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來源:時代範 2.15W

耐心傾聽、適時問詢、積極參與等等。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技巧1

一、耐心傾聽

首先,家長們應該具備耐心傾聽的能力,重視孩子的話語。孩子們在説話的時候,需要得到家長的耐心傾聽,感受到家長的關注和尊重。

有時候,孩子們在説話的時候可能會很囉嗦,可能會羅嗦很久,但是家長千萬不能打斷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感到不被尊重。而且,孩子在説話的時候,一些想法可能只是表面意思,深層的需要猜測得出來,所以家長不要過早得出結論,也不要強行干預孩子的思考和表達。

二、適時問詢

其次,家長們應該適時地問詢。這種溝通方式可以讓孩子感到家長對他們的關注和關心。在問詢的時候,家長需要注意問詢的方式和語氣。避免使用表現出不滿或者否定孩子的話語,用仔細的思考和語氣表現出對孩子的'信任和支持。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三、積極參與

除了耐心傾聽和適時問詢,家長們還應該積極參與孩子的生活。家長參與孩子的生活可以讓孩子感到家長的角色變得更加真實。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們可以更好地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和家長之間的聯繫。

這樣的參與方式包括與孩子一起遊戲、一起讀書、一起做家務等等。在這些活動中,家長們可以利用孩子的興趣來引導和交流。

四、鼓勵與讚美

最後,家長們應該適時地給予孩子鼓勵和讚美。孩子們的自尊心比較脆弱,需要得到家長的認可和讚美。在對孩子的表現做出評價時,家長們可以嘗試採用“陽性”的語氣,表現出肯定和欣慰的態度,而不是批判和責備的態度。這樣可以激勵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也可以建立父母與孩子間的良好溝通關係。

總之,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關係,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感受支持,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社交技巧。因此,家長們應該儘可能地與孩子溝通,讓自己的角色變得更加真實,幫助孩子發展出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態度。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技巧2

怎樣和自卑的孩子溝通?

1、不能總是指責孩子

孩子處於會犯錯、容易做錯事的年齡,這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難避免的,有些父母急性子,或是完美主義者,對孩子的教養沒有耐心,無論是遇到大事小事,處理的方式直接指責孩子的過錯。

在孩子弱小的心靈裏,會讓孩子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敢説話,封閉內心世界,因此面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應更多的耐性悉心教導,平心靜氣地跟孩子講道理。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第2張
  

2、跟孩子的溝通多一點

而很多孩子不自信,甚至產生自我懷疑,有可能是在學校遇到校園暴力,或者是在家裏受到父母的指責,不論是哪一種,如果傷害到孩子的`內心,很難彌補。家長要懂得觀察孩子身上的變化,如果察覺孩子身上有異樣,要及時跟孩子溝通,切不可因為自己的大意而讓孩子置於危險之中。

3、加強孩子的自我肯定

自卑心理情緒問題嚴重的孩子發展來説,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飄搖不定的,因而極需要得到外界環境不斷的強化。強化自己的自我肯定方法主要存在很多。

每當孩子獲得一點點成績,或者有什麼讓他為自己感到驕傲的事情,他很可能會獲獎;你也可以教孩子以“自言自語”的方式不斷地讚美自己。

4、幫助孩子客觀看待

孩子的世界可以説是簡單的,也不簡單,孩子有時候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當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達不到要求自己的預期的時候,往往很容易導致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教育孩子正確對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和期望,告訴孩子,無論別人對你的評價是怎樣的,最終也不能決定你成為怎樣的人,要知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5、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一個人要對自己的品質、性格、才智等各方面有一個明確的瞭解,方可在生活中獲得較為滿意的結果。除此之外,不要討厭自己,不要以為自己羞怯就容忍自己的短處。一個人不要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麼都不如別人,處處低人一等。

6、幫助孩子構建自己的價值觀

自卑的孩子特別在意他人的評價,家長要告訴孩子別人説的話中有幾分真幾分假,哪些話可信,那些話不可信。告訴孩子每個人與每個人是不一樣的,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不能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作比較,那是怎麼都比不過的,家長要多看到孩子的長處,

幫孩子彌補短處,教育孩子“你並不比別人差”,孩子慢慢的就會變得自信起來。父母平時要多關心孩子,要知道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機會,不要等出現問題了再去彌補,當孩子出現問題可能已經晚了。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技巧3

孩子不願意和家長溝通怎麼辦?

1、根據孩子目前狀況進行溝通

父母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以外,還需要關注孩子的各項表現。父母通過及時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獲得孩子在學校中的各種表現,比如上課是否專心,與同學之間的交際是否和諧,以及可以瞭解到孩子都進行了哪些內容的學習。

父母可以不經意的説起孩子接受到的內容,孩子通過父母的這種小細節的表現,內心會感覺到温暖,因為爸爸媽媽也有關注到自己的其他小點,並非對自己什麼都不管,孩子慢慢的就會因為共同的這種話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2、尋找有趣話題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喜歡一些新鮮事物,比如自己編一個故事,比如外界的一些小驚奇等等,父母不妨在這方面下一些功夫,運用成年人的智慧,帶給孩子一些奇思妙想的提示。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亦師亦友,甚至有的時候會產生敵對,主要原因在於父母能不能正確看待親子關係,如何更好的讓親子關係變得親密無間。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第3張
  

3、親子溝通,父母需要放低姿態

很多父母喜歡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進行詢問,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並不是想要真正的與自己溝通,而是想用這種方式表明自己立場而已。

孩子不會主動去找父母溝通,主要原因就在於父母的這種自以為是的“權威性”,父母總是站在一個制高點看待孩子,會引起孩子的反感,不願與父母溝通。

如果父母放低姿態,與孩子站在同一個高度,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對自己的重視,自然願意與父母親近,願意認真的聽爸爸媽媽説話,以及做出相應的迴應。

孩子不願意和家長溝通的.原因:

1、父母打聽孩子在校情況,主要是想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考試了沒有,考了多少分,排名多少,等等。這些問題圍繞成績,無形中會給孩子一種壓力,容易引子孩子反感。

有些父母問得過細,這讓孩子覺得父母在監視自己,沒有隱私。孩子在校的不良表現被打聽後,父母批評、懲罰過孩子,或抓住他的“小辮子”不放。

2、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事漠不關心,導致孩子們認為在家長的心中自己的事是不重要的,所以慢慢的開始不願意和家長溝通,因為即使想跟家長交流也得不到迴應,甚至還可能被家長當做是胡鬧,浪費時間。

3、家長在沒有徵得孩子的同意下,私自給孩子做了許多決定,甚至提了很多孩子不喜歡的要求,比如讓孩子去學習根本不感興趣的學習班,在孩子跟家長表達了不喜歡的情況下仍然我信我素,讓孩子們覺得跟家長溝通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才會不願意跟家長溝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