮是患者焦慮、抑鬱症狀的表現之一,患者將打遊戲作為緩解焦慮、抑鬱的重要手段。

打遊戲成癮的心理問題 第3張
  

三、遊戲障礙如何治療

1、社會心理干預

研究表明,認知行為治療、動機激勵訪談、家庭治療等對減少失控性遊戲行為及促進長期康復有效。

2、藥物治療

目前沒有針對遊戲障礙具有臨牀適應症的藥物,但遊戲障礙者可能存在精神、軀體等健康問題以及共病,需要藥物對症治療。

四、如何預防遊戲障礙

1、控制孩子日常遊戲時間。

2、為孩子選擇合適年齡段且有利於智力發展的遊戲。

3、豐富孩子日常生活,鼓勵孩子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減少孩子的空虛感。

4、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放下手機、離開電腦,加強親子間的溝通與陪伴,減輕孩子的孤獨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