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者 你能明白下屬的心嗎

來源:時代範 6.64K

在現代企業管理工作中,有關於獎勵的問題已經討論的很多很多。企業對員工進行獎勵的目的何在?個人認為企業對員工的獎勵,是約束員工按照組織績效最大化的原則進行行為選擇。也就是説獎勵是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即企業對員工進行獎勵,是希望員工能以企業組織所設想的方式行事。因此我們可以説獎勵的目的在於引起員工某種特定的行為。在這裏本人用了約束一詞。企業的獎勵政策與企業規章制度構成了一個渠道,員工在這個渠道內去通達企業組織目標以及員工個人目標。

作為管理者 你能明白下屬的心嗎

企業的管理者都知道獎勵的重要性,並且也在組織內進行有計劃的人員獎勵。但很多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於變得更糟。本文將討論有關企業人員獎勵(尤其是物質獎勵)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明確一個觀點,本人並不否定金錢報酬的激勵作用,但獎勵要針對每個員工的不同需求分別進行設定,前提是獎勵要公開、公平、公正,否則的話,獎勵將帶來一系列付面問題。

獎勵的並不是人們所珍惜的東西

明確一個觀點:行為本身是具有目的性的,人們總是會採取行動以達成一些他們認為重要的事情。很多企業在制定企業獎勵計劃的時候,往往主觀的判斷員工的工作基準。另外在很多企業的獎勵計劃中,對於員工個人價值觀的區分並不是很詳細,因此獎勵計劃往往也就形成了以點帶面——一個標準適應所有的員工的情況。這兩方面便形成了這樣一種情況:企業對員工的獎勵並不能引起員工的興趣。這是典型的等價價值觀的一種思維方式。每個人的價值觀並不是相同的。舉個例子來講,給賣火柴的小女孩一幅精美的油畫顯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獎勵的目的在於引起員工某種特定的行為,因此這個獎勵對員工就要有足夠的吸引力,也只有這樣才能使獎勵成為一種動力。

獎勵也會變為另外一種形式的懲罰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故事中有位老人和一幫孩子,愛搗蛋的孩子們總是惡作劇的漫罵老人。老人很生氣但沒有辦法。有一天老人拿出一塊錢對孩子們講:“你們説的太好了,來給你們一塊錢,你們明天還要來呀。”。第二天孩子們又全都來了,在漫罵了一個小時後,老人拿出5毛錢説:“給,這是你們今天的報酬。”。孩子們一看錢少了,但想一想總比沒有強,便把錢接了過去。老人對他們説:“明天還要來呀。”。第三天,由於有了前一天的經驗,只來了一少半的孩子。當孩子又罵了兩個小時以後,還沒有見老人把錢拿出來,孩子們便要散去了。老人對遠走的孩子講,明天還要來呀。孩子們大聲的説:“不給錢誰還來呀”。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孩子來罵老人了。為什麼老人明明是“獎勵”孩子們來罵他,但最後孩子們卻都沒有來罵呢?這就是獎勵變成了另外一種形式的懲罰。看看企業的獎勵計劃吧,獎勵的金額變得越來越低,獎勵的標準變得越來越高,獎勵就已經成為了一種懲罰。這個時候企業內部最容易形成對組織毫無意義的非正式組織,員工會用自己的形式來進行對抗和保護,例如降低產量和減小業務成交量。獎勵的作用是激勵,而不應當成為一種懲罰,因此在進行獎勵計劃設計時一定要注意這種轉變。

獎勵某人,對其他人而言可能就是一種懲罰

前些天看電視連續劇《天下無雙》,是一部以三角戀愛為主線的喜劇片。劇中男主角同時被兩個女人愛戀,但卻只能選擇一個,於是兩個女人決定競爭。在片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如果兩個女人同時出現的話,那麼男主角就要同樣一句話分別對兩個女人説一遍,否則沒有得到的那個女人就會説他不公平、就會生氣、就會……。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我們就能得出為什麼獎勵某人,對其他人就可能是一種懲罰。記得曾經聽過這樣一個例子:説在一個公司裏,由於業績比較好,所以總經理決定給營銷部發獎金。這件事情被生產部門的員工得知了,他們想:好,一切都是營銷部門的功勞,我們加班加點的生產就是理所應當的,那麼我們還那麼賣力作什麼了。於是在第二個月的時候,公司的產品的次品率、報廢率、返工率都大幅上升,成本增高,效益肯定也就大幅下降了。這就是典型的獎勵變成了對別人的懲罰,難道這就是企業進行獎勵的目的?

獎勵會使團隊的關係複雜

明確一個觀點:任何矛盾的產生都是源於利益的衝突。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運動都是以人民被壓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