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飲食

來源:時代範 2.97W

中醫養生飲食,隨着時代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人都開始關注中醫食療養生,那麼你知道中醫各種養生食譜大全都有哪些嗎,現在分享中醫養生飲食。

中醫養生飲食1

補血養生粥1、龍眼肉蓮子粥

龍眼肉5克,蓮子肉10克,大米100克,同煮粥食。

中醫解析:龍眼性平,無毒。營養豐富,是珍貴的、滋養強化劑。長期食用,強體魄,延年益壽,安神健腦長智慧,開胃健脾,補體虛。蓮子清心醒脾,補脾止瀉,養心安神明目、補中養神,健脾補胃,止瀉固精,益腎澀精止帶。滋補元氣。

補血養生粥2、紅棗粥

將米洗淨後加入乾淨的'紅棗數枚,加水適當,煮熟至稠,即可食用。

中醫解析:紅棗有補脾、養血、安神、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

補血養生粥3、阿膠粥

糯米洗淨入鍋煮熟,加入阿膠適量,待溶化後,加紅糖少許,即可食用。

中醫解析:味歸經:甘、平,入肺、肝、腎經。功能:滋陰潤肺,補血止血,定痛安胎。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為治血虛的主藥。對吐血、便血、崩漏、陰虛咳嗽、虛煩不眠、陰虛發熱等都可應用。阿膠與人蔘、鹿茸並稱“滋補三大寶”。

中醫養生飲食
  

補血養生粥4、龍眼粥

龍眼肉15克、紅棗10枚、粳米50克,以起熬煮成粥。養心健脾,適合貧血兼有失眠健忘者。

中醫解析:龍眼營養豐富,是珍貴的滋養強化劑。長期食用,強體魄,延年益壽,開胃健脾,補體虛。

補血養生粥5、菠菜粥

帶根新鮮菠菜150克,洗淨後切之,與粳米100克放入砂鍋,加水800毫升,煮至稠狀,即可食用,適用於缺鐵性貧血。

補血養生粥6、糯米紅棗粥

將血糯米50克、紅棗10枚與適量的冰糖,一起熬煮成粥即可,補血。

補血養生粥7、桂圓蓮子湯

將桂圓20個、蓮子50個,加適量清水,煮至蓮子軟熟即可。健脾、安神、養血。

補血養生粥8、大棗羊骨粥

前腿骨1-2根(搗破),大棗20枚,糯米50-100克,以小火煮成稀飯,食鹽調味,分次食用,適用於再生不良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班症。

補血養生粥9、羊骨粥

先將新鮮羊骨捶碎,加水煎湯,棄骨,以湯代水煮粥。粥成加入葱、姜、鹽等調味後,食用。對於貧血具有畏寒者有良效。

中醫養生飲食2

1、調補陰陽

食物種類雖多,但只有陰陽屬性所偏之不同;人的生理病理活動雖千變萬化,但只有陰陽協調或失調之兩端。根據這一道理,就可以食物之陰陽調補人體之陰陽。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形不足者温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這裏所講的“形不足”,是指人體中氣虛而產生的形體虛弱(人的“陽”不足),於是就可用性能偏“陽”的食物以補養中氣,如姜、棗、豬肚、雞肉等(《別錄》:豬肚“補中益氣”,雞肉“益氣力”)。

這裏所講的“精不足”,是指營養不足、精髓虧虛者(人的“陰”不足),於是可用性能偏“陰”的厚味食物以生精補髓,如滋甘類的植物食品,動植油、膏、膠類、肉食蛋類等。至如平常人,應當根據人體陰陽物質的兩方面需要,以達到全面營養的要求。

2、謹和五味

食物的五味對人體的五臟有密切影響。《素問·生氣通天論》雲:“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説明飲食五味調和,是維持和保證人體生理機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反之,不能謹和五味,勢必造成某種物質在體內過少或過甚,使之物質代謝失調而導致疾病。《素問·生氣通天論》雲:“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這就從正反兩方面指出了謹和五味,注意對飲食的適當調節,以保證人體正常的營養需要和能量供給的重要性。但如果過食肥厚致使濕濁痰熱內生、壅滯氣血,反致“高梁之變,足生大丁”(《素問·生氣通天論》)。又如佝僂病、夜盲症就是由於某些營養物質的缺乏而造成的。這些都應值得注意。

中醫養生飲食 第2張
  

3、以髒補髒

根據中醫的藏象學説原理,用動物之髒以膳補人體之髒,如以肝補肝,以腎補腎等。豬肺“療肺虛咳嗽”(《本草綱目》);羊腎“補腎氣,益精髓”(《別錄》)。

同時,由於人體五臟對體表又各有“所主”“開竅”,因此,根據藏象學説還可以通過補髒以達到治“體”、治“竅”的目的。如《千金方》載:羊肝“補肝、明目”,故可用羊肝以治眼病。又如豬腎治腎虛腰痛等,都是其例。動物類食物,屬於血肉有情之品,臨牀用之補血生精,這也可屬“以髒補髒”的'範疇。

4、膩淡相宜

為了使飲食在營養成分上既全面而又符合質量,要求飲食清淡和肥膩調劑適當是非常必要的。肥膩食物對增強人體營養固然必要,但多食則又有害無益。《素問·奇病論》雲:“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因肥甘食物可助濕、生痰、化熱,故多食易變生他症。如現代認為的過食脂肪能形成高脂血症,吃大量油膩食物引起膽石症、膽囊炎、胰腺炎的發作等,都證實了這一論點。

5、節其嗜好

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特別是節其嗜好,這是中醫飲食保健中又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如嗜食辛辣,可使腸胃積熱而致大便乾燥或釀成痔瘡下血等症。嗜酒、嗜茶太過同樣都會損害人體健康。故《內經》一再強調不能“以酒為漿”,縱其嗜好。

6、食無求飽

飲食應當以適量為宜,《素問·痺論》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李東垣又進一步指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對此,宋代醫家婁居中總結了一條經驗,雲“食無求飽”。他説:“食物無務於多,貴在能節……長不至於飽甚者,即頓頓必無傷,物物皆為益。糟粕變化,早晚溲便,按時華精,和一上下;津液蓄神,含藏內守,榮衞外護,邪毒不能犯,疾疹無由作。”

當然食無求飽,並不是飢而無度。《醫門法律》指出:“飲食少則血不生,血不生則陰不足以配陽,勢必五臟齊損。”如過於節食,攝入量不足,氣血乏源、五臟受損,就會造成營養缺乏症或招致他疾,這也是應當注意的。

7、防止不潔

生冷不潔,可招致腸道疾病,如霍亂病,《千金方》指出:“原夫霍亂之為病也,皆由於飲食,非關鬼神。”張石頑亦謂由“觸犯臭穢”。

王孟英已認識到與“污水”有關。又如腸道寄生蟲病,《奇效良方·諸蟲門》指出:“九蟲皆由......雜食生冷甘肥油膩滷藏等物……或食物瓜果與畜獸內臟遺留諸蟲子類而生。”另外,腐敗不潔的食物可引起食物中毒,《金匱》指出:“肉中有如朱點者,不可食之。”“諸肉及魚,若狗不食,鳥不啄者,不可食。”説明祖國醫學在飲食衞生、防止食物中毒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經驗。

8、寒温適度

《靈樞·師傳篇》雲:“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飲食的過熱過涼對人體內臟也是一種刺激和損傷。如胃熱吐血者進熱食,吐血更甚;肺寒咳嗽者食涼食,咳嗽也必然更厲害。《金匱》指出:“食冷物,冰人齒。食熱物,勿食冷水”“食肥肉及熱羹,不得飲冷水。”這均是對飲食寒熱上的注意。

9、慎守禁忌

某些食物對某類體質的人有害,或者可助長某種病邪,因此,必須注意飲食宜忌。如《靈樞·五味篇》雲:“肝病禁辛,心病禁鹹……”《素問·熱論》雲:“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又如肺勞病人忌辛辣,水腫病人忌食鹽,黃疸病人忌油膩,這已成了普通的常識。

10、三因制宜

由於天有日月星辰之推移,時有寒暑晝夜之更替,地有東西南北之分佈,人有性別、年齡、體質之不同,因而,正確得當的飲食保健,還必須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全面考慮。《金匱》雲:“羊肉其有宿熱者,不可食之。”“婦人妊娠,不可食兔肉…...令子無聲音。”

“魚無腸膽者,不可食之,三年陰不起,女子絕生。”這些雖然還值得進一步研究,但説明飲食保健要因人而異。《素問·異法方宜論》指出:東方之域為魚鹽之地,其民“食魚而嗜鹹”“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其多發病“皆為癰瘍”。説明飲食保健要根據氣候、地理特點加以調攝。

食養療法是中醫的特點之一,掌握宜忌,調其所偏,是醫者必須熟悉和加以掌握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