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吃雞寓意着什麼

來源:時代範 1.63W

過年吃雞就是為了圖個大吉大利,雞翅寓意展翅高飛,飛黃騰達,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

年夜飯吃雞寓意着什麼1

過年吃雞大吉大利。春節吃雞,寓意吉祥如意,平平安安。每次春節,家裏總會在餐桌上放幾盤雞翅和雞爪,煲上一鍋熱氣騰騰的雞湯。

那過年時吃雞的寓意是什麼?

除夕一桌豐盛的團年飯桌上,自然少不了雞。除夕晚上吃年夜飯,在許多地方開席時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雞,因為寓意吉利。

年菜必須有一隻雞在餐桌上,因為“吃雞起家”。有的廣州人拜神還要用雞鵝做“頭生”,都會選“走地雞”,求生生猛猛。過年吃雞寓意吉祥,因“雞”字發音與“吉”相似,所以成為各地年夜飯必備。

在傳統文化裏,雞因為與“吉”諧音,被人們賦予了吉祥的意義。自古以來,有雞鳴犬吠的地方就有人家、有煙火,而雄雞啼曙則作為吉祥之喻、光明之象、奮鬥之聲。

清代思想家魏源有詩云:“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千古萬代人,消磨數聲裏。”從《詩經》中的“風雨如晦,雞鳴不已”“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再到毛澤東的“一唱雄雞天下白”,關於雞鳴的詠歎綿延不絕,其聲日高。

年夜飯吃雞寓意着什麼
  

雞在古代被稱為“德禽,民間常把雞喚作“鳳”:

生肖雞的核心民俗內涵,大都和雞的習性與外形相關,也即羽毛豔麗、公雞打鳴、母雞育雛、啄食毒蟲等。在雉科動物中,雞、雉、孔雀都有異常豔麗舒展的羽毛,因此雉科動物成為百鳥之王“鳳”的主要原型。民間也常把雞喚作“鳳”。

公雞打鳴是中國文化標記時間的重要生活現象。雞鳴過後,日出東方,晝夜更替。雞成為光明、晨昏、時間的重要象徵,並衍生出勤奮、秩序、責任的意涵。聞雞起舞、雞犬相聞、雞鳴戒旦等成語就源於“鳴禽”的生活文化。

雞在古代被稱為“德禽”。《韓詩外傳》歸納了雞的“文武勇仁信”五德,釋曰:戴冠為文、趾突為武、好鬥為勇、呼食為仁、守時為信。《幽明錄》載,晉人宋處宗養一長鳴雞於窗前,雞開口和他談論,極富言智,處宗因此言巧大進。遂有“雞窗”代指書齋的典故。

雞勇斗的習性被飼主加以訓練,遂形成鬥雞的遊藝活動。鬥雞習俗在東亞、東南亞各地都很流行,歷史悠久。規範的鬥雞活動有遊戲規則,在愛護雞的前提下欣賞鬥雞的敏捷、勇武和英姿。鬥雞為民眾喜愛的重要原因就在於其勇武之氣能感染人、激勵人。

“雞”字恰巧與“吉”字諧音,因此雞也是民間文化中的吉祥鳥。正月七年級為雞日(吉日),民間有在室內或門上“貼畫雞”的風俗,寓意吉祥入室。畫雞圖案取義“大吉有餘”“大吉大利”。也有地方新年貼“雞王鎮宅”圖案的年畫和剪紙。

年夜飯吃雞的寓意是什麼

1、吉祥如意

在年夜飯裏吃雞,其實是有一個吉祥如意的寓意。因為雞同吉祥如意的"吉"是諧音,所以吃雞也就是吃吉,把吉祥如意給吃進肚子裏去,那麼新的'一年,自然就會事事太平,萬事順利。所以年夜飯的時候,一定要準備一碗雞湯,或者是一隻燉雞,預示着吉祥如意。

2、寓意豐衣足食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非常拮据的,平時只能吃上一些雜糧,肉根本是看不到的。而在古代雞肉向來是屬於比較珍貴的食物,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準備殺一隻雞來過一下嘴癮,並且如果在年夜飯的飯桌上面有雞這道菜的話,那麼預示着這個家庭一定會比較富裕。

所以即使條件再不好的家庭,在年夜飯的時候,也會準備一隻雞,希望吃了雞之後,能夠代表着自己的生活富裕,希望新的一年能夠生活豐衣足食。同時也是在過年的時候改善自己的生活。

3、寓意地位

民間有一句諺語叫做"寧做雞頭不當鳳尾",因此在年夜飯的餐桌上必須有一隻整雞,而且必須要有雞頭,這樣的話就預示着家庭地位的比較高。希望在新的一年,自己的家庭地位會越來越高,而且家庭的人員也是能夠有非常好的發展。古代對於科舉考試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希望在年夜飯上吃上一個雞頭,能夠獨佔鰲頭 。

年夜飯吃雞寓意着什麼2

過年吃雞就是為了圖個大吉大利,雞翅寓意展翅高飛,飛黃騰達,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

除夕晚上吃年夜飯,在許多地方開席時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雞,因為寓意吉利,年菜必須有一隻雞在餐桌上,因為“吃雞起家”。有的廣州人拜神還要用雞鵝做“頭生”,都會選“走地雞”,求生生猛猛,過年吃雞寓意吉祥,因“雞”字發音與“吉”相似,所以成為各地年夜飯必備。

年夜飯吃雞寓意着什麼 第2張
  

擴展資料

雞在古代被稱為“德禽,民間常把雞喚作“鳳”,生肖雞的核心民俗內涵大都和雞的習性與外形相關,也即羽毛豔麗、公雞打鳴、母雞育雛、啄食毒蟲等,在雉科動物中,雞、雉、孔雀都有異常豔麗舒展的羽毛,因此雉科動物成為百鳥之王“鳳”的主要原型,民間也常把雞喚作“鳳”。

“雞”字恰巧與“吉”字諧音,因此雞也是民間文化中的吉祥鳥,正月七年級為雞日(吉日),民間有在室內或門上“貼畫雞”的風俗,寓意吉祥入室,畫雞圖案取義“大吉有餘”“大吉大利”,也有地方新年貼“雞王鎮宅”圖案的.年畫和剪紙。

年夜飯吃雞是廣東、香港等地華人過年的習俗。“無雞不成宴”是很多廣東人的口頭禪。年夜飯吃全雞,寓意展翅高飛,飛黃騰達,同時取“家”的諧音,意味着吃雞起家,全家團圓。除此之外,全雞也是廣東人拜神祭祖必不可少的一樣貢品。過年吃雞寓意吉祥,因“雞”字發音與“吉”相似,所以成為各地年夜飯必備。

自遠古時代以來,由於地質、自然災害和人為的戰爭不斷,動盪和災難中,人們都希望自己平平安安,生活吉祥如意。雄雞,因擁有高聳火紅的雞冠,外觀雄壯漂亮,而且,“冠”與“官”諧音,字面的意思是禮。古人以冠冕堂皇為禮,含有升遷騰達的寓意,人們將更多吉祥、騰達的寓意寄託於雞身上。

對於雞的吉祥寓意,還要追溯到遠古時代。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和鳳都是神化的動物,雞卻是一種身世不凡的靈禽,鳳的形象來源於雞。我國宋代類書《太平御覽》中記載:“黃帝之時,以鳳為雞。”

傳説雞為日中鳥,雞鳴日出,帶來光明,能夠驅逐妖魔鬼怪。據考,晉代的董勛《答問禮俗》中説:正月七年級為雞日,正旦畫雞於門。魏晉時期,雞成了門畫中辟邪鎮妖之物。南朝宗檁撰《荊楚歲時記》也載有“正月一日……貼畫雞户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東方朔的《佔書》上説:“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春節,人們畫雞可能因為七年級是雞日。此習俗流傳下來,使在門楣上貼雞成為一些地方春節的習俗,寓意着人們希望生活吉祥如意。

這些遠古時代關於雞的傳説,一直影響着現代人,而且,現代人認為,“雞”與“吉”是諧音的,這也使人們更加將吉祥如意的情感寄託於雞身上。過春節,湖北過年要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雞爪子給誰吃?”家裏面誰最能掙錢就給誰吃,寓意可以做抓一些錢回來。

雞翅膀要留給小孩子吃,寓意孩子長了一雙翅膀,可以飛的更高更遠。雞頭、雞屁股要給家中的爺爺吃,雞頭代表首領,爺爺是一家之主,雞屁股是雞身上最豐厚的肉,所以應該送給輩分最長的爺爺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