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邏輯思維的方法

來源:時代範 1.29W

提升邏輯思維的方法,不管是説話還是做事,具備邏輯思維的人,更能夠以一種比較系統而有條理的方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然而,很多人對於邏輯思維的瞭解,通常都處於“半吊子”水平,下面分享提升邏輯思維的方法。

提升邏輯思維的方法1

一:深入研究邏輯思維

改進邏輯思維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你可以使用的邏輯類型。

學習一些邏輯學的歷史,是非常值得你花時間的,因為這種學習可以幫助你瞭解人類如何通過實踐,發現這些原則並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斷完善它們。

你很快就會發現,許多文化已經確定並使用了邏輯形式,例如:哲學邏輯、非形式邏輯、形式邏輯、模態邏輯、數理邏輯、語義邏輯、推理邏輯、系統邏輯。哲學家認為:理論推理與實踐推理之間是存在差異的。第一種是涉及到弄清楚事實,第二種則是根據理想情況下的一組準確事實,來確定採取哪些行動方案的過程。

通常來説,想要思考得更合乎邏輯的人,往往是屬於第一種,或哲學邏輯。這也稱為“推理”,其中包括以下技能: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因果推斷、類比推理。

當我們想到福爾摩斯時,我們會想到演繹推理。演繹推理,就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通過推導即“演繹”,得出具體陳述或個別結論的過程。

正如福爾摩斯説的那樣:一個邏輯學家可以從一滴水上推測出大西洋或尼加拉瀑布的存在,儘管他沒有親眼見過。整個生活就像一條環環相扣的鏈條,如果看到其中一環,那麼整個生活的情況也就知道了。

而歸納推理本質上是這個過程的“逆過程”。你不是使用一般原則來得出具體細節,而是使用具體細節進行概括。

例如,如果你發現我經常寫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文章,你可能就會通過歸納推理,得出我是一個學過心理學的“作者”了。

因果推斷可幫助你瞭解事物變化的科學原因和方式。例如,你為什麼要閲讀這篇文章?我可以從邏輯上推斷,這是因為你想體驗思維上的變化,併成為更好的思考者。

類比或類比推理涉及基於已建立的示例或模型進行比較。

例如,我們知道幾乎每個記憶力冠軍都公開承認他們有正常的記憶力,如果不使用助記器就不能很好地工作。以此類推,我們可以推斷任何具有平均記憶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記憶冠軍。

這就是推理的基本技能。

那麼我們應該要學多久的邏輯?我建議至少90天,這樣你就可以對邏輯思維獲得一個鳥瞰的認知,以及足夠詳盡的細節。

提升邏輯思維的方法
  

二:深入瞭解你想要解決的問題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在考試的時候,看到一道“似曾相識”的問題,然後想都不想就回答了。沒想到最後結果是錯的,而扣了自己的分數?

並不是説這種“思考”不合邏輯,你只是沒有花時間完全理解這個問題而已。當然,你未能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是合乎邏輯的。

例如,從一個角度來看,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你的`時間不多了,那麼通過直覺的方式,用曾經做過類似題目的方式去做題,可能是完全合乎邏輯的。

但總的來説,真正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確保我們深入瞭解我們面臨的問題。亞伯拉罕·林肯有一句話我很喜歡的:

“給我六個小時砍一棵樹,我會用前四個小時來磨斧頭。”

林肯在這裏使用了一個類比,其中“斧頭”作為喻體。它意味着花費所需的時間來確保你使用正確的工具來完成工作。此外,在使用它們之前,請確保它們處於最佳狀態。

這就是你需要了解更多不同邏輯形式的理由了。因為這就是一種“思考的工具”,並且可以幫助你的思考變得更加“敏鋭”。

三:更多地瞭解語言

很多人很難進行邏輯思考,因為他們對詞彙含義的瞭解不夠。

邏輯思維涉及細微差別,因此你對詞彙及其含義瞭解得越多,你就越會享受決策過程中的心理精確度。

例如這道推理題:小明和小張一起來到了河流的岸邊,兩人想過去對岸,但河邊只有一艘小船,每次只能運載一個人,多一個人小船就會沉沒。但最終,小明和小張都順利過到對岸,為什麼呢?

剛開始思考這道題的時候,你可能會受到“一起”這個詞彙的影響,認為兩個人共同到了左邊的岸邊,然後想去右邊的岸邊。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這隻小船運載一個人之後,就沒辦法運載第二個人了,畢竟小船不會自動回到原來的岸邊。

如何輕鬆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但事實上,“一起”的意思,可以是小明來到了左邊的岸邊,小張來到了右邊的岸邊。

這樣小明坐上小船從左邊對岸過到右邊的對岸之後,小張就可以坐上這艘小船,從右邊的對岸,去到左邊的對岸。

這就是詞彙的含義,對於邏輯思考的影響。

掌握不同詞語的含義,或者學習語言在邏輯上的運用,對於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也會有所幫助的。

怎麼提高語言的運用呢?就是你需要“仔細閲讀”。

我建議你從你感興趣的領域的關鍵教科書開始,閲讀一些更有用的書籍,或者更權威的書籍。

通過閲讀最大和最權威的書籍,你在閲讀的過程中就能夠培養出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因為通過閲讀權威教科書,會在你的腦海中建立基礎的認知,從而幫助在你的大腦形成一個整體的思考框架。畢竟如果你不梳理清楚書籍的前後框架,你壓根無法理解這本書説什麼的。

當你理解到這本書説什麼,又如何論證之後,這種技能,可以更快地使用前提提到的邏輯推理形式。

提升邏輯思維的方法2

1、説事實,而不是觀點

第一個要訓練的思維方式便是:只説事實,不説觀點。

事實和觀點這兩個名詞看起來區別很大。但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將兩者混淆。

比如説你的同事告訴你:最近的轉化率大幅下降。這句話到底是事實還是觀點呢?很顯然這句話是觀點。究竟下降多少算大幅下降?也許你認為的大幅下降在我看來變化並不大。

那麼如果他説:轉化率下降了。

這句話是事實還是觀點呢?這句話看起來已經非常像事實了,但是實際上它依然屬於觀點。

有這樣一種情況,轉化率在短期內它看起來是下降的,但是你站在宏觀的層面上,以月為單位甚至以年為單位,它是它是上漲的,那麼你究竟説他是上漲還是下跌呢

那麼什麼是事實?

週一到週三的轉化率持續下降,週三相比周一已經下跌了5%。

這句話就是事實,這句話不同的人都能理解,不會出現歧義。

只有分清楚觀點和事實才有繼續分析的可能性。因為觀點的溝通會出現誤差,而事實則不會。如果我們用觀點進行溝通,自然會出現大量的誤解。

提升邏輯思維的方法 第2張
  

2、用客觀標準代替主觀判斷

但是單純只有數據,對業務問題的分析沒有什麼幫助,畢竟我們得知道這個數據到底帶來了哪些業務信息,所以最後事實還是要歸納成“觀點”。

想要解讀出觀點,我們需要先找到一個標準。

標準怎麼找?

可以是老闆定的標準,看數據是否符合老闆心中的標準。雖然這也是拍腦袋,不過老闆畢竟是老闆,他們心中有些戰略構想是建立在某些條件滿足的'基礎上的。

可以看行業和競品的平均標準,看數據下降是否是行業的普遍現象。

看企業過去的平均水平,可以在歷史數據中找到類似場景下的數據情況,和自己的過去對比。

然後我們通過數據和這些標準進行對比,得出一個觀點。

比如我們可以分析每週的情況,看歷史上是否存在這一的趨勢,平均下跌是多少?如果歷史上每週三都會下跌,平均下跌7%,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目前數據比較正常,沒有問題。

這樣得出的結論全都是客觀的,如果你不找標準,而用主觀判斷數據的好壞,那麼不同部門的人會溝(shuai)通(guo)很久。

3、不預設立場

人們總是習慣於通過自己的現存經驗和知識去判斷未知事物,這種預設立場的思維在原始人的時代很有價值,其優勢在於:不浪費寶貴的能量,快速決斷,避免因為低效決斷而錯失機會

在數據分析的場景下,我們需要儘可能地找出真實原因。此時這種預設立場的決斷方式會造成許多錯誤,因為現有經驗和知識在應對未知事物時是不足的,是有偏差的。

如果出現了業務問題,關聯的業務方往往預設一個立場:這事沒有看起來那麼糟,或者這事和我沒關係。

比如轉化率下降了,業務方的反應往往是這個數據下降肯定跟自己無關。

自己的運營活動明明做的很成功,轉化率下降一定是行業因素、用户質量等等其他因素導致的。於是為了證明這個觀點,他們順着這個預設的前提,找到一些相關的證據來解釋轉化率下降的現實。

實際上,想要證明一個觀點,只要你肯去找,不管觀點多麼荒謬,總能找到支持你的理由。不僅辛普森悖論這種統計學的把戲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即使最簡單的“真話不全説”的方法,也能達到這種目的。

比如,我説個比較荒誕的例子:比如中國男足,想要把男足描述成世界強隊行不行?當然行。

1、哥斯達黎加是世界盃史上為數不多能夠戰勝中國隊的國家

2、即使是巴西隊這樣的世界強隊也僅戰勝過中國隊一次

3、自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中國隊在世界盃正賽上不敗紀錄已經延續12年

4、縱觀漫長的世界盃史,中國隊也僅輸過三次

5、中國隊從未在世界盃點球大戰中失利過

6、中國隊在領先的情況下從未丟過球

你看,只要你想證明一件事,總能找出一些證據。所以,預設立場再去找證據是一件相當不靠譜的事。

數據分析部門一般獨立於業務部門之外,這樣可以確保數據分析師沒有業績壓力,分析具有獨立性。因為數據分析的獨立性,所以最終問題究竟是在產品上、運營上或者市場上,數據分析師不會有明顯的偏向,只認客觀數據。

但是假設驗證和預設立場不同。

預設立場,是要找到證據來證明猜想,一個數據不行,那就換另一個數據。直到能證明這個觀點為止。

而驗證假設,則是事先規劃驗證這個假設需要的數據。如果數據最終不符合假設,那麼就拋棄這個假設。

好的數據分析師,能夠根據客觀數據,隨時拋棄舊的假設,並建立新的假設。

拋棄固有的思維定式,這是非常反人性的,這也是為什麼説數據分析需要專業訓練的原因。

熱門標籤